您的当前位置:

工商行政

工商行政

工商行政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综合评比名列全省榜首】 大庆市个体私营经济在连续3年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制订的各项任务指标。截止1996年底,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 23 722户,比1995年增长23.1%,完成年计划的100.1%,累计达到126 417户;个体从业人员新发展46 979人,比1995年增长25.6%,完成年计划的102.9%,累计达到230 269人。新发展私营企业1 096户,比1995年增长 86.2%,完成年计划的128.3%,累计达到2 368户;从业人员新增12 449入,比1995年增长48.8%,完成年计划的103.6%,累计达到37 950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实现产值7.44亿元和5.09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87.8%和50.7%,完成年计划的123.3%和103.9%;营业额46.7亿元和8.7 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28.5%和38.1%,完成年计划的100.7%和108.75%。个体私营经济税收 9 400万元。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表彰大会,大庆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全省综合评比中名列榜首,受到省委、省政府嘉奖,市长钱棣华在大会上介绍经验。
  【私营经济大户有新突破】 大庆市私营经济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大户230户,100万元以上大户50户,500万元以上大户6 户,1 000万元以上大户 5户,均较1995年有新的突破。大庆天一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300万元,从业人员71人,在蔬菜公司租用场地2 000平方米,下设3个连锁店,主要经营鲜活海产品和冷冻食品,库存价值1 000 多万元,全年销售额达到2 000多万元,辐射齐齐哈尔市、安达市和大庆市四个县,鲜活海产品的销售量占全市的 80%。大庆市太福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从业人员100多人,年可处理10万张皮革,已成为大庆市最大的皮毛生产厂家。肇州县的大庆市龙庆工业总公司1996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先后兼并明水、龙江、青冈3家县办酒厂,注册资金达到4 500万元,从业人员增加到 2 000多人,全年产值突破1亿元。
  【私营科技型企业有新发展】 1996年,全市新发展科技型私营企业 22户,累计达到460户。大庆市让区庆联计算机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80万元。从以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为主,已发展到集开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从业人员18人,大专以上学历占80%,年创产值5 000万元。开发区格致高科技有限公司从业人员近 200人,以从事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电脑提花经编机及制品、激光全息防伪商标、 PVC塑料波纹穿线管等产品为主,兼营计算机及无线电通讯技术服务。公司现已生产出3 台电脑提花经编机,形成年产电脑经编织物3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 3 000万元。该公司还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全息防伪商标定点生产厂,年生产能力达1.5亿枚。长虹钛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18万元,从业人员 100人,以开发、生产、销售钛金离子真空镀膜制品为主。该公司新开发生产的钛金高级版画制品为丝网印刷技术、绘画技术与真空离子镀膜技术相结合而成,是一项高科技产品。目前,国内仅有二、三家企业能够生产同类产品。
  【扶植发展生产加工型私营企业】 全市生产加工型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2 372户和90户,分别比1995年增长23.3%和75%,完成年计划的100.3%和120.7%。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逐步由原来的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大庆红日发展有限公司,除生产化工产品、聚脂漆系列产品、兽医药器械等产品外,主要生产用于小麦大幅增产的磁性复合肥。该公司的磁化肥厂被国家农业部、中国农学会设立为磁性复合肥基地,年生产磁化肥达 1万吨,产值达2 000 万元。12月18日,农业部领导专程来大庆为红日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授牌仪式。公司固定资产近千万元,从业人员近150人。大庆开发区益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主要生产“黄海”牌中巴车,每月组装15台左右,年底实现产值近千万元,从业人员54人。
  【四家私营企业被命名为省“青年文明号”】 宏伟企业运输公司、庆联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萨尔图区鑫铁制品加工厂、肇源县东方印制厂 4家私营企业在全省个体青年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全面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工作成绩塑造和展示了当代个体青年的文明形象,被团省委、省工商局、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命名为全省“青年文明号”。宏伟企业运输公司是由31岁的农村青年王新文10年前靠15元起家,发展到资产3 000万元,产值6 000万元的全省首家私营企业集团公司。由硕士生杜会林创办的庆联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是以开发应用软件为主的科技型私营企业,为油田计算机联网和硬件维护起到积极作用。肇源东方印刷厂从组建全省第一家个体印刷厂开始,靠信誉至上,优质服务求发展,受到社会好评。鑫铁制品加工厂白手起家,靠点滴积累,以勤劳致富、诚实守信誉赢得市场。他们致富不忘国家,先后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救助贫困者捐款物折合人民币32万元。
  【增加个体私营经济财政信贷投入】 市政府庆政发[1996]39号文件《关于解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资金问题的若干意见》,对解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资金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和融资办法。在增加财政信贷投入方面,市财政1996年拿出100万元作为匹配资金,以1:5的比例匹配,共计 600多万元,用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各级金融部门也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贷款规模,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市人民银行与工商部门共同制定贷款实施方案,规范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行为,保证了对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投入。1996年,全市金融部门共为个体私营企业发放贷款余额达4.04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3.8亿元贷款计划。
  【办好个体私营经济资金互助会】 为解决个体私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千方百计办好个体私营经济资金互助会。到年底,全市个体私营经济资金互助会人会资金达880万元,为个体私营经济贷款担保3 500多万元。萨尔图区为增加入会资金,组织区工商分局干部、职工带头每人集资1 500元人会,人会人数很快达到4 700 多人,人会资金达308万元,已为17户个体私营企业在银行提供贷款担保 1 090万元。让胡路区积极组织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人会,共吸纳资金 200多万元,为个体户、私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6人次,担保贷款金额达336.6万元,解决了部分个体私营企业急需的资金。
  【改进企业注册登记管理】 在改进企业注册登记管理方面,在全省地市局中率先进行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的试点。制定了乡、村办企业登记管理意见,对一些乡、村办企业在登记条件、名称等方面给予适当放宽。出台《股份合作制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支持国有工业企业搞好搞活意见》等。同时加大对“三资”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针对证件不全而企业又迫切需要的情况,采取先办执照、限期补办手续的办法。1996年共发展“三资”企业16户,累计达到194户。新登记注册企业2 030户,累计达到17 622户。其中国有企业新发展 380户,累计达到5 029户;集体企业新发展1 331户,累计达到11 724户;联营企业新发展20户,累计达到168户;股份制企业新发展264户,累计达到625户,有限公司498户;股份合作制企业新发展35 户,累计达到76户;乡镇企业1 201户,比1995增长2.9%;开发区注册登记 129户,累计达到712户;新核发广告经营许可证11户,累计达到119户。有效注册商标数达404件。
  【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一是以指导拉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搞好《商标法》、《广告法》宣传的同时,针对企业缺少商标专业知识的情况,深入企业讲解商标的重要性并进行现场指导。在企业申请商标注册时,对商标设计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企业商标设计水平。二是以样板带动。集中力量,积极组织,参与设计,推出大庆市南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典型。扶助该公司在全市首家实施C1战略,统一公司标识等外在形象,加强对C1战略中心的商标进行系统策划,使企业一次性申请注册商标22件。三是以评选推动。开展大庆市10大知名商标评比活动,大庆毛毯总厂的“金煌”等10件商标被评为大庆市10大知名商标;向省“著名商标”评选活动推荐商标10件,有 8件入选,其中“大庆牌”奶粉和“大庆牌”燃料油连续两届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加快市场建设步伐】 1996年,全市投资4 081万元,新建集贸市场10处,建设面积21 750平方米。全市集贸市场累计达130 处,其中已登记市场101处。新建大同商贸城,共投资500万元,面积4 000平方米,可容纳业户400人。兴建的萨尔图区副食品批发市场,投资 350万元,面积达4 050平方米,可容纳业户500人。市工业品批发市场引进温州市最大的东方集团恒丰灯具厂进场经营,为市灯具市场注入活力。市农贸批发市场筹资80万元,为农民销售蔬菜建设货场 3 000多平方米。二是加强“双生”(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对全市20处“双生”市场进行年检验证,审核、发展大庆市产权交易市场 1处。加大综合生产资料市场招商引资力度,成立招商办,抽专人负责招商工作,发出招商广告近千份,走访企业和有关个体私营大户500多户。1996年生资市场成交额2.8亿元,比1995年增长28%;市场业户已达110户。汽车交易市场全年新车验证盖章5 827台,旧车过户登记429台,场内销售汽车 2 312台。加强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积极探讨房产交易管理办法,深入各区及有关县局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起草了《全市房产交易市场工商行政管理意见》。三是加大市场的办管脱钩工作领导力度,使机构、人员、财务、职责彻底分离。成立市场服务中心,配备人员,明确职责,并已开展工作。
  【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 一是加强物价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对集贸市场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实现一品一签,货签对位。春节期问,与物价部门联合对与市民密切相关的几种蔬菜、鱼、肉,制定限价表,实行差价率控制。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防火办法,加强安全防火检查,整改不安全隐患315 处,打通防火通道 5条。全系统没发生一起火灾事故。三是加强卫生管理。严抓鸡、肉等的检疫工作,对白条鸡实行钳封铝环,对市场内出售的猪、牛、羊肉实行索证上市管理。捣毁黑加工点11个,没收销毁变质、病害肉 5 000多公斤,收缴加工工具多台,总价值10 万余元。四是加强市场计量监督。更换杆秤1 200杆,全部改用双面台秤。五是加强市场治安管理。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市场上欺行霸市、打仗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共查处各类市场治安案件62起。市工业品批发市场查处违法经营行为51起,35人被取缔经营资格,累计罚款金额达1 000元,处理消费者投诉、退货、退款21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 000余元。由于加强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繁荣。1996年,集贸市场成交额达17.7亿元,其中农副产品成交额9.82亿元,成交量4.78亿公斤。分别比1995年增长21%、18.7%和40.5%。其中,工业品批发市场成交额3.39亿元,增长15%。
  【加大工商监管力度】 1996年,全市工商监管工作加强,表现在:一是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1996年,年检企业12 947户,年检率为85.2%,清理“三无”企业353户。二是商标广告管理有起色。开展商标验证,规范企业商标行为。对全市331家企业379件商标进行验证。验证工作中及时指导企业商标续展10件,帮助企业转让商标 5件。严厉打击了违法广告行为。共办理广告备案478条,查处违法广告136条。三是合同管理有新进展。全年共办理外地施工企业跨区施工注册手续463份,比1995年增长1.27%;鉴证建筑承包合同 770份,合同总标的额26.27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9.6%和0.8%,鉴证准确率100%;查处合同纠纷1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继续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选活动,新发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61户,使全市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达到 351户,并向省局推荐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6户;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13件,抵押金额2 207.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