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
【物资供应概况】 大庆市物资局(大庆石油管理局物资供应处)主要承担着市政及油田生产建设所需主要物资的采购、供应与管理工作。有职工7 109人,其中技术干部1 805人。从事物资供应经营业务的有金属、建材、机电、化学工程、木材、燃料、散装水泥、化工、配件、汽配、再生利用、劳保12个专业公司。有萨尔图、让胡路、银浪 3个物资总库。拥有固定资产2.99亿元,库房15.3万平方米,料场86.1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31.6公里。1996年,物资总到货738.6万吨。其中钢材到货35.9万吨,木材到货2.5万立方米,水泥到货58.6万吨;物资供应额49.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物资周转3.99 次,比计划快0.05次;处理积压1 845.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36.6%;废钢铁回收6.07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76%。
【严格物资采购管理】 1996年,市物资工作按照上级投资不增、成本不升的指示精神,严格物资采购管理,实行网络订货,强化价格管理,努力压缩成本。具体作法,一是对石油管理局所需生产建设物资的采购实行严格管理。采购计划由物资局根据年度生产计划、预算、设计料表及二级单位需要量和历年消耗,经平库存、平积压等综合平衡后,组织编制,报管理局计划规划部门审批。下放物资采购计划,由各二级单位器材站负责编制,报本单位计划科审批。各级物资部门不得无计划、超计划采购或供应物资。二是继续实行招标订货。1996年,市物资局对10.5万吨水泥公开招标订货。中标的平均价格与1995年同期基本持平。既平抑了水泥价格,又增加了物资采购透明度。三是实行限价订货。对供货厂家多,采购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方正石、工程砂、红砖、河流石、碎石、号石等物资继续实行限价订货。四是实行网络订货。对石油企业统一组织订货的三抽、轴承、石油专用管材、工矿及钻采配件、大马力柴油机配件、沥青、化工产品、白棕绳等物资,坚持石油系统网络内采购,1996年订货14.3亿元,占采购资金总额的 24.9%。同时,在以往定点订货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公司对供货厂进行考察论证,选择生产能力强、供货信誉好、价格低廉的优质产品厂家,建立大庆油田物资采购二级网络。为加强对网络订货的管理,制订《二级网络订货管理办法》,明确供货厂家入网条件及网络内采购的主要物资品种,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
【加大内部产品采购力度】 对市内工业企业和石油管理局多元经济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交货期有保证的前提下,优先采购、优先支付货款。为促进地方工业企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市物资局与有关部门共同对市内 106个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82个具备入网条件的企业吸收入网,继续保持供货关系;对11个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生产企业,要求其整改完善,复查合格后订货;对 3个生产能力较小,不具备质量检测手段的企业取消入网订货资格。1996年,实际采购市内产品9.02亿元。
【深入开展“质量、价格、服务”竞赛活动】 为弘扬优质服务新风,提高用户对物资部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1996年5月15日至10 月31日,市物资局在各专业公司、总库等窗口单位开展“质量、价格、服务”竞赛活动。明确提出“靠质优树信誉、靠价廉占市场、靠服务塑形象”及“同价质量最好、同质价格最低、同质同价服务最优”的奋斗目标。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他们重点抓了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的落实,建立供货厂家质量保证能力档案,质量跟踪回访和质量监督管理,有效地控制了物资质量。一是对油田生产、化工建设所需的大型关键设备,预留5—10%的质量保证金,待使用合格后,再支付扣留的货款,以促使厂家提高供货质量,减少进货的质量风险。二是对供货厂家实行一厂一档制,质量不合格厂家取消其供货资格。三是在重点工程项目施工中和竣工前,进行两次质量回访,发现质量问题进行包修、包换、包退。四是完善物资检验手段,强化物资检验。1996年共拒付质次物资及索赔料款 2 519万元。在价格管理工作中,各专业公司认真执行物资计划价格管理规定和收费标准,注重资源信息收集、询价、比价,强化价格管理力度,使价格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提高物资管理现代化水平】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规范的原则,1996年初,市物资局开始对全市物资信息网络的开发、建设工作,将全市物资库存、计划、采购、销售、价格、质量、到货验收、付款资料输入计算机,努力实现二级单位器材站、市物资局,以及石油管理局计划处、企管处、财务处等的计算机联网,并努力开展国内外信息交流与合作,拓宽信息源,达到全局物资信息共享。到年底,二级器材站业务处理局域网的总体设计已经完成,推广应用正在紧张进行。全年已完成31家主要生产器材站局域网建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