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化总厂大庆石化总厂 【概况】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隶属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是以大庆石油、轻烃和油田气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化肥、化纤、化工生产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全国大型企业500强中,以销售额排列,居第28位;以资产总额、上缴利税总额、利润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等综合经济指标排名,居第44位。该厂1996年从实际出发,对各生产装置制定出达标规划,落实技术措施,精心组织“安、稳、长、满、优”生产,提高装置运转效率,延长运转周期,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完成。全年加工原油543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 57.77亿元,实现利税13.7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112.72亿元。产品质量保持稳定,产品出厂合格率连续16年保持100%。生产的127 个牌号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其中“大庆牌”尿素创省名牌,被省技术监督局授予中国质量万里行五周年优质合格产品称号,90号汽油、线性7043树脂和
树脂被推荐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90号汽油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名牌商标产品。
截止年末,石化总厂有职工39 452人,其中具有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10 079人。下辖36个二级单位和23个职能处室。该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多次获国家、省和中石化总公司的单项奖励。
【圆满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大庆石油化工总厂,1996年在国家配置原料不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保证生产装置的满负荷运行,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全年加工原油543.42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0.63%,比上年提高1.42%;汽、煤、柴、润四大类产品总量完成318.96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0.87%,比上年提高3.67%;轻质油总量完成358.78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1.19%,比上年提高4.73%;炼油产品商品总量完成503.07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3.51%,比上年提高2.74%;合成氨完成43.48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7.61%,比上年提高4.34%;尿素完成57.67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10.90%,比上年提高4.53%;硝铵完成 10.14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 106.75%,比上年提高 21.18%;腈纶丝完成 6.41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8.14%,比上年提高5.75%,其中腈纶厂完成 5.66万吨,化纤厂完成0.75万吨;毛条完成1.35万吨,完成奋斗目标87.81%,比上年提高5.97%,其中腈纶厂完成1.35万吨,化纤厂完成0.0017万吨;乙烯完成35.21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 100.61%,比上年提高13.53%;丙烯完成13.22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94.39%.比上年提高5.72%;丁二烯完成2.13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76.23%,比上年降低15.20%;甲基叔丁基醚完成1.39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86.75%,比上年提高15.37%;丁辛醇完成8.71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8.91%,比上年提高8.48%;醋酸完成8.74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12.11%,比上年提高11.80%;丙烯腈完成6.91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0.39%,比上年提高0.27%,其中化工二厂完成 6万吨,化纤厂完成0.90万吨;塑料完成29.10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00.35%,比上年提高15.52%,其中高压聚乙烯完成7.09万吨,低压聚乙烯完成15.79 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完成 6.23万吨;聚异丁烯完成0.74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13.54%,与上年持平;聚丙烯完成1.60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114.06%,比上年提高126.38%;苯乙烯完成0.65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33.96%;聚苯乙烯完成0.21万吨,完成奋斗目标的31.71%。
【实现“质量增效3000万元”目标】 1996年,石化总厂加强管理,提出“质量增效3 000万元”的奋斗目标,在提高一次投入产出合格率上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到年底圆满完成质量增效 3 000万元的任务。在强化质量管理方面,这个厂采用单项质量承包的办法,把提质降耗的任务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层层把关,保证产品质量。例如腈纶厂通过实施单项质量承包,废丝率比上年下降2.52个百分点,实现质量效益713.36万元。炼油厂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采取措施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全厂90号以上高品质的汽油产量占汽油总量的93.38%,比上年同期提高15.25%,增加效益1 296.75万元。此外通过降低不良品损失,增加效益 1 501.04万元。 1996年石化总厂通过开展增创质量效益活动,共取得3 511.15万元的经济效益。
【以科技为先导实现生产装置达标】 石化总厂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科研攻关、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生产装置顺利达标。根据中石化总公司装置达标要求,1996年石化总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在产量、能耗、物耗、质量、环保等方面实现全面达标。 丁辛醇、乙醛/醋酸、合成氨、尿素、蜡油催化等5 套装量达到或超过设计期待值。化肥生产装置实现专业达标。全年完成技改项目33项.已竣工投入使用,技术改造投资6.8亿元。增设油品贮罐、改造低压造粒生产线、生活水深度处理等项目投用后,效果显著,当年见到效益 6 000万元。完成科研开发项目68项.投资3 200万元,其中,乙烯生产过程模拟及优化、新型熔融泵等17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创效益4 100万元。他们还开发了塑料5300E、7000F,1.66分特棉型毛条等9个品种的新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
【炼油厂年创利税15亿元】 1996年石化总厂炼油厂面临原材料涨价、资金短缺、铁路运输不畅等严峻形势,其中仅原油提价一项就将减少利税4.46亿元。经过全厂6 700 名职工的努力,完成原油加工量543.4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 100.63%,比上年多加工7.62万吨。炼油产品商品总点量、轻质油总量、四大类油品产量均完成计划,超过上年水平。重点考核的12种产品产量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有4种再创历史新水平。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28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其中实现利润7.29亿元,比历史最好水平增长0.38亿元。
炼油厂在全年工作中,一是抓了提质降耗,增加经济效益。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冲击,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从降低成本入手,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他们将清仓利库过程中查出的5 000余项、价值 2 165万元的物资登记造册,统一平衡,合理使用。并将差旅费等17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实行费用包干,使可控制经费在上年度基础上减少 6 700万元。二是适应市场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增产高档厚利产品。即调整燃料油和润滑油生产计划,增产燃料油;调整汽油、柴油加工流程和工艺参数,增产轻柴油,满足北方市场冬季需求。三是根据生产特点,抓好日常安全生产。严格执行操作法,增加巡检次数和力度,对关键设备实行特护。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竞赛活动,确保生产平稳无事故。四是加快技术攻关步伐和生产方案论证工作。对年初提出的挖潜增效技术措施定专人负责,确保如期完成。与此同时,该厂26个机关处(科)室和54个基层单位结合实际,相继制订具体措施,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保证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圆满完成。
【炼油厂调整产品结构】 针对市场需求情况,炼油厂1996年扩大了柴油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柴油1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由于调整了炼油生产中的柴汽油比例, 加大柴油生产和销售力度, 多创效益1 562万元。根据市场情况,他们夏季组织0 号、5号柴油生产,冬季组织—35号轻柴油生产,保证销售,减少库存。还对热裂化、柴油降凝等装置进行合理调控,利用 ECA5920柴油降凝剂,弥补油品凝固点高的不足。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对大机组、关键设备实施特护、包机制度,使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正常运行,达到增产柴油的目的。
【石蜡产品质量提高】 炼油厂拳头产品——石蜡,曾一度出现质量波动。 5月份,该厂针对石蜡产品色泽、外观等诸多问题, 组成攻关小组,制定解决方案。 将蜡成型温度控制在70℃~75℃之间;严格控制成型速度,达到充分冷却的目的;将来料送二蜡加氢精制,精制后再进行石蜡成型,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蜡糠、透明差、易变形等问题得到解决,石蜡产品以高质量,稳步打入国内市场,受到用户信赖。
【重油催化及分馏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6年 7月27日,炼油厂重油催化装置反再和分馏先进控制系统通过总公司技术鉴定,鉴定认为该项目的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个厂与霍尼韦尔公司合作开发应用的大庆重催反再和分馏控制系统,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证明,其关键操作参数更趋合理,已实现平稳操作和卡边控制,改进了产品分布,提高了轻油收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年增效680万元以上。
【酮苯装置连续运转875天】 截止到1996年底,炼油厂酮苯装置实现安全运行875天,创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并向3年一大修的目标冲刺。
始建于1997年的这套酮苯装置,设备工艺技术陈旧,在全国同类装置中比较落后。为使装置实现长周期安全运行,该厂职工对设备完好状况、工艺参数等数据与前两个周期进行全面对比分析,采取措施,优化操作条件,使工艺方案和操作技术日趋完善。在不减产、不停工的情况下,对74台关键设备逐台进行检修,并实行包机制,做到使用、保养、维护负责到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开展以平稳操作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使操作平稳率由95%,提到98.5%,终于创出了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新纪录。
【炼油厂清回欠款促产促销】 石化总厂炼油厂由于外欠货款数额巨大,严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技术改造的实施。1996年,他们采取盯紧欠债大户、以物抵债、运用法律手段等方法清理欠款,收到明显效果,全年共清回欠款3.35亿元。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欠款单位经营状况不好,资金紧张及受三角债制约,给清欠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该厂成立了以经营副厂长为组长的清欠领导小组,抽调20人组成专业清欠队伍,分片包点进行清欠,全年共出动 430人次在全国各地进行清欠。对欠款单位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摸底分析,逐一建档归类,针对欠款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清欠方法。对于欠款额在1 000万元以上的大户,专门安排3个力量较强的清欠小组重点清欠,先后采用电话电报催促、不付旧款不发新货及联合其它企业共同清欠等办法进行清欠。由于措施得力,这些欠款单位先后还款或与该厂制定滚动式还款计划。对于濒临破产倒闭,已经没有还款能力的单位,他们采用以物抵债的方法解决欠款问题,使旧帐、呆帐变活,先后促成了大庆某化工厂用蜡油抹帐、吉林省某石油经销处用面包车抵债等13家用户的欠款问题,清回欠款 1 379.9万元。对于一些有钱不还的钉子户,积极寻求法律支持,先后起诉15家长期欠债不还的单位,共清回欠款 170多万元。由于欠款的大量回收,使该厂的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日加工原油量始终保持1.6万吨的水平.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化肥产量居全国首位】 1996年,石化总厂化肥生产形势喜人。合成氨、尿素分别提前27天和34天完成全年任务,大化合成氨完成36.76万吨,比历史最高水平多产 0.64万吨,又一次创出全国大化肥合成氨产量的最高纪录。尿素完成57.67万吨,完成计划的 110.9%。编织袋完成 1 151万条,突破历史最高水平。除产品产量外,产值、利税、能耗、物耗及装置有效运行等各项指标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合成氨能耗为38.91吉焦/吨,比上年减少0.02吉焦/吨:纯氮综合能耗为66.56吉焦/吨,比上年减少1 吉焦/吨;尿素耗液氨 581.96千克标油/吨,比上年减少2.22千克标油/吨。
【大庆牌尿素获省优质产品奖】 大庆牌尿素被评为黑龙江省纪念“中国质量万里行”五周年优质合格推荐产品。1996年10月,该厂收到省技术监督局发来的获奖证书。化肥厂长期以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先后举办17期质量管理学习班,对岗位工人进行培训。GB/1S09000系列标准颁布后,组织生产骨干66人脱产学习,并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建立5个A级、9个B级工序管理点,定期对47项厂控指标、 294项工艺卡片进行检查分析,为加强工艺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化纤生产登上新台阶】 石化总厂化纤厂,1996年产品产量、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生产腈纶丝7511吨,为奋斗目标的102.29%;生产丙烯腈9 030吨,为奋斗目标的 102.61%;生产聚丙烯6 432吨,为奋斗目标的107.2%;生产聚异丁烯7 380吨,为奋斗目标的 113.54%;生产丙酮氰醇1 561吨,为奋斗目标的104.07%。新龙聚丙烯车间生产聚丙烯正品 9 537吨,为奋斗目标的105.97%。完成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均达到或超过年度计划指标。各类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其中丙烯腈产品优级率连续12年保持100%;腈纶丝产品合格率99.17%,一级品率93.16%;聚丙烯产品合格率98.61%,一级品率达48.55%;聚异丁烯产馏出口合格率98.22%,全部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化纤厂连续18年安全生产】 1996年,化纤厂针对本厂生产装置老化、事故隐患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情况,始终注重搞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教育时刻不放。全厂从上到下建立了安全承包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深入车间、班组协助抓好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活动,做到从严要求,安全工作风险同担,奖惩同步。二是坚持检查从严要求。以日常检查和专业检查相结合,做到工作从细,标准从高,考核从严。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大制度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狠抓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形成了安全员日检查、车间周检查、职能部门每月一次大检查制度,定期通报讲评,减少了违章违纪现象的发生。三是坚持整改一丝不苟。对查出的问题,主管厂长同安技科亲自监督抓整改,做到大的隐患不放,小的问题不漏。四是坚持考核不徇私情。通过这样坚持不懈地抓安全,使职工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到年底,化纤厂已连续18年实现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操作和交通事故五个为零。
【腈纶厂实行目标成本责任制】 1996年,腈纶厂推行了“模拟市场经营、岗位成本目标管理”经营机制。这是以成本为核心,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把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全体职工,从而对生产全过程的各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这套管理办法的特点,一是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模拟市场价格进行核算,拉近企业与市场的距离。二是把车间作为成本控制的基层单位,把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各岗位和各道工序上。三是通过四次否决考核,把成本管理、企业效益与基层车间、职工个人利益连在一起,体现了“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新的分配机制。四是发挥车间控制成本、科室控制费用、计划控制指标、财务加强核算、企业深入考核等五个职能部门的作。用。五是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每个职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网络。通过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的实施,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增收节支工作。当年腈纶丝产量达到 5.66万吨,比上年增长15%。物耗、能耗大幅度下降,其中消耗甲基丙烯酸甲脂104千克/吨,比上年节省4千克/吨;消耗丙烯腈940千克/吨,比上年节省40千克/吨;废丝率由上年的5.2%降至2.5%;综合能耗为 1 310千克标油/吨。各项指标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聚合装置长周期运行创世界纪录】 截止10月15日,腈纶厂聚合装置 A反应釜连续安全运行130天,主要质量指标分子量合格率达100%,打破了美国氰氨公司专利厂家创造的103天的世界纪录,创造出国际同类装置最高纪录。
聚合装置是腈纶生产的“心脏”,直接关系到腈纶丝的产量和质量。按设计要求,国际同类装置运行60天左右必须停车一次清釜。每停车一次都会给聚合物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腈纶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科学论证,大胆实践,把聚合进料体积流量表改为质量流量表,在分子量控制剂进料线采用微型调节阀,稳定了整个聚合反应系统,使物料配料准确率达到100%,从而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尚属首创。
【化工一厂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石化总厂化工一厂,1996年生产乙烯 35.2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6.70%;生产丙烯13.2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1.66%;生产丁烯 1.0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13.20%;生产三苯5.95 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18.96%;生产加氢汽油9.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7.98%。主要技术指标得到较好控制,乙烯+丙烯能耗年平均为541千克标油/吨,比年初计划指标降低7千克标油/吨,装置损失率1.95%,比上年降低1.05%。完成利税1.29亿元,实现利润4 785万元。全面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实现了“三个突破”,即:(1)乙烯产量取得新突破。超额完成年初总厂下达的35万吨奋斗目标,开创大庆石化总厂乙烯生产史上的最新记录。( 2)经济效益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创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年利税突破1.2亿元大关。(3)长周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裂解、甲丁、芳烃等生产装置,实现了自上次大修以来连续运行 461天的新记录,打破了装置“一年一修”的惯例,率先在全厂实现装置“两年一修”的目标。创出“四个新水平”,即:( 1)安全生产创出新水平。全年实现重大火灾、设备、人身伤亡等四个为零。到 7月份,以裂解为标志,全厂取得了连续1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成绩。( 2)科学管理创出新水平。实现装置“两年一修”的目标。全年共接收零散轻烃5 000多吨,扩大了原料来源。投用重组份尾油5万多吨,保证了满负荷生产。优化生产方案,开拓性地进行了污油回炼,实现生产系统的瓦斯平衡工作,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丙烯焦油和调质油质量不合格问题。落实了一系列环保治理项目和一批技改项目。同时,完成48万吨乙烯改扩建中裂解装置的技术谈判和丁二烯、芳烃、MTBE三套装置的技术标定工作,为乙烯改扩建的顺利实施做了积极准备。(3)基层建设达标工作创出新水平。开展了以班组管理创“免检”、基层建设创达标、管理服务创优质、经济效益创最佳为主要内容的“四创”活动。到年底,全厂12个基层单位中的10 个分别通过了总厂、总公司的基层建设达标验收。(4)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创出新水平。全厂党政工团组织围绕全厂中心工作,积极进行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各种思想政治工作,对完成35万吨乙烯生产任务发挥了重要保证作用。
【乙烯产量首次突破35万吨】 1996年,化工一厂乙烯装置经过一年正常运行,生产乙烯35.21万吨,产品产量、质量、物耗、能耗、环保等指标全面达标,实现了 “当年改造,次年达标”。35万吨 /年乙烯装置改造是由中国石化总公司1992年提出立项,全部采用国内设计、施工,投资 1.4亿元,共对裂解气压缩机组、急冷油塔、急冷水塔、碳二加氢系统等32项进行了改造。乙烯装置改造后,为确保装置达标,化工一厂积极采取措施,消除生产上的“瓶颈”问题。先后解决了脱甲烷塔核算、乙烯塔釜损失问题,完成了 EC—301系统和丁二烯装置采用新型阻聚剂等13项技措项目,提高了装置长周期运行能力。乙烯装置全年没有停工检修,顺利地实现了由“一年一修”向“两年一修”的过渡。由于增加了有效运行时间,减少停工物料排放量4 500多吨,减少损失600多万元。
【化工二厂生产实现新突破】 1996年,化工二厂紧紧围绕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通过实行目标成本责任制、推进科技进步、优化挖潜,全面超额完成了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任务,实现5个突破。
一是产品大幅度增产,创历史最高产量。全年 8种化工产品总产量达到26.5万吨,比上年提高6.2%。其中丁辛醇达到8.71万吨,比上年增产0.68万吨;醋酸达到8.74万吨,比上年增产0.92万吨。
二是产品单耗、能耗普遍降低,创历史最好水平。醇耗丙烯 809.05千克/吨,比计划值低10.95千克/吨;酸耗乙烯522.16千克/吨,比计划值低7.39千克/吨;丙烯腈耗丙烯1 069.19千克/吨,比计划值低23.17千克/吨;丁辛醇能耗459.07千克油/吨,比历史最好水平低 13.93千克油/吨;醋酸能耗361.74千克油/吨,比历史最好水平低10.26 千克油/吨;丙烯腈能耗292.40千克油/吨,比历史最好水平低2.6千克油/吨;丙酮氰醇能耗125.72千克油/吨,比奋斗目标低14.28千克油/吨。全年共节约乙烯646.2 吨,丙烯1074.3吨,丙酮278.0吨,燃料油2 438.4吨,折合人民币874.9万元。
三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创历史最好水平。8种化工产品出厂合格率继续保持 100%,优级品率醋酸97.68%,辛醇94.12%,正丁醇95.38%,丙烯睛99%。正丁醇、醋酸、丙烯腈3种产品继续保持省优、部优标准。
四是装置平稳运行,实现历史最长周期。丁辛醇、醋酸、丙烯腈 3套主要装置的开工率分别达到99.12%、98.97%和99.36%。乙醛装置连续运转117天,比历史最长周期116天超出 1天;醋酸装置自5月18日开车以来到年末已连续运转227天,比历史最长周期超出36天;造气装置连续运转172天,比最长周期72天超出100天,是国内同类装置运行最高纪录;丙烯腈装置连续运转266 天,比历史最长周期198天超出68天。
五是挖潜增效,经济效益显著增长。全年实现利税5.9亿元,为年计划的 120.6%,其中利润3.21亿元,为年计划的123.5%。
【化工三厂“两苯”装置建成投产】 石化总厂化工三厂的苯乙烯、聚苯乙烯两套装置于1996年8月30日和9月17日建成投产。苯乙烯装置采用美国贝捷尔公司引进专利技术,主要设备从国外引进。它是以乙烯和苯作原料,年产6万吨苯乙烯,为下游聚苯乙烯和ABS装置提供原料。该装置于8月24日投料,8月30日19时产出纯度为99.96%的合格产品,在国内同类装置中名列前茅。聚苯乙烯装置从美国赫斯曼公司引进专利技术,年设计能力为 2.5万吨,可生产普通级和高抗冲级两个级别、10个牌号的聚苯乙烯产品。该装置于9月16日10时投料,9月17 日5时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塑料厂聚乙烯生产超过设计能力】 石化总厂塑料厂,1996年生产聚乙烯29.1万吨,是建厂10年来首次超过设计生产能力。超额完成了29万吨的年度生产计划,比上年增产3.91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02%;实现利税6.49亿元,为年利税目标的106.4%。从年初开始,这个厂推行了财务中心管理机制,通过实施产品单位成本考核和效益评估,实现生产管理与经营的并轨。本着效益最佳、效率最高的原则,把与34种牌号的产品相关的几万个成本考核指标逐一进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分解到每个职工。由于责、权、利的进一步统一,将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岗位工人精心操作,严格控制成本,全年总成本比去年降低7 093万元。
同时,塑料厂本着少投入多产出原则,在满负荷和超负荷运行上做文章。低压车间每条生产线原始设计能力每小时为 9吨,在每小时达到10吨的满负荷基础上,他们再次进行技术改造,使每小时生产能力提高到11 吨,这样,2条生产线一天就多生产28吨。为解决造粒能力跟不上的问题,他们从德国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挤压造粒设备,使低压聚乙烯装置年生产能力由14万吨提高到16万吨。
【成功开发两种低压聚乙烯新产品】 为了增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塑料厂科技人员经过潜心研究,分别于1996年 9月、10月,在低压聚乙烯装置开发生产了电缆护套料5300E和高强度超薄膜料4F0.06AC产品。5300E产品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冲击强度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及很小的介电损耗,该产品的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4F0.06AC产品为丁烯共聚串联牌号产品,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适用于制作薄膜袋、重包装袋等物品。两种新产品面世后,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总厂饮用水质达到欧共体先进标准】 1996年,石化总厂投资1亿多元,改建了饮用水水场。12月8日,该工程竣工投产,使全厂3万多户职工和家属喝上了符合欧共体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提前 3年实现国家规定的2000年水质达标要求。石化总厂所在地区地表多为盐碱地,地下水质较差。1976年引进嫩江水后,虽然经过常规处理,但水质仍然不够好。经有关方面对水质进行分析测定,水中的 COD含量夏季高达6.5毫克/升,且含有烃类、醛类等多种污染物。饮用水厂经技术改造后,新生产的纯净饮用水,浊度小于1个NTU(散射光浊度)、COD含量降至2.5毫克/升以下,臭氧含量及水中余臭氧浓度等技术标准都达到设计要求。
【石化总厂领导成员名单】
党委书记:关绍明
副书记:宏学诚
常 委:关绍明 宏学诚 王 昱 关兴武 邱贵富 勾振东 徐 程
厂 长:王 昱
副厂长:关兴武 王振江 白 斌 韩生田 赵伯超 贺荣芳
纪委书记:宏学诚(兼)
工会主席:邱贵富
总工程师:许剑浩
总会计师:门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