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建筑及建材工业

建筑及建材工业

建筑及建材工业



  【建筑业概况】 1996年,建筑业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提高很快,共有施工企业218 个,总人数6.2万人,其中石油、石化所属建筑企业21个,3.4万人;市属企业 197个,2.8 万人。全年完成总产值63.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4%,其中石油、石化所属建筑企业完成33.29亿元,其他省直0.81亿元,市属建筑企业完成22.37亿元,村镇建设完成7.3亿元。
  为加快建筑业发展,市建委和各县、区,各大中型企业普遍成立了推进建筑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明确今后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实施“ 13633”发展战略的要求,制订了发展规划。像市建一公司这样的老企业,在资金紧张、包袱沉重的情况下,也提出了“ 2000 年总产值达到8亿元,利润500万元,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奋斗目标。1996年这个公司通过实施开拓市场、转变经营方式、转换用人机制、改善分配办法和用工办法,加强后勤保障等 “6个突破”,促进了安装主体产业发展,提高了建筑和桥梁专业化施工水平,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1996年,市建委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以治差为主,以查劣治劣为突破口,力争消除质量通病,消除不合格工程,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为此建立“企业内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监督体系,对包括规划设计、土建安装、材料设备、装饰装修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监督。通过抓工程质量来促进和带动包括队伍素质、经营管理、技术进步等工作上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对混凝土构件厂和检测站的管理,对大型公建重点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做到三结合,即查质量与查施工现场材料相结合,与查施工图纸相结合,与听取用户反映相结合。全年监督工程 536万平方米,受监工程竣工合格率100%,优良率达30%以上。
  【强化建筑市场管理】 针对全市建筑项目多,投资大,建筑队伍庞杂的实际情况,市建委、监察局、工商局等部门组成建设工程执法监察组,对建筑市场进行综合治理,加大了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力度。1996年监察组组织两次大规模的联合执法监察检查,先后检查 200多个单位的建筑工程立项、报建、招投标、建设监理、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分别进行纠正,对11个问题严重的单位在通报批评的同时,作了罚款处理。经过整顿规范,全市建筑市场正规运行。一是项目报建率达到 98%以上;二是招投标全面展开,全市招投标工程626项,招投标率达到97%以上;三是外来施工队伍注册提高;四是绝大部分工程都实行监理,在监理过程中,不仅抓工程质量,而且抓环境设计,美化生活空间,保证了工程质量和环境效益。公开、公平、公正、稳定的建筑市场,为全市建筑业产值指标的完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市政建设工程全部公开招标】 1996 年,关系美化市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11 项市政建设主体工程,项项实行公开招标。市建委为增强工程管理透明度,提高工程质量,组织投标的百余支施工队伍公开亮相、公平竞争。有关部门对投标的施工队伍,进行企业资质、队伍素质、资金实力、技术力量、业绩和信誉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按程序进行了答辩。最后由市建一公司、华大公司、正大公司、华兴公司等14支施工队伍中标,分别承担东风新村纬八路,火车站前道路改造等11项工程的建设任务。
  【建筑安装公司获省政府奖励】 大庆建筑安装工程集团公司,6月份被省政府命名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质工程施工单位”,受到表彰奖励。
  建安公司这次受奖是因为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哈绥公路施工任务。在哈绥公路工程中,这个公司承担牡丹江至绥芬河段34公里道路、两座铁路跨线桥和30多座小桥涵的施工任务。施工路段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是全线的“卡脖子”路段。施工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排山水、清污泥、劈山开路、填沟架桥,在资金紧缺,年有效施工期不足70天的条件下,连续奋战,用3年时间完成了原计划4年的工程任务。经省交通厅、省质量监督站评定为优质工程。
  【局安装公司经理获企业经营大师称号】 石油管理局安装公司经理王维荣获1996年中国企业管理大师称号。这一殊荣是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中华人才开发促进会等 5个单位,经严格评审后授予的。由王维领导的油田安装公司在油田地面产能建设中成绩优异。1994年完成产值6.6亿元,实现经济效益3 780多万元。在全国 500家建筑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排第10 位。
  【建材工业概况】 根据“ 13633”发展战略,建筑、建材业列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对建材业的领导,把原工业局建材科及建材行业管理的“两办”一并划归市建委领导,理顺了建筑、建材业的关系。由于领导加强、措施得力,建材工业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1996年实现总产值7.45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55%;实现利税 1.09亿元,比上年增长51%。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红砖9.2亿块、水泥22万吨、水泥制品22.4万立方米、各式门窗65万平方米、 防水卷材 1 100万平方米。特别是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成立了建材项目推进办公室,使建材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全年完成6项新建、技改项目,新增产值1.2亿元,为建材工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初步形成以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为主体的建材工业新体系。
  【化学建材获得较快发展】 1996年,全市重点发展了化学建材工业。源大塑钢制品厂投资800万元,新上高气密性节能门窗项目,年生产5万平方米。该产品具有保温、隔音、美观、耐老化、气密性高等特点。由于引进了先进设备和技术,各工艺过程全部采用电动和气动机制,使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同时,改造和扩建了 4家防火卷材企业。龙凤久青油毡纸厂投资200 万元,引进先进技术,自行设计并委托石化总厂机修厂制造安装了一条年产300万平方米 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该产品是以聚酯无纺布或玻璃毡为胎基,改性沥青为涂层,可使用 15年以上。具有防水性能优良、耐热度较高(110摄氏度)、低温柔性好( -25摄氏度)、抗老化、拉力强度高、断裂延伸率高等特点,是替代纸胎油毡的一种新型理想的防水材料。采油四厂的金长城、建材公司东方化工厂、供电公司远达卷材厂也进行了扩建改造,开始生产新型防水卷材。3 家扩建改造共计投资700万元。
  【新型墙体材料稳步发展】 1996年新型墙体材料品种和产量都有明显增加。全市新型墙体材料年产量由0.2亿块标砖增长到1.5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比例由 2.5%上升到14%;市区新墙材的应用比例从不足 5%上升到16%。根据国家保护耕地、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为推动墙体材料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全年坚持以发展节能、节土、利废、轻质、高强的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大力开发了混凝土空心砌块、粘土空心砖和轻质复合墙板等产品。 (1)完成建材锅炉安装公司板材生产线改造。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在原有一条年产15万平方米钢板网UBS复合墙板生产线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研究设计了年产30万平方米钢丝网墙板生产线。(2)完成三环砖厂改造。引进双鸭山东方实业公司的设备,于9月末完成空心砖生产线的安装工作,10月12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 150号承重空心砖,填补了全市空白。该产品可掺炉灰渣、粉煤灰各 30%以上。项目总投资 260万元,年产量可达3 000 万块标砖。(3)完成供电公司年产 10万立方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项目。该项目是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引进的,分两期完成,总投资6 600万元。
  【水泥产量不断增加】 在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同时,市建委注重水泥等普通建材企业的扩建改造,1996年先后完成了市第一、第二水泥厂的扩建。市第一水泥厂新上 1台D—183型粉磨机,扩大了生产规模,年可产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15万吨;市第二水泥厂扩建完成后,年产量提高到10万吨,比原产量增加1倍。两项总投资850万元,新增产值达4 200万元。
  【承重空心砌块生产线投产】 为了提高建材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新型墙体材料,逐步取代粘土实心砖,1996年大庆达源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从美国哥伦比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引进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生产线,这是建材工业的重点推进项目,也是全市第一家生产承重空心砌块的企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是一种重量轻、强度高、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降低工程基本造价、具有装饰效果的新一代墙体材料。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墙体材料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建材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1996年,随着建材行业管理关系的理顺,建材行业管理得到加强。一是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发展规划,用以引导和规范建材工业的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保证了建材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坚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三是加强质量管理,通过开展贯彻产品标准、产品质量认证、换发产品质量合格证及建材产品行检行评等工作,加强了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以确保建筑应用。四是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做好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建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积极鼓励支持中省直企业,发挥他们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发展建材工业,加快了支柱企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