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机械仪器仪表工业

机械仪器仪表工业

机械仪器仪表工业



  【概况】 在市委“ 13633”发展战略指引下,全市机械仪器仪表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取得可观的规模效益。截止1996年底,全市机械仪器仪表企业已发展到 147家。计划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截止年底完成12.6亿元,其中,大庆石油管理局机加主体企业完成 5.1亿元,石化总厂3户完成9 800 万元,市政系统骨干企业完成1.52亿元.石油管理局多种经营系统完成5亿元。完成上述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受大企业的拉动。中直企业较上年平均提高13.2%。其中石油管理局系统平均提高12.1%,石化总厂平均提高14.3%。二是开发区和五区四县上了一些新项目,两大中直企业的一些替代产业也相继投产。三是一些较大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取得了规模效益。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 为加快机械仪器仪表业发展步伐,全市拟定了新建项目 16 个,扩建项目20个,其中1996年投产、续建项目14个,总投资 3.6亿元。重点项目有,开发区万驰汽车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汽车减震器项目,已完成投资 1.2亿元,10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并调试完毕。从对产品质量的厂内试验结果看,震动次数达到500万次无泄漏,大大超过国家100万次的标准。石油机械厂与韩国合资的汽车安全汽囊项目,总投资 1 400多万元,12月份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形成年产 6万套生产能力。石油管理局也把推进机械仪器仪表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大了工作力度。第一机械厂和第二机械厂承担的抽油机项目,1至 10月实现产值6 420万元。第二机械厂已开发出 5.5 米长冲程扇型新型抽油机产品;第一机械厂也在着力开发节能型、低矮型抽油机。在铸钢、铸铁、专用泵生产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全市的汽车工业和仪器仪表工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汽车工业项目发展迅速】 汽车工业作为全市机械行业的新兴产业,一经开发就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益成汽车有限公司,与丹东汽车制造厂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办企业,组装黄海中巴车。1996年生产112台,实现产值980万元。为扩大规模,该企业投资800万元,新建4 500平方米厂房,已经竣工。为1997年生产中巴车 660台,实现产值5 500万元,并开发两种新产品创造了条件。大庆汽车改装厂的特车改装,1996年完成改装 100台的任务,实现产值 1 000万元。该厂改装的测井仪绞车、管材运输车、集装箱车、30~50吨低平板车、10吨挂车共 5类13种产品已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目录。让胡路区东华实业集团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研究所签订联合生产 9吨自卸车、10吨散装水泥罐车、10吨油罐车、10~15吨翻斗车的协议。长春一汽制造厂方面提供底盘、技术,东华实业集团组织生产,年计划组装200台。
  【一批仪器仪表生产企业投产】 亿达电子有限公司的YD9504单相电度表(基表)项目。总投资3 500万元,1996年已完成投资1 500万元,贴片焊生产线、波峰焊生产线、装配生产线的设备已调试完成,12月 6日正式投入小批量生产;高低压输配电设备制造项目,由井下电器设备厂、油建公司电器厂、庆建公司电器厂3家企业承担。1996年井下电器设备厂实现产值1 800万元,产品主要是高低压配电柜,新投资 1 000元,引进激光、数控设备,实现电器设备工艺系列化。油建和庆建两家电器厂以生产低压配电柜为主。共投入 4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收效显著,截止年底油建电器厂实现产值800万元,庆建电器厂实现产值1 200万元。
  【局第一机械厂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通过调整生产节奏,改善生产结构,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等措施,缓解了活源不足、资金紧短的矛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实现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49亿元;上缴税金766.09万元。全年完成机械加工制造任务15 051吨;全员劳动生产率 4.4万元/人;挖潜降耗,双增双节完成750万元。
  【第一机械厂坚持科技兴厂】 第一机械厂以工艺攻关为先导,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共完成科研和新产品开发项目10项,新产品产值1 399.33万元,产值率达到9.6%;取得技术革新成果180项,其中重大成果30项,为工厂发展增添了后劲。
  【质量管理登上新台阶】 第一机械厂1996年开展 ISO9000标准贯标认证工作,采取加强培训,编制程序,狠抓运行,深入整改,全面推进等措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预期目标,通过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的质量体系认证审核。通过开展认证,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职工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抽油机整机出厂合格率达到100%,钢瓶质量保持稳定,抽油机、抽油泵系列产品通过总公司“三抽”产品换证检查,采油树、各种阀门、井下作业工具等产品质量也都有明显改进。同时,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技术文件、生产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都得到加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再获金牌,实现金牌“三连冠”的奋斗目标;生产现场、物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扎实,克服设备老化的实际困难,保证了生产需要。
  【第二机械厂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石油管理局第二机械厂有职工 2 2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96人。拥有各类设备837 台,固定资产原值 9 021万元,净值6 008万元。1996年,在工作量严重不足、成本上升、产品降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节约挖潜年”活动,在“增产、节约、挖潜、改造”八个字上下功夫。一手抓生产,一手抓ISO9000认证,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26亿元,比1995年提高7.8%;实现利润131.37万元,提高39.2%;全员劳动生产率5.83万元/人,增长 13.8%;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74吨标煤/万元,下降4.9%。
  【大力开展设备修理工作】 第二机械厂为实现设备修理产值 2 500万元的奋斗目标,积极改进修理设施条件,拓宽服务范围,见到明显效果。小车修理分厂,多年来一直在60年代的车库式工房进行修理作业,面积小,条件差,无法形成专业化生产能力。1996年该厂将小车修理分厂迁入面积为2 800平方米,带有起重设备的大工房内,新购置8套液压举升装备,使之适合于小型车辆的维修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宽了业务范围,其次,充分发挥该厂重型柴油车辆维修的优势,将东风车修理分厂调整到南区有天车的工房,改善作业环境和条件,提高了重型柴油车的修理范围和修理能力。在固定设备修理方面,为保证修理精度,调换了工房,按作业要求布局,使固定设备修理得到发展。并投资50万元新上烤漆房项目,先后购置烤漆、调漆设备、举升器、轮胎动平衡机和搪毂机等一批修理设备。通过上述努力,使该厂的设备修理工作有了较快发展,累计完成产值2 788 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快新产品开发】 1996年,第二机械厂提出“三车、四机、六件”新产品开发方案。“三车”是试井车、2吨厢式货车和5吨厢式货车;改装“四机”是民用打井机、抽油机内燃机驱动装置、CYJY—3—53HB改装抽油机、20 吨门式起重机;“六件”是小解放车油封、灭火机壳、耐高温橡胶件、泥浆阀、采油井口防盗装置、减振器橡胶件。据统计,到年底已完成试制样机、样车、样品共计19项,其中5项产品已投入现场试用或投入生产。
  【电泵公司生产经营形势喜人】 石油管理局潜油电泵技术服务公司,是生产和销售潜油电泵和防腐管的专业公司,有职工2 034 人,技术人员436人。固定资产原值8 423万元,净值5 375万元。 1996年全公司在国内外电泵、防腐管市场竞争激烈的挑战面前,上下团结奋斗,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生产经营指标。工业销售总收入1.34亿元,完成计划的118.6%;制造电泵机组342套,完成计划的166.8%;检修电泵机组81套,完成年计划的67.5%;销售电泵机组428套,完成计划的97.3%;电泵机组平均运转周期 1 064天,比原订780天的考核指标延长284天;电泵机组返厂率7.6%,比计划降低0.4%;生产销售防腐管66.4万米,完成计划的110.6%。在全年各项工作中,这个公司创出了 6项新水平。一是外向型经营实现新突破。在新疆和渤海油田的两次电泵招标中,一举中标;在国际市场连续向美、俄、墨西哥、印尼、利比亚组织出口或签订出口合同.展示出良好的前景。二是多种经营取得较快发展,年创产值1.3亿元,比上年翻了两番。三是率先在全局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为进行公司制改革迈出坚实的一步。四是取得 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实现了与国际质量标准的接轨。五是职工人均收入比上年提高23%。六是两个文明建设跨上新台阶,公司被评为市双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开创产品销售新局面】 1996年,电泵公司根据立足大庆,面向全国,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在油田内部,实行对用户“四清楚、四主动、四跟踪、四不走”的优质服务,稳定了油田内部电泵和防腐管市场。在竞争国内市场中,通过对用户的技术服务、咨询和培训,使企业信誉进一步提高,全年共销售电泵机组57套;在开拓国际市场中,电泵公司在年初向美国首批出口22套电泵机组后,又先后签订或达成向美国史坦利公司出口45套电泵机组和16台电泵控制屏,向ESP 公司出口17台潜油电机,向墨西哥出口2套电泵机组,向俄秋明油田出口4套电泵机组的合同或协议,参加了向俄罗斯 375套电泵招标的投标,并中第一标。从而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越走越宽。
  【石化总厂机械厂产值利税同步增长】 石化总厂机械厂从1994年开始,与总厂主体产业分离,提出了“对内完成总厂检修任务吃饱饭,对外多干劳务奔小康”的工作方向,把创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车间、班组和个人。由于责、权、利明确,奋斗目标与每个职工利益挂钩,连续3年产值利税同步增长,跨了三个台阶,1996年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 1 300万元。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
  为适应分离后新形势需要,检一车间,变单一专业化班组为多工种配套交叉的混编班组,增强了独立作战能力。他们承担的炼油、乙烯所有装置检修项目都按计划竣工,多创产值 300多万元。铸造车间在铸造企业大多数没活干、处于关停状态,本车间又连续 7年亏损之际,下决心“掉转船头”搞检修,在兄弟车间的大力支持下闯市场,出色地完成了炼油厂原油稳定车间装置检修和乡企局年产10万吨氧化沥青厂的建筑安装任务。完成产值 900万元,完成利税80多万元,分别是承包指标的3倍和5倍。
  【石油机械厂提前实现减亏指标】 全市连续多年的亏损大户——大庆石油机械厂,出现了重大转机。截止12月18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1 600多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同期减亏544万元,在全市市属亏损国有企业中率先提前超额实现了全年减亏指标。
  这个厂自1989年以来连年亏损,到1995 年底累计亏损1 700多万元,企业到了破产边缘。1995年 8月,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深入查找亏损原因,团结全厂职工奋力扭亏。在全年工作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成立专门机构,组建信息网络,收集、研究国内外市场信息,结合本厂实际,开发新产品。把变压器的生产范围由原来的单一品种扩大到 80KVA到630KVA的多个品种。由于适销对路,月销售量从20多台猛增到 100台左右。前几年生产的电控箱产品老化,销路不畅。他们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开发出新型 GGD电控系列产品,重新赢得市场。年初根据农田基本建设信息,又抢上了农用水泵项目。他们还与外地科研单位联合开发全湿法冶炼电解铜,与韩国企业合资开发汽车用安全气囊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为企业振兴打下了基础。同时,该厂及时加强营销工作,尽快把产品推向市场,形成了覆盖东北、华北地区的销售网络。他们对销售人员实行合同制,定区域、定指标,分片负责,加快了产品销售速度。经过外抓市场,内抓管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终于完成减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