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邮电

邮电

邮电



  【概况】 1996年,大庆市邮电部门按照年初确定的“勇于竞争,快速发展,更新观念,规划经营,狠抓管理,突出服务,取得竞争主动权”的指导思想,加快通信建设,转变经营方式,加快业务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到年末,业务总收入达3.0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9%,比1995年增长 54.8%。其中市邮电局业务收入2.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4%,增长56.6%,超过全省平均增幅15.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市邮电局主要业务在全省地市局中均名列前茅,其中市话放号累计13万门;移动电话累计户数达4.3万户;邮政储蓄(包括四县)累计余额高达18.93亿元;特快专递达21万件;数据用户已达462户;集邮销售额409万元;报刊发行流转额高达 3 096万元;人均款额、人均份数已连续10年排行全省第一。大庆地区邮电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1.3万元,全市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5.3万元,比1995年提高4.6万元,高出全省通信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7.9万元。1996年,市邮电局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双文明”标兵单位。
  【全市通讯联网取得新进展】 1996年1月1日,大庆市邮电局公用网与石油管理局专用网再次联网试运行。并网的有邮电公网电话 9万门,石油专网电话11万门,石化等其它专网电话6万门。 试运初期,效果尚好,但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公专网容量增加较快,1~7月份,公网新增电话2.5 万门,石油专网增加电话3万门,全市传呼机增加6.6万户,移动电话新增 2.5万户。由于活务量大幅度增加,造成公专互联互通不畅,接通率逐渐下降,特别是早、中、晚通话高峰期问,公专网互拨十分困难,给用户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9月24日召集有联网领导小组成员、市邮电局、石油管理局通信公司、油田总调度室领导参加的通信联网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通讯联而不畅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副市长王强、市政府副秘书长单新元,就继续搞好联网工作做了部署。根据这次会议精神,10月 1日,全市统一电话初装费价格,整顿了通信市场;10月10日,市邮电局、通信公司互设终端,便于沟通情况,监督网络正常运行;11月 15日,联网中继线路由原来的1 920条,增加到3 840条。年底全网3 840条中继电路全部开通,投入运行,基本满足了全市电话数量迅速增加、话务量不断加大的需要,广大用户反映良好。
  【实行邮政、电信专业管理】 市邮电局从全市邮政、电信事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出发,1996年11月,经反复论证,决定组建邮政、电信两个中心局,实行专业化管理。在市邮电局统一领导下,两大中心局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分设生产科和部分职能机构。邮政中心局的网络运行部、经营业务部对整个大庆地区邮电部门进行生产调度和业务指导。中心局体制的建立,是进一步推行二级核算制,实行专业管理化,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
  【进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 根据省邮电管理局关于《邮电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1996年,市邮电局进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8月1日至31日)宣传动员,提高认识,奠定基础。组织职工学习《劳动法》和中央关于劳动、工资、保险等制度改革的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使职工懂得劳动制度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固定工与合同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的界限,企业择优选人,职工自主择业,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合同化、法制化管理等优胜劣汰的用工制度,是合同制的具体体现。从而消除职工思想顾虑,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阶段(9月1日至30日)制定方案,考试考核。根据市局制定办法参加统一的应知应会考试和考核。工人技术人员以考劳动技能为主,应知为辅,管理人员以考经营管理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主。同时评定职工的劳动态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各单位按定岗、定编、定员的要求,择优聘用,签定上岗(聘用)合同书。第三阶段(10月 1日至30日)签定劳动合同。市局与职工签定的劳动合同到地方劳动部门办理签证手续。
  【加强通信市场监督检查】 近年来,大庆市通信能力显著增强,通信水平大幅度提高,通信市场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全市从事放开经营电信业务的单位已达31个。其中经营无线寻呼业务的23个,经营800MHE集群电话业务的5个,经营450MHE 移动电话业务的 1个,经营电话信息服务业务的 2个。经销电信终端产品的单位和部门超百个。给大庆的通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加快了通信市场发展的步伐。
  由于大庆通信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通信秩序相对比较混乱。一些从商人员为谋取私利,经销无邮电部颁发的进网许可证的电信终端产品,干扰了正常的通信秩序。为维护正常通信秩序,促进通信市场的繁荣与发展,1996年,市通信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通信市场的监督检查。依法对通信企业、经营电信业务单位和部门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整顿。主要检查了经营电信业务的单位执行国家法规、地方通信法规和政策的情况;监督检查他们的经营范围;监督检查接入国家通信网的终端设备是否具有邮电部颁发的许可证;监督检查专用电信网联人公用电信网是否符合国家和邮电部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等。通过监督检查和治理整顿,通信市场混乱状况得到扭转。
  【建立IC卡话费查询系统】 为方便用户查询话费,市邮电局从1995年10月开始建立IC卡话费查询系统,于1996年2月在市局正式使用。4月在东风新村、让胡路、龙凤、卧里屯、乘风等局安装IC卡话费查询系统,至 6月该系统正式验收结束。它的运行,为用户提供了存款明细、余额、消费总帐等消费明细,增加了电话收费的透明度,解决了繁华区域用户查询难的问题。
  【装机会战成绩斐然】 1996年初,市邮电局抓住公专通讯网联网、用户要求装机的有利时机,集省内外数十家、近400人的线路工程队伍,在市区展开了装机会战。通过3个月的努力,架线35.8公里,立线杆795杆程路公里,安装电话2 668台,满足了广大用户的通信需求。
  【扩建DDN数字数据网】 数字数据网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网络,是利用光缆(或数字微波和卫星)数字电路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业务网,可以向社会各界提供图象通信、数字电话通信、数据广播通信、计算机区域网互连和计算机远程通信服务等业务。覆盖面广,传输速率高,质量好,保密性强。1996年1O 月以前DDN数字数据网在大庆只设 1个节点,设备容量及覆盖范围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为此,市邮电局1996年贷款投资1 500万元,新扩建了由27个节点和600个端口组成不完全网状网结构,为数据通信提供一个高速平台。通过DTU数据终端单元的接入可覆盖整个大庆地区。该工程于1996年7月13日开始装机,8月31日投入使用。
  【建成服务网点立即计费系统】 1996年市邮电局完成了服务网点立即计费系统工程。该工程于7月1日开始施工, 8月20日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行。服务网点的中心设在市邮电局,共有设备13台套,其中主机(摩托罗拉小型计算机)2台,EF型数据采集器2 台,SM工作站5台,WS工作站3台,CS通信工作站1台。服务网具有实时话单数据采集、立即计费、财务管理、预处理用户各种费用和营业管理等功能。全市已在市局和15个邮电局(所)建成了立即计费的服务网点,方便了用户。
  【增建数字移动电话基站扩容工程】 为了更好地完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扩大服务区域,市邮电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油三厂、采油六厂、采油八厂、林源炼油厂、采油七厂等11个地区,增设数字基站。该工程于3月28日开始施工,6月28日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行。
  【增建模拟移动电话基站和信道】 1996年,市邮电局对大庆地区的模拟网进行大容量扩容,新建基站12个、信道286个。该工程于2月28日开始施工,完成88个机架的硬件安装和调测工作,于6月1日全部结束并投入使用。它的增建,扩大了大庆地区模拟移动通信网的覆盖面积,提高了通信能力。
  【开通广大信息台】 市邮电局于1996 年7月9日,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以电话信息服务为主的信息产业实体——广大信息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营运。该公司利用公用电话网设施和通信数据库技术,经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形成用户信息库,以电话自动应答或电话咨询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语音信息服务。该公司按照“健康、进步、准确、实用”的原则编播各种信息,为广大市民提供电话信息( 968)、电话咨询(960)、电话信箱(966)等服务。包括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商品信息、求职广场、医疗卫生、影视娱乐、电话游戏、少儿天地等内容。
  【全面完成报刊发行任务】 大庆市邮电局担负着全市报刊收订、零售、分发、投递和综合管理等项工作。服务面积5 10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04万(不含四县)。1996年,有办理报刊发行业务的分支机构70家,专职发行员85人,兼职发行员65人。担负全市 5 303种报刊订阅和12家报刊的邮发工作。全年订阅报刊期发数60万份。平均1.67人1份报纸,人均款额31.85元,两者连续10年居全省第一位。报刊流转额2 855万元,零售报刊销售额330万元,完成省局下达计划的121.7%,比1995年增长27.7%。全年进出口总包327 722袋,无差错;分发报纸 4 835万份,差错率为 0.02/万;发杂志 411万份,差错率为 0.13/万;发报刊 3 193万份,差错率为0.01/万;零售报刊分发308万份,无差错,全部完成市邮电局下达的质量指标。
  【新增五个邮电支局(所)】 市邮电局1996年根据市政建设需要,适时调整分支机构布局,将原工农代办所升格为工农邮电支局,新组建东风新村经八街邮电支局,火车站邮电所、大同区商贸城邮电所、让胡路区工贸市场邮政所。
  【增开大庆至杜尔伯特汽车邮路】 12月中旬,市邮电局增开7501—7502邮路,即大庆至杜尔伯特县二级干线汽车邮路。邮运车每天往返一次,弥补了杜尔伯特进出邮件单纯依靠铁路传递的不足。
  【解决楼区投递到户问题】 1996年,市邮电局多次召开会议,采取实际措施,解决信函、报刊直接投递到楼区用户的问题。针对全市住宅楼点多、分布面广的特点,对6 700 座楼房的分布、户数、所属单位作了调查,利用多种渠道建立信报投递箱群50多处,使市区住宅楼信报投递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受到群众好评。
  【特快专递业务量增加】 1996年,市邮电局共有开办速递业务的局、所116个。全年特快专递出口(含特包)17.8万件,比上年增长61.8%,业务收入(含特包)实现222万元,比上年增长72.5%。出口特快专递直封格口 294个,其中航空236个、陆运58个。进口直封格口(含四县)124个。由于大庆市城区分散,对进口特快邮件目前只能在电信中心局、铁西、东风路、友谊、萨尔图区邮电局、大庆宾馆、开发区邮电局、让胡路区邮电局,由速递局直投,其它各区的特快邮件须转到相关局、所投递。
  【区局邮政营业实现微机作业】 1996年市邮电局自筹资金150万元,自8月29日至10月22日,安装调试了45个台席、54套电脑设备,选用哈尔滨邮电高科技开发公司的软件:《邮政营业自动化系统》,使区邮电局、科级局邮政营业的信函、特快专递、包裹、汇兑等全部实现微机化作业。缩短了用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降低了营业员的劳动强度,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邮政储蓄突破18亿元】 1996年,全市各邮政储蓄网点开展百佳服务窗口、百佳优秀营业员活动,采取走出去、登门为储户服务的方法,确保储蓄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市邮电局增开经八街、商贸城等 5个储蓄网点,累计达到47处,增强了吸储能力。电脑储蓄网点达到45处,使邮政储蓄网点微机化率达到95.7%。到年底,全市邮政储蓄余额突破18亿元大关,达到18.93亿元,存款余额占全省邮政储蓄余额的 10%,增长比率在全市各专业银行中列第三位。实现业务收入3 400万元,比1995年增长40%,占全市邮政业务收入的58%。
  【任胜发被评为全国优秀政工干部】 12月上旬,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大连召开第九届年会,大庆市邮电局党委书记任胜发被评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国家经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表彰奖励。任胜发是全国邮电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者。他担任市邮电局党委书记以来,潜心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使邮电局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多次被评为全省和全国邮电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任胜发结合企业实际撰写的《对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考》,对指导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全省邮电部门推广。
  【油田通信网传输通道实现高速率】 1996年,管理局通信公司在科学调整通信网络基础上,对油田全网五大汇接局及一个长途局采用中国 7号信令,使中继线实现双向传输,拓宽了油田通信网的传输通道。同时在油田五大汇接局之间采用24芯光缆,建成油田通信网中部光纤环路,并开通SDH16同步数字传输系统,传输速率达到2.5GB/S,形成油田网的主自愈网,加强了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使传输通道实现高速率。
  【油田通信网多功能开发力度加大】 1996年,通信公司在原有各项多功能通信业务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程控交换机的功能。向社会提供了三方通话、缩位拨号、热线服务等12种非语音业务。开通168声讯服务业务和166语音信箱,满足了10万个用户的需求,并为油田各专业和市内几家专业银行进行计算机数据联网。另外,为开展综合数字数据业务,满足油田生产对图像、语音、数据业务的需求,试验开通了乘风庄通信站和油田通信总站的两个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验点。
  【油田通信网扩容增容创新水平】 1996年,油田通信主网的交换机总容量由1982年公司成立时的 1.1万门发展到23万门,增长22倍;实装用户电话17万多台,增长25倍。全年为用户装机3.7万台,油田电话普及率达30%以上。其中,完成程控交换机安装5.86万门,架设各种规格电缆(光缆)371.65皮长公里,敷设电缆管道7.55公里,安装传输设备 12套;安装电源工程5套。大庆油田通信总站工程,被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评为1996年度石油基建系统全优工程。
  【增开长、市电话中继电路】 通信公司以1993年与市邮电局的联网协议为依据,在1996年1月和11月又先后两次增加长、市话的中继电话 1 000条和1 920条(出入各半)。到年末,双方市话中继电路开通到1 920条(出入各半),长途中继开通到1 920条(出入各半),基本满足了油田用户的需要。
  【全国石油系统通信技术比赛在大庆举行】 8月1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第二届“大庆杯”通信技术比赛在大庆石油管理局体育活动中心举行。总公司通信公司经理张敏文、劳资局副局长李文振及大庆石油管理局领导丁贵明、张树平、梅江、关晓红、胡博仲、巢华庆等参加开幕式、闭幕式。来自胜利、辽河、华北、大港等22个全国石油企事业单位的 197名参赛选手在 5天的赛事内,进行了市话(电缆)线务、市话测量、市话机务专业的技能比赛。大庆石油管理局通信公司的参赛选手顽强拼搏,夺取市话(电缆)线务和市话测量专业技能比赛的两块金牌,并包揽市话测量的前四名,以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本届技术比赛的“大庆杯”。
  【油田通信网管理水平提高】 1996年,随着油田通信网络增容和全网实现数字化,全网的运行维护工作提到重要位置。负责全网运行管理的通信公司运行管理调度中心,充分利用全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设施,对全网28个通信站的国外交换和传输设备进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实施24小时连续监控,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遥控、遥测。全网运行维护实现了科学化、自动化,各项运行指标逐年提高。其中,本局市话接通率由1982年的 60%上升到87%;市话用户申告率由1982年的1.5%下降到0.4%。提高了全网运行质量。
  【局通信公司发布电话服务质量承诺公告】 优质服务是油田通信人永恒的主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通信的服务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1996年 9月,通信公司向广大用户发布承诺:
  一、自用户办完装机手续起72小时内装通电话,凡装机超过72小时未通话的,除因通信站机线不具备条件,通信站暂不收费,而用户要求交费双方签署协议书外,在装通用户电话后,由通信站向用户退还当月市话基础月租费。
  二、 油田通信站自身原因引起机线障碍造成电话阻断的,自用户申告、112测试派修时起,连续超过72小时或月累计超过 120小时修复通话的,经核实,由通信站退还用户当月市话基础月租费。
  三、凡向通信公司举报该公司线务及窗口服务岗位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搞不正之风的,经核查属实,根据情节与影响程度,给予举报人100—1 000元(或实物)的奖励。
  四、凡向通信公司提供破坏油田通信设施案情,并破获此案件的,根据经济损失程度给予提供人200—5 000元(或实物)的奖励。
  【中国联通大庆分公司成立】 1995年石油管理局和国内第二家经营公众电信业务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公司”)合作组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简称中国联通大庆分公司),建设联通大庆 GSM移动通信网。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和福建富闽公司共同投资,引进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的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通信网。1996年 5月正式运营。该通信网一期工程建设26座基站,不仅覆盖了大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还覆盖到边远油田。26个基站分别建在喇区、西区、龙岗、龙南、北区、王家围子、中区、东风、开发区、乘风庄、解放村、采油二厂、八百垧、杏五井、采油九厂、红岗区、林源、采油五厂、采油八厂、大同区、采油七厂、龙风区、卧里屯、采油十一厂、安达、朝阳沟。
  【联通大庆移动通信网开通运营】 根据中国联通公司和大庆石油管理局达成的《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建设联通大庆GSM移动通信工程。1995年 1月开始技术论证和可行性研究;3月份正式立项;4月份开始技术和商务谈判;6月19日在北京与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正式签订合同。7月 28日第一批设备运抵大庆,整个工程从安装、调测到拨通第一个呼叫仅用了40多天时间。同年9月5日拨通第一个呼叫。中国联通大庆GSM第一期工程为交换容量1.5万户、26个基站、85个载波,覆盖全大庆及哈大公路主要路段。同年9月12日,联通大庆GSM移动通信网试开通。1996年5月21日,邮电部邮部[1996]580号文件,正式批准中国联通大庆分公司经营 GSM移动通信并与邮电网互联互通,至此,联通大庆GSM网正式开始运营。
  【采油八厂通信基站建成投产】 中国联通大庆分公司围绕大庆二次创业和油田高产、稳产这一中心,积极探索解决边远油田通信难的课题,与采油八厂密切合作,在八厂三矿建设GSM移动通信基站。该站于1996年12月开通,投入使用。这不仅方便了采油八厂三矿的对外通信联络,而且改善了宋芳屯、采油八厂一矿、二矿等地区的通信状况,为彻底解决边远油田通信难问题,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