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利

水利

水利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996 年,全市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5亿元,其中省投1 380万元,市投1 325万元,企业支援5 000万元,县区投750万元,群众自筹 6 400万元,是全市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最大、取得成果最多、效益最好的一年。全年计划打井 2 000眼,实际完成大井1 433眼,小井11 583眼,超额完成全年打井任务。机电井总数已达 25 961眼,其中大井6 596眼,小井19 365眼;计划发展水田 20万亩,按计划完成,水田总面积达到62万亩;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小区6处,总控制面积8 000亩,另建46处管输、喷灌、微喷灌工程,到年底全市已建管输59处、喷灌11处、微喷灌9处,节水工程灌溉面积达到2.2万亩。
  【抗旱夺丰收】 全市总播种面积683.8万亩,其中旱田作物621.8万亩,水田62万亩。春季夏初,持续高温少雨,造成大面积严重干旱,全市受旱面积620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444万亩。在抗旱工作中,全年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40余万人,启动机电井 5 100眼,设流动泵站1 295处,完成坐滤水种面积470万亩,完成浇灌面积 564万亩。全市粮食总产突破20.5亿公斤,实现了“一春无雨保全苗,全年少雨夺丰收”的奋斗目标。
  【“黑龙杯”竞赛取得好成绩】 按照省水利厅《1996年全省开展“黑龙杯”竞赛活动方案》的要求,全市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投工794个工日,完成土方1 985万立方米;完成集资1.37亿元,“两费一金”收缴1 251万元,征收灌溉水费 454万元,收缴水资源费818万元;水利经济总产值达6 350 万元,完成利税791万元;新建自来水工程10处,受益人口4 000人,解决牲畜饮水困难 1万多头;水利建设专项基金征收全面启动,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全部完成。大庆市连续第3年获得组织工作一等奖,肇源县、林甸县连续第4年获得“黑龙杯”竞赛金、银杯,大同区首次获得银杯奖,全市获得以奖代投资金38 万元。
  【召开防汛工作会议】 3月底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5月份印发《大庆市1996年渡汛方案》。全年重点落实了七项工作。①组织落实,调整并加强防汛指挥机构,建立各级防汛组织。②责任落实,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制,防汛人人有责。③汛前检查,5月30 日到6月5日,市防汛指挥部组织汛前检查,行程 4 000公里。④工程措施落实,对防汛重点工程的险工、弱段、建筑物进行清淤、消险、加固。⑤防汛物资及抢险队伍落实,筹集储备防汛物资,组建抢险队伍。⑥完善无线电通讯网络建设,对全市各级防汛办公室的通讯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汛息畅通。⑦按照上级防汛部门要求,对市超标准洪水御案进行细化。
  【水利科研设计取得新成果】 在开展“大庆市水环境研究与管理”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中,采用同位素分析方法,对大庆市地下水的成因、补给、径流及排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林甸县及市区西部开展环境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完成全市地表岩性分区性质的研究和第四纪地质地貌的研究。开展对外科研技术交流,召开万家技术座谈会 5次,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和青岛国际环境水文地质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 4篇。组织节水灌溉学习班和打井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70多人次。完成东湖水厂设计、林甸南岗泵站设计、萨区排水工程设计和林源区域油田地形测绘等项工作。
  【加强水政水资源管理】 3月22日至28日,全市开展《水法》暨“世界水日”的宣传活动,主题是“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通过有线电视台播放了《中国的水资源》、《生命与水》等电视专题片。全年新建机电井全部办理了取水许可证,下发办理取水许可证总计2 100份。市水利局成立水政执法监察大队,县、区水利部门成立水政监察大队。
  【东湖水厂一期工程投产供水】 由市政府投资、市水利局负责兴建的东湖水厂一期工程,日供水能力2.5万吨,于9月份竣工,并通过安装调试,达到试验供水阶段。该水厂共计安装调试仪器设备23台套,其中一体化净水器6台套,美国进口计量泵2台套,亚太提升泵 2台套,二氧化氯发生器4台套,外输水及反冲洗泵8台套,清水罐 1座。安装调试顺利完成,生产出的水各项指标均达到饮用标准,10月1日开始向开发区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