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
国税
国税
【实施税收工作目标化管理】 为逐步实现税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国税局对县(分)局实施税收工作的目标化管理,将税收计划、执行政策、征管质量、基础建设、工作效率等内容分为16项具体指标。依照基层工作分工,实行定标、定责、定分的检查考核制度。1997年初国税局按修订后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由市局主管局长带领各路科室长。分16路对所属 7个分局、 4个县局的1996年工作进行全面、严格考核。所属县(分)局在基础工作、税收任务、领导班子建设、稽查档案、廉政建设、征收管理、发票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综合分数都超过了95分。
【全面超额完成税收任务】 1996年省局给国税局下达税收计划66.7亿元,截止12月末,共组织入库工商税收76.85亿元,为年计划的 115.2%。在税收工作中,国税局紧紧抓住组织收入这个中心,强化征收管理。一是做到用计划指导征收。二是落实目标责任,本着一级抓一级的原则,确立一级保一级的税收收入保障系统。三是抓好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分析。对税源大户实行重点管理,重点监控。四是加大挖潜增收力度。1996年市局组织各分局用一个多月,对个体私营业户进行专项检查清理,调整定额偏低户,查处“隐蔽经营”漏管户,清理出租柜台业户,增加了税收。税务检察室积极配合税务局的征管工作,加大打击偷骗税行为的力度。1996年共受案27起,立案侦查 9起。同时协助国税局处理“钉子户”11个。起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人,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一年内,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10多万元。
【提高公民依法纳税意识】 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是保证税收计划完成的关键,为此,市国税系统注意加强税收宣传工作。各分局征收大厅设立税法宣传板,及时公布各种税收政策、新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以及“税收政策咨询服务”窗口,征期内设专人值班,负责解答纳税人的各种问题,并实行征期局长代班制度,强化税法宣传和服务。1996年2—3月,举办“增值税纳税管理办法”培训班17 期,培训企业财会人员3 270多人次。石油分局针对石油管理局财务管理特点,举办5 期有厂长、经理、财会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培训人员 260多人次,多方提高公民纳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加快征管改革步伐】 国税局的征管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征管户数多,税源大小参差不齐,税收任务重。要确保税收的完成,就必须牢牢抓住征管改革工作,向征管改革要效益,靠征管改革出水平。国税局1995年在开发区、萨尔图两个分局分别进行了“征管体制改革”、“征管微机化管理”和“会计全额核算”的试点工作。在肇源县进行了“征管程序规范化”改革试点工作。1996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征管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实现征管现代化。系统内全部实现征收管理微机化,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为适应新的征管模式,全面推进征管改革,各分局对业务机构进行调整,建立健全各项征管制度,国税局于1996年 9月又召开市征管改革工作会议,讨论征管改革方案、征管规程、征管制度、征管法律文书、征管程序等,把征管改革引向深入。
【强化税务稽查工作】 1996年,市国税局加大了稽查力度,在人员、车辆、设备等方面优先考虑稽查工作。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在4月和9月两次召开全市稽查工作会议,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稽查档案文书的使用和法律文书的规范性使用进行详细讲解,并现场观摩肇源稽查分局的法律文书使用情况。全年各基层单位都做到了法律文书使用正确,税务稽查档案整齐、规范,项目填写齐全。为加大组织收入力度,强化依法治税,国税系统还认真开展税收大检查,自1996年10月 1日开始,到年底检查结束。检查面100%,共检查4051户,查补增值税869.5万元,消费税173.4 万元,教育费附加9.2万元,按规定加收滞纳金、罚款112万元。入库率达100%。
【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市国税系统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灵活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涉税问题。一方面把支持手段放在坚持依法治税,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上。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涵养税源,使企业有足够的发展后劲,把国家根据产业政策制定的税收政策减免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期初库存抵扣、出口退税等政策落实到位。1996年,共为资金周转困难、急需资金扩大再生产的企业办理缓缴税款 3 566万元,为企业扩大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按照国家局文件精神对福利、校办企业达到要求的实行减免政策,即征即退。1996年办理福利、校办企业退税170户,退税额1 932万元。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96年共审查办理出口退税 633万元,全部退税到位;结合大庆实际情况,在完成税收计划的条件下,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尽早抵扣完期初进项税,1996年共抵扣期初进项税额6 612万元。按照上级规定的管理审批权限,为石油管理局上报省局处理资产损失6 312万元,相当免所得税2 082万元;为石化总厂上报处理资产损失 2 558万元,等于免所得税844万元,同时上报省局批准利用“三废”免所得税 1 106万元;为林源炼油厂上报处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坏帐等损失966万元,相当于减免所得税318万元,为林源炼油厂利用“三废”免所得税477万元;另外,还为石化总厂一经贸公司减免所得税30万元、运输公司减免150万元;审批信用社、烟草公司维修费80万元;为9 户外资企业办理超税负返还 4 400万元等。增加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后劲,也为税收积蓄了税源。
【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 国、地税机构分设后,国税系统各级领导班子都有较大变化和调整,有些人走上领导岗位后,经验不足, 7月,市国税局领导经过准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从成功的事实到失败的实例,给全系统科级以上干部作了一次“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专题长篇报告。全年还举办两期在职干部业务培训班,培训 180人;举办计算机培训班两期,培训160人;举办计财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1 20人次;举办纪检监察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30人次;举办稽查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136人次。举办公务员培训班7期,培训人员727 人。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加大对全系统领导干部的考核力度,对基层县(区)局班子实行半年考核一次,通过考核先后调整充实3个分局、1个县局、1个科室的一把手和8个县(区)局的副职, 2名考核不称职的干部被免去领导职务。各分局的股所长也陆续实行聘任制,初步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的用人机制,激励了广大干部积极工作、开拓进取的热情。
【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制约机制】 税务部门是廉政建设的窗口单位,为此,廉政工作被列入国税局工作中“三件大事”之一。在廉政建设工作中,国税局注意把握重点,找准征管工作和廉政建设的结合点,理出容易产生不廉洁问题的征管环节18处,并逐一进行权力分解。制定出《大庆市国税局权力分解实施规定》,认真贯彻执行。使廉政建设与税务征管紧密结合,从制度上加强了制约机制。各分局还主动邀请人大、政协、纪检委等部门召开行风评议联席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收到好的效果。在全市职能部门行风评议活动中,4个县局、3个分局在当地评比中获得第一名,4个分局获得第二名。涌现出省级文明分局(所)4个,国家级文明分局1个,市级青年文明号7个,省级青年文明号1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