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工程建设和住宅建设稳步发展】 1996 年,全市建设工程19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竣工面积89.4万平方米,其中安居工程41万平方米。市政府继1994年高质量、高水平建成府明小区后,又投资兴建黎明小区,创出速度快、质量好、没计新、环境优美的新水平,成为安居工程建设的范例。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等中、省直企业在搞好油田产能、石油化工生产重点建设项目的同时,不断加快住宅建设,新建了乐园、远望等一批优质住宅小区。使全市住宅小区整体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好评。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996年,市政府投资 4 462万元新建了纬二路、纬六路、纬八路、站前路、会战西街、萨尔图东街、西街、文化街、人民东路等17条道路和纬二路桥,总长9.7公里,11万平方米。同时建成排水管道3.5公里,城市路灯 220盏。进一步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园林绿化建设有较大发展】 为加快大庆市绿化步伐,改善大庆生态环境,以城市绿化为核心,以市区和油田绿化为重点,以城市郊区和各类防护林绿化为依托,加快大环境绿化工程建设步伐,积极辟建专业林地,1996年全面完成了园林绿化任务。植树造林工作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全年共完成城市义务植树168万株,完成计划的 143.6%;绿化街路38条90公里,共植树9.5万株,完成计划的119.6%;树木成活率达87%,保存率达83%;建城市绿地2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1%,达到27.1%,其中公共绿地新增1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递增0.2平方米,达到 4.6平方米。在城市绿化工作中,一是认真抓好重点绿化项目道路和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工作。为使东风新村街路绿化顺利进行。结合市容整顿,对影响绿地、占压绿地的板房、电话亭进行清理动迁,绿化用地全部让出,保证了东风新村地区植树绿化顺利进行;二是将城市义务植树与城市近郊绿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大环境绿化工程建设。组织了“大庆林”、“青年林”、“双拥林”建设和三永近郊绿地、胜利村近郊绿地建设,把城市义务植树与全市大环境绿化工程有机结合,对改善城市顷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完成《大庆市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为绿化大庆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蓝图;四是变一季植树为四季植树,组织开展了春季、雨季、秋季和冬季植树工作。
【村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全市农房砖瓦化率由19.5%提高到25.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33.1%提高到40.8%;道路铺装率由16.3%提高到21.6%。小城镇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为了搞好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市政府在肇源、杜尔伯特分别召开现场会,研究部署建设工作。同时,重点抓了国家、省、市级试点村镇和样板示范村镇的规划工作,完成20个乡镇和 150个村屯的规划编制调整,把40件农村住宅设计获奖作品,编制成农村住宅建设标准图集,无偿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为建设不同风格、不同结构、功能齐全的新型乡镇和村屯提供了科学依据。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也相应得到加强,开始依法审批农民住房建设,农民的规划意识有所提高,形成依法建设农宅、依法管理农村村屯的可喜局面。
【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示范村建设】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的决定》,在建设用地、城市维护税和工商管理费等方面,都给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以特殊的权限和优惠政策。各县、区在贯彻落实和用足用活国家、省、市促进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建设的有关政策的同时,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更加具体的倾斜政策和措施,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由于政策驱动,农民建房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并带动了各县、区建筑、建材加工业的发展,形成农民建房“气候”。市建委还根据各县、区不同地域和经济条件进行示范村建设。肇源县孟克里新村、肇州县旺盛村、林甸县吉祥村、杜尔伯特县牧场村 4个样板示范村已经起步,并且达到较高的规划设计标准。已建成的样板示范村优美的环境,完备的设施,方便的条件,使农民的观念由被动建房向主动要求建房转变,起到以点带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