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 12月24日至25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在东风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促进全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总结交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典型、新经验、新成果;研究探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进一步搞好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的思路、对策和办法。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讨论了《大庆市1997年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以及《大庆市领导干部职业道德规范》和《大庆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道德规范》等。会上,还命名表彰了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等14个区、厂(公司)级文明标兵单位,石化总厂计算机处等 15个区、厂(公司)级双文明单位;石油管理局采油一厂四矿等 64个科、矿(大队)级双文明标兵单位,采油一厂试验大队等111个科、矿(大队)级双文明单位。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及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的领导出席会议。各县区党委副书记、副县(区)长和党群部门、文教部门负责人,中省直企业和市属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党群部门负责人以及市直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共400多人出席会议。
让胡路区区长王洪恩、石油管理局研究院院长王启民、龙凤乡党委书记王志文、石化总厂生活服务公司兴化维修队队长孟维成、肇州县永乐镇新龙村党支部书记刘贵德等在会上介绍经验。
市委副书记、市长钱隶华在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快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讲话。他说,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实现长久繁荣,把大庆建设成为繁荣文明美丽、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必须培养造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大庆人。就此,他强调三点意见。(一)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必须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大庆人的素质。(三)加强领导,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市委副书记李长玲在会议结束时讲话。她说,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探讨的问题深刻,收获很大。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大庆二次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进一步明确了1997年大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大庆人;四是进一步明确了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大庆精神是大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五是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大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六是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大庆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 全年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对大庆的指示精神,突出弘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为实施“13633”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深入开展 “我是大庆人”教育活动。各单位以 《大庆市文明市民行为规范》为内容,以《大庆市文明市民读本》为辅助材料,主要采取四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一是企业以班组、机关事业部门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规范》和《读本》,明确怎样做一个大庆人。二是街道办事处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已开办60 所,培训市民1.4万人。三是各中小学突出抓了《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四是围绕“大庆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和素质”、“在文明城市建设中我该做些什么”、“对照文明市民行为规范我少了点什么”等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讨论。《大庆日报》开辟“怎么提高市民素质”和“坚持重在建设方针,加快文明城市建设步伐”专栏,发表讨论文章90篇;电视台开办“文明城市建设热点追踪”专题,播发专题节目68个。
在深入开展“我是大庆人”教育活动的同时,大力宣传新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在市第八次劳模会上,对1202、1205钻井队,胜利派出所等11个双文明先进集体标兵和马军、卢淑华等13名劳动模范标兵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交流典型经验35个。会后,组织英模报告团,深入基层巡回报告。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交流先进典型17个。为省弘扬“三大精神”英模报告团推荐1名典型。在省报告团来大庆期间,组织两场报告会,直接听众5 000多人。石油管理局党委还作出了向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局职工以王启民为榜样,为实现原油高产稳产作贡献。
【开展工农、军民共建活动】 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工农城乡共建活动的意见》。全市70个乡镇、70个企业单位和70个机关职能部门结成共建对子,落实共建责任制和市五大班子包县包区责任制。春季抗旱期间,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等大企业帮助农民打水井 2 000多眼,为全市春耕生产作出重大贡献。共建双方还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共建规划27份,意向性合作协议31份。双方新建乡镇企业27家,对 8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建立农副产品基地32个。军(警)民共建活动,对69所大中专、技校、高中的13 400多名新生进行了军训,推荐81413 部队与红岗区等4个共建对子和5名个人为省级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双拥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通过省检查验收,为大庆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作出贡献。
【石油管理局开展向“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学习活动】 1996年 8月27日,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作出向“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学习的决定,有关部门组织新闻单位对王启民的模范事迹进行系列报道,《大庆油田报》发表长篇通讯全面报道了王启民的先进事迹。还组织 6名记者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宣传干部,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访,收集整理和撰写了“王启民的故事”26篇,在《中国石油报》上连续刊发后,在全国石油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仅 9月份一个月,油田内外各新闻媒体上刊载或播发有关王启民事迹的通讯、消息、言论等就有72篇。各单位党委和宣传部门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向王启民学习的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他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联系实际座谈讨论,以王启民为楷模搞好本职工作,在全油田形成了向新时期铁人学习的热潮。
【开展“三观”教育 促进队伍建设】 1996年,大庆石油管理局各级党委把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努力建设一支“四有五爱”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开展“三观”教育,是宣传思想领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有效载体。为推动这一教育活动的开展,全局宣传系统组织油田 6万多名职工,参加了由国家21个部委组织的全国职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识大赛。管理局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采油一厂、钻井一公司等10个单位获组织奖。8至9月,宣传部门集中力量开展了一次全面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情况大调查.共发出并回收调查试卷11.56万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职工中开展了“三观”、“三德”教育,引导职工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水准,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纪守法、扶危济困等良好品质成为队伍的主旋律。
【石化总厂双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石化总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得到协调发展。1996年在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同时,继续保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和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石化总厂在坚持抓好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首先是抓好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职工的头脑。总厂党政领导带头学理论、用理论,每年的两个文明建设计划和1996年的“九五”发展规划都是在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出台的。岗位工人在坚持每周学理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工人学哲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果。其次是抓好党风建设,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坚持开展理想、信念、宗旨和党纪政纪教育,强化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和行风的好转。全厂涌现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77个,先进个人34名。三是抓主题教育,增强职工爱国敬业意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党史和厂史教育,并组织职工讨论,教育职工爱国从爱岗做起,敬业从尽责开始。四是抓青年培训,努力提高青工素质。石化总厂党委紧紧围绕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青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年立足岗位成才,涌现出了省、总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7人,市级二次创业青年带头人和十佳青年3人,以及厂级青年科技标兵20人和青年岗位能手 102人。一年来,还有436 名优秀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林源炼油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1996年,林源炼油厂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按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对职工进行爱厂、爱岗、敬业教育,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认识,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
一、为了搞好工厂文明小区建设,在全厂职工中树立美化环境、净化生活的观念,工会、宣传部、团委联合推出《爱护文明小区,树立文明新风》活动,全厂重新粉刷更换厂区和街道各种宣传板、标语牌,修剪绿蓠草坪,清理卫生死角,实行袋装垃圾,通过一系列活动,保持了《全国住宅文明小区》的称号。
二、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岗”、“岗位学雷锋、树新风”、“文明服务”、“职工文明用语”等多项活动,使全厂社会风气持续良好。
三、在全厂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四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教育;制定了“职工自我约束四做到”;在女职工中开展以“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为中心的“四自”教育。同时,厂电视台开设“林炼风采录”和“巾帼风采录”等专题节目,配合上述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在广大职工中进一步扎下根来。
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果。1996年,厂地毯公司、质量检查科、气分车间分别被上级部门命名为文明单位,常减压车间被命名为文明标兵单位。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企业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生产建设中发挥凝聚作用,“自强、争先、团结、奉献”的林炼精神在新时期进一步得到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