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
民族·宗教
民族·宗教
【全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1996年,大庆市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同心协力,战胜春旱、秋涝等多种自然灾害,取得了农业的较好收成。同时,他们广开生产门路,实行多种经营,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据统计,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国民总产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业生产总产值5.3 亿元,增长25.6%;乡镇企业收入达到5.4亿元,增长27.1%;农村人均收入达1 250元,增长 5.9%。少数民族贫困户由1995年的570户,下降到1996年的519户,脱贫率达8.94%。肇源县3个民族乡,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业生产总值为 1亿元,增长52%;乡镇企业生产总值达到7 788万元,增长44%;人均收入1 709元,增长37%。少数民族贫困户由1995 年的437户下降到1996年的263户,脱贫率达39%。林甸县和大同区2个民族村的经济也都有明显增长。
【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办实事】 1996年,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较有影响的实事有10件。(一)协助省民委协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自治县组织办好40周年县庆活动资金 800多万元;办投资万元以上的实事10件。(二)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走访慰问贫困户 100户(户均慰问品100元),组织将6 000件衣物送到民族地区边远农村的贫困农民手里。(三)补贴资金 1万元,帮助自治县巴彦查干乡建了1处有线电视接转站,已有200户农牧民户收看到14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四)协调企业支持3.7万元的物资,为腰新乡哈布气村打1 眼深水电井。(五)申请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拨发展金4万元,市里补贴资金 1.5万元,为肇源县义顺蒙古族乡东发村购置链轨拖拉机及配备农机具,解决了村办企业资金不足和农户耕种机械、农具缺少问题。(六)投资1.7 万元,为杜尔伯特县蒙古中学、肇源县浩德蒙古族乡蒙古小学、大同区双榆树蒙古小学购置学生桌椅及教学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七)投资 2万元,扶持自治县敖林西伯乡改造维修了乡中学和唐营子村小学校舍。(八) 投资7 000元,帮助林甸县政府维修清真寺和支持新富满族村小学继续办好校园果园。(九)协商市教育部门,在高中招生中,为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学生实行加分照顾。(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全市10个民族乡开展工农共建活动,引入资金200多万元支持各业生产,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1996年,全市在加大宣传宗教政策力度的同时,依法加强了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一是依法审批宗教活动场所,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场所。对符合条件的市大僧念佛堂、天主教堂、红岗区采油四厂、五厂基督教聚会点、杜尔伯特县基督教聚会点给予登记;对条件不成熟的肇州县清真寺、杜尔伯特喇嘛庙活动点暂缓登记;同时,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取缔非法经营宗教书刊和宗教用品的经销点。二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宗教组织自身建设。 8月,一个被省基督教协会停止长老职务的人,带领少数群众抢占教堂,擅自停止牧师工作,干扰正常宗教活动。事件发生后,市民委及时与省宗教局和省基督教两会领导研究事件性质和解决办法。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了解,弄清事实真相,省基督教两会根据闹事人的错误事实,撤销其长老职务,使教堂恢复了正常活动。10月,根据大多数教徒的建议,民主选举产生新的教堂管理委员会,健全了教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三是密切配合公安部门,抵制境外宗教渗透。 4月份,全市开展了查禁取缔“呼喊派”等邪教组织的专项工作。市民委密切配合公安部门,严格掌握政策界限,认真进行查禁工作,在让胡路区查出“呼喊派”组织,及时加以取缔。
【爱国宗教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1996年,全市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4种宗教的爱国宗教组织13个,这些宗教组织都能按党的宗教政策开展工作,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和市佛教协会筹备领导小组,经常和政府主管部门取得联系,正常开展活动,主动维护社会秩序。市基督教堂和肇州县双发乡天主教堂,利用诵经时间组织学习党的有关宗教方面的文件,进行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教育,要求教徒既要当一名好教徒,又要做一个好公民。市基督教和佛教响应当地政府号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市基督教堂发动信教群众义务修路,在希望工程中扶持13个孩子上学读书,每年还为让区、萨区敬老院和灾区捐款、捐物。市佛教协会筹备领导小组为敖林西伯乡贫困户送去价值近两万元的衣物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