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工作
总体工作
【加强企业基础工作】 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1997年市属各企业大力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在计划、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奖惩等各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较严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运用教育、经济、行政等手段强化落实,见到明显效果。各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得到加强,产品合格率达到 90%以上,生产成本较去年明显下降。安全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骨干企业加大资金投放】 为扶持市属13家骨干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短缺等困难,市经贸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调银企关系,分别为各企业明确了“结亲”的专业银行,组织对口签订了“银企协议”。全年共向13家骨干企业投放贷款和办理承兑汇票、贴现金额 4 000多万元。大量资金的及时注入,增强了企业生产经营及开拓市场的能力,使这批骨干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年内,石油机械厂扭亏为盈,毛毯总厂减亏1 000万元,大庆乳品厂效益明显提高。
【企业扭亏增盈取得明显成效】 1997年,全市工业战线职工贯彻省、市扭亏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为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保证了全市扭亏增盈任务的顺利完成。从全市纳入省考核范围的地方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扭亏增盈指标完成情况看,1997年全市尚有亏损企业36户,比上年的40户减少4户。亏损企业亏损额8 526万元,比上年的11 217万元减亏 2 691万元,减亏幅度为24%;比省下达的10 880万元限亏目标多减亏2 354万元,超额减亏幅度达21.6%;比市政府下达的10 444万元限亏目标多减亏1 918万元,超额减亏幅度达18.4%。全市地方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比上年增加1 807万元,增长幅度为27%,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扭亏增盈指标。在全省13个地市考核中名列第二。由于工业企业大幅度减亏,拉动大庆全口径扭亏增盈指标比上年减亏 2 147万元,减亏幅度为5.7%,结束了近年来持续增亏的被动局面。
扭亏增盈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工业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了扭亏增盈。例如肇州宏誉亚麻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由上年亏损871万元,降到亏损380万元,减亏 491万元。二是工业运行质量提高,增长势头加快,保证了扭亏增盈任务的完成。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 320.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地方工业完成77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3.4亿元。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78.46,列全省第一。三是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例如肇源罐头食品厂通过抵贷返租方式改变了负债结构,又重新开发了蕃茄汁、胡萝卜汁系列饮料,同时,扩大主导产品蕃茄酱的产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招商引资对扭亏增盈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杜尔伯特造纸厂通过租赁方式,引资300万元启动了生产,当年盈利41万元,实现利税1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