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改革计划体制转变计划职能

改革计划体制转变计划职能



  【改革计划体制转变计划职能】 1997年,市计划系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联系实际,注重在转变观念、 转变作风的同时,切实转变职能。 市计委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就如何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导下,做好新时期的计划工作,如何摒弃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实现向市场经济转轨等专题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牢固树立为基层、为企业服务的思想。1997年市计委干部职工共深入基层400多人次, 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100多项。 并在实际工作中,强化了“六大职能”。
  一是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认真制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市计委把加强对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研究,做到超前性思考、长远性谋划、全局性运筹,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此,市计委结合大庆经济发展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起草了十几个专题报告。并在实际工作中被采纳。在抓好发展战略研究的同时,市计委还逐步改变了计划和规划的编制方法,加强了对经济总量的预测。各项计划、规划的指标逐步摆脱了指令性的模式,突出了预期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把计划的着眼点放在了方向性、总量性和结构性的重大问题上。市计委还对1997年计划指标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突出了增加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效益指标,使计划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搞好年度计划的编制及实施好计划管理。依据总体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搞好年度计划的编制。市计委结合“九五”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综合平衡,编制了与“九五”规划和实施计划相衔接的《大庆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提出了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对策和措施,并认真贯彻实施,推进和监督计划的完成。
  三是加强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市计委从实际出发,把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重要职责。为此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大庆市“九五”期间投资导向及产业发展纲要》,对重点支持的产业、鼓励的产业、限制的产业和禁止的产业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努力构建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的新格局。另外,还不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所有在建项目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及资本金制,并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为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制定下发了《大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严格进行项目初设及工程概算的审查,基建项目超投资概算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加强了项目开发,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开发与建设是计划部门工作的核心,是实现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的关键。为此市计委千方百计搞好项目开发工作,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收集、筛选一批项目,结合大庆实际调研、论证一批项目,根据项目成熟程度推进一批项目,效果比较明显。有的项目填补了东北三省的空白。市计委还建立了重点项目监督、检查、协调、服务制度,从项目立项审批一直到建成投产,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是加强了资金筹措,保证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积极与财政、金融部门协调,落实信贷资金和财政周转金;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此外,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完善了大庆市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了外商档案,组织和参与大型招商活动,并对招商活动签约的项目进行跟踪检查,促进项目的成功。
  六是加强了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与分析工作。改变了过去单纯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强化了经济运行的监测与预测,做到经常化、规划化和制度化,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准确及时掌握经济走势及运行中的矛盾,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如提出下半年重点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和市场销售两个薄弱环节,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使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转,保证了全年计划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