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审计

审计



  【加强教育经费审计】按照黑龙江省审计厅开展普教经费审计的要求,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于年初对全市财税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51所中小学普教经费的筹集、分配和拨付情况进行了审计。在这次审计中,各级审计机关针对社会反映较大的学校乱收费等问题,对部分中小学进行了收费项目问卷调查。审计结果表明,全市教育部门在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教育法》等方面作出了一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在教育经费管理上还存在基建项目超计划投资、虚列支出将资金由预算内转入预算外、违反控购规定购置汽车、部分预算外资金未纳入财务帐上管理、 超范围代收费、搞社会性摊派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及查出的1 134万元违纪资金,依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其中罚款 17.6万元,同时,提出了审计建议,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工作。
  【开展农业银行系统审计】市审计局自1997年6月至8月对中国农业银行大庆分行及所属县区15个支行、办事处199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检查面达到72%。通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漏缴少缴税款235.67万元;挤占成本 238.86万元;超出限额使用现金24.4万元;超规模发放贷款719万元; 放贷收息493.5万元; 贷款投向不合理294.5万元;占用信贷资金 47.9万元;漏缴存款准备金23.1万元。针对这些问题,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兼顾违纪问题的性质和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法做出了收缴、罚款、限期整改、免于处理等处理决定。通过审计,揭露了金融企业通过所属机构采取备种方式扩大放贷规模,逃避金融财务监督的行为,严肃查处了在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中的违反财经法纪、损害国家利益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了金融秩序的规范。
  【审计信息和宣传工作取得好成绩】
  1997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一手抓审计业务、一手抓信息反馈和审计宣传,为领导决策和处理重大问题提供了依据。全年共提交审计报告288篇,编发上报信息204篇,其中市审计局编发《审计简报》110期,有44篇被市委、市政府采用,有15篇被省审计厅采用,有4篇被省政府采用,有 1篇被审计署采用。各级审计机关还主动向社会宣传审计,共发表宣传文稿50多篇。通过信息宣传工作,既扩大了审计影响,树立了审计形象,又促进了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
  【积极参与全市产权制度改革】 1997年初,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市审计局提出,把服务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年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全市审计工作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从市、县、区审计机关抽出10名骨干,参加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队,提出合理化建议62条,被采纳58条,评估资产126户,评估资金22 682万元。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后,资产评估任务量很大。市审计局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责成审计事务所,配合国有资产评估中心开展工作。同时要求事务所严格执行市里提出的意见。改革中的资产评估只收成本费,改制后注册验资等于或低于原注册资金的不收验资费,高于原注册资金的仅收高出部分的验资费。针对改制后的企业帐务不知怎样处理的问题,提出了既符合财务制度,又适用于改制后企业实际情况的核算办法。
  【审计规范化建设日趋完善】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各级审计机关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学习培训,共举办各类专题学习班 8期,把审计规范分成38个专题分别落实到人头,在学习班上一人主讲,大家补充,共同提高。同时,举办了微机培训班,使全市微机网络初步形成。二是审计业务管理,制定、修改和完善了《审计工作程序》、《审计案卷标准》等业务规范,使统计台帐、统计分析、微机软件开发、审查和档案管理等有章可循,审计业务规范化格局基本形成。三是机关内部建设,修订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为保证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四是监督检查方面,制定了《项目质量考核实施办法》,分解和细化了考核检查标准,并不定期地深入市局各科室和基层审计机关,阅卷查档,随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审计规范化建设日趋完善,推动了全市审计工作的深入执行,保证了审计执法水平的提高。
  【审计系统“争先创优”工作成绩显著】1997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开展了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推动审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各级领导班子做到了带头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坚持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当好排头兵、带头人。在队伍建设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培养,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七一”前夕,市审计局党支部和局两名党员,分别被授予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全市有1个单位和2名同志被评为省级先进,有 9个审计项目获全省优秀项目,一批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市县级先进。据统计,市审计局审计人员一年加班1 000多天,拒宴请220多次,拒收礼金沂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