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
【信贷资产质量名列全省首位】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是决定银行经营成果好坏的关键。年初,市工商行,着重分析了不良贷款的结构、形态和分布情况,发现县行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县域经济不景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占有偏高,约占全行不良贷款总额的 90%左右,市区部分支行的不良贷款也有所上升。针对这一情况,1997年,工商行采取果断措施,压缩不良贷款存量,经过一年努力,截至年末,不良贷款占比为17.44%,资产质量水平居全省系统市地行榜首。他们的作法,一是加强“支帮促”工作,促进不良贷款转化。该行将15户有望搞活的贷款企业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在资金供应上给予适度支持,使这些企业生产和经营情况逐步好转,不良贷款逐步活化。对一些效益较低,不欠息,有逾期、呆滞贷款的企业在控制存量、落实有效合法担保或抵押的前提下,实行先还后贷政策,促使信贷资金流运,逐步转化不良贷款。二是动用法律和其他清收手段,积极清收不良贷款。对那些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逃赖帐企业和转机无望企业实施依法起诉,强制收回贷款。年末已收回贷款和资产总价值 1 300万元,其中收回不良贷款816万元,收回4台抵贷轿车价值264万元,收回楼房价值220万元。三是充分利用核销呆帐贷款政策,积极申报核销呆帐贷款,净化不良贷款。1997年末总行已对该行1996年申报的16户破产类呆帐贷款本金2 746万元、利息1 437万元和1997年申报的 3户其他类贷款本金88万元、利息51万元进行核批,待通知后冲帐。另外,1997年该行申报核销的19户企业,金额为 6 545万元的呆帐贷款本息正在逐级审核之中。
【加大收息工作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一些企业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相继被淘汰,所辖四县表现突出,有近 90%的贷款企业处于停产或关闭状态,客观上给银行收息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市工商银行采取相应措施,抓好收息工作,全年完成收息46 059万元,收息率达79.34%,其中收回陈欠利息近 1 000万元。在工作中,他们对收息难度大的四县行和市区部分支行核批全年收息计划,落实目标责任制。把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同职工的活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加强考核。同时,区别不同类型企业,采取相应收息措施。一是对及时清偿利息的企业,在贷款上给予优先支持,鼓励企业还息;二是短期欠息的企业,与会计部门密切配合,看住帐户存款、化整为零、分次收息;三是对过去拖欠利息额度较大,目前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但暂时资金紧张还息确实有困难的企业,采取与企业签定收息协议,实行按比例收息、定额收息或延期缓收利息的办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培植息源;四是对长期拖欠利息、屡催不还的“赖帐户、钉子户”实施依法起诉,做到有钱收钱、没钱收资产、变现收息。
【加强内部资金使用和管理】 1997年,市工商银行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加强内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一是对备付金存款合理安排,勤缴快拨,灵活调度,提高备付金利用率,增加上存资金,年末该行上存资金达487 738万元,比年初增加 154 782万元,争得加息收入3 550万元。二是对库存现金勤缴勤取,既保证客户支付需要,又压缩无效库存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积极认购债券,争创投资收益。全年有计划的筹措资金,认购国家政策性金融债券4.6亿元,为进一步扩大投资收益奠定基础。
【健全内控外防加强安全防范】1997年初,市工商银行把健全内控外防机制做为保障全行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全行各项经营成果的实现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未发生案件。一是发挥稽核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认真开展各项稽核工作,全年共下基层1 531人次, 对34个支行及机关直属单位开展稽核, 查出问题1 560条,已经整改1 514 条。二是狠抓制度落实,坚持经常开展以查隐患、堵漏洞为主要内容的检查整改工作。重点检查要害部位、运钞车辆、基层营业网点安全设施、枪支弹药管理和三级值班值宿,采取平时检查与重点节日检查相结合,白天普查与夜间抽查相结合,面上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自我检查与上级联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立即整改,对违反制度的有关责任人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同时增加投入,提高硬件防范能力。全年用于安全保卫工作的费用投入达 500余万元,投入10多万元为各行守押人员配备了钢盔、防弹衣;用于维护营业网点基础防范设施投资300万元;为6个支行安装闭路监控设施投资70多万元;与市公安局110报警指挥中心联网,安装CAS报警装置40个,投资25万元;所有执行运钞任务的车辆,都配置了移动通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