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贷户结构化解信贷风险
调整贷户结构化解信贷风险
【调整贷户结构化解信贷风险】1997年,市农业银行对所在客户进行了一次调查清理,尤其是50万元以上的贷户实行逐户调查,然后分类排队,列出名单。在清理的基础上对贷户实施淘汰一批、巩固一批、重新选择一批。对一些长期亏损、管理混乱、产品无市场、根本无效益的贷户停止发放贷款,对其陈欠贷款依法清收。一年来,清收不良贷款 5 837万元,起诉金额3 340万元,收回实钱513万元,收回实物折合人民币2 435 万元,不良贷款下降率达到5.4%。对原有效益较好的企业和贷户以及暂时亏损但市场前景较好,管理正规,只要注入一部分启动资金就能启动的企业,继续给予扶持。所谓发展一批,就是向石油、石化企业渗透,千方百计与其发生贷款关系,培养生息大户。同时为了保证贷户结构调整的实现和避免在调整中出现新的风险,在计划和信贷管理上也进行相应改革。一是继续实行“一行两制”。对市区行实行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四县实行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根据各行处的资金实力,资产质量,效益情况,支农任务大小等因素确定不同比例,充分调动各行处的经营积极性。二是集中贷款决策权。实行集中使用,保重点产业项目。上收了县级支行和市区办事处除小额农户贷款以外的其它企业贷款权,各行、处对符合条件的调查上报,市行集中审批。三是取消部门和领导个人审批贷款,实行一定意义上的审贷职能分离。基层负责调查和贷款上报及管理,市行信贷科负责审查标准,市行贷款审批委员会集体决策审批。并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到期收不回的小额扣工资,大额限期离岗清收,期限内收不回的免除职务。由于有效的管理,市农业银行1997年的投放充分体现了效益性原则。一是突出支持了以“两高一优”农业为主的粮食生产。二是重点支持了以奶牛、肉牛、生猪和家禽为主的畜牧生产发展。三是以提高支农层次和质量为重点,支持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支持养猪、加工、金锣火腿肠项目,遍及四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