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水平】 石油管理局全年共开展311项科研课题攻关,取得了42项鉴定成果;新技术推广65项、2 329井次,获直接经济效益3.64亿元。
针对油田稳产新阶段所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加强先导性矿场试验,全年共开展以三次加密、过渡带扩边、细分注水、注采系统调整、葡扶油层合采、聚合物驱油、厚油层调剖、三元复合驱、“三低”油田增效开采为重点的72项开发及工艺矿场试验。通过这些先导性试验,明确了油田持续稳产的潜力所在,明确了增加可采储量的主攻方向及技术对策。
1.在增加水驱可采储量方面:为探索三次加密的可行性及调整方法,先后在中区西部、北二区东部、喇嘛甸北块和南六区中块开展了三次加密调整试验,深入研究二次加密后剩余油的分布特征、井冈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以及与密井网配套的工艺技术。油田北二区东部经过四年试验,平均单井日产油保持在 5吨左右,已稳产了两年,证明在喇萨杏油田北部进行三次加密不仅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经济上也是有效益的。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老区各采油厂还相继开展了细分注水试验,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层段进一步细分,可以把层段内一些动用不好的薄差层解放出来,增加水驱厚度,改善水驱效果。如,杏四一六面积井网经过两年细分注水试验,实现了产量不降,含水不升,水驱厚度提高近 7个百分点,水驱采收率可提高2-3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搞好细分挖潜,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2.在增加聚驱可采储量方面:为了搞清厚层上返的聚驱潜力,在长垣北部的厚层试验区,通过对萨Ⅱ10—16层进行上返试验,预测可使整个聚驱提高采收率 12%以上,为今后大面积实施上返聚驱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此同时,为了搞清长垣油田二类储量聚驱潜力,1997年在两个区块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均见到了明显效果。特别是杏五区聚驱后,中心井的含水由 96%呈台阶式下降到46.9%,日产油从5吨上升到38吨。从聚驱见效特征看,不仅与长垣北部有较大差异,而且明显好于数值模拟预测结果。
3.在增加外围“三低”油田可采储量方面:为了研究外围葡萄花和扶余这两套油层的同井合采问题,在宋芳屯油田南部州16区块开辟了试验区。通过在水井上采取早期分层注水;在油井上采取压低(渗透层)不压高(渗透层)和加深泵挂的措施,明显改善了两套渗透率级差很大的油层动用状况,取得了初期单井日产油11.7吨,一年后日产油仍达到 7.7吨的好效果。同井合采试验的初步成功,为外围 2亿多吨低丰度、大跨距叠合油层的储量,能够经济有效地投入开发,开辟一条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