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有三项新发现
油气勘探有三项新发现
【油气勘探有三项新发现】 1997年,在油气勘探方面的新发现是:
(1)徐家围子断陷于侏罗系发现二氧化碳工业气藏。对芳深9井3 602.0—3 632.0 米井段的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层段射孔后自喷测气,日产天然气50 938立方米,日产水3.0 立方米。天然气相对密度1.4655,二氧化碳含量93.08%,从而发现了二氧化碳工业气藏。另外发现芳深6、芳深7井在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层段也含有二氧化碳气。根据地震资料初步分析,该火山岩体向南还可追索,说明二氧化碳气藏为火山岩体圈闭的岩性气藏,有一定分布范围。
(2)大庆长垣杏树岗构造于高三组新层位中发现工业油流。1996年针对杏树岗构造高三组顶部圈闭部署了杏69井,1996年对高台子油层高三组1 239.0~1 242.6米井段压裂后抽汲求产,日产油3.336吨,日产水3.3立方米,从而在高三组新层位中发现了工业油流。由于油层埋藏较浅,储层物性好,压裂后的产量也较高,预测有一定规模。分析认为,新发现的高三组油层与龙虎泡地区高三组、高四组油层含油有一定相似性,含油范围仍可向西侧扩展。
(3)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地区发现新的工业区带。1997年在霍多莫尔构造带西侧下降盘霍1井大磨拐河组上段1 017.8~1 036.0米井段射开3层5.8米,抽汲求产,折日产油25.44吨,含水8%(后对下部1 034.8~1 036.0米1层1.2米单试,为水层)。这是海拉尔盆地勘探以来自然日产油量最高的一口井。霍多莫尔构造带由此成为海拉尔盆地继苏仁诺尔、呼和诺仁、巴颜塔拉之后的第4个工业区带。
此外,在全年的油气勘探中,还发现了3个新的苗头:
(1)海拉尔盆地首次于基岩获工业油气流。乌尔逊凹陷的乌13井在岩性为板岩的基岩层段见含油显示,对该层段1 732.5~1 747米厚14.5米井段压裂后自喷求产,日产油3.23吨、气32487立方米,水2.75立方米。天然气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混合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含量80.216%,甲烷含量15.106%。这是首次在海拉尔盆地基岩段获得工业油气流,预示着将开辟一个新的勘探领域。
(2)延吉盆地找到了常规原油。1997年在延吉盆地清茶馆凹陷西部断阶带上钻了延10井,并发现该井具有较好的含油显示。分4层对827.4~1 024.6米井段进行试油,均有油产出,其中827.4~830.6米井段日产油量最高,为0.152立方米。4层合试,提捞求产,日产油0.37吨;压裂改造后提捞求产,日产油1.11吨,油质比松辽盆地原油稍稠。从而在该盆地首次获得工业油流,展现了一定的勘探前景。
(3)鸡西盆地见到了含油砂岩和煤层气显示。在穆棱坳陷梨树断凹钻了鸡D2井和鸡参1井,分别见含油砂岩和煤层气显示。鸡D2井钻井取芯,在571~786米井段穆棱组下段地层中见到6.8米含油砂岩,其中饱含油1.62米,油浸3.46米,油质较好;鸡参1井钻井过程中在956~1 605米井段的煤层中见11层22米的气测异常,全烃最大0.40 ~2.54,比值10.o~72.5倍。全井综合解释可疑气层3层26米。这两口井钻探中显示出的含油气苗头,为鸡西盆地煤成烃的勘探创造了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