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
钻井工程
【固井质量稳中有升】 1997年,钻井系统职工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钻井工程质量。一是通过狠抓基础工作和健全制约机制,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质量一票否决制;二是注意钻井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每个生产环节、各道工序、每一个岗位的管理工作入手,进行全方位质量控制;三是坚持抓预防,抓苗头,消除质量隐患,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了固井优质率稳中有升。全年固井3 524 口,其中优质井3 341口,固井优质率为94.8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探井优质率为71.74%,比上年下降9.95个百分点;调整井优质率95.12%,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开发井优质率为96.16%,比上年下降 0.68个百分点。全年交井3 536口,井身质量合格率为99.89%,与上年持平。全年取芯7 672.78米,芯长7 574.78米,取芯收获率98.725。
【钻井技术攻关成果显著】全年共开展55项科研攻关,其中大部分按计划实施,并有20项通过局级认证。全年开展 4项现场试验,国家级和总公司级的侧钻水平井、薄层固井和小井眼钻井完井试验基本按时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深层气发现与保护现场试验也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新技术推广13项,取得经济效益 8 000多万元。对外技术服务取得积极成效,赴塔里木2个钻井队开钻4口井,完井 2口;套管扶正器、封隔器、钻头等技术产品部分打入局外市场,年创对外服务收入466万元。
【有效控制钻井成本】钻井各单位首先通过实行成本目标管理,因地制宜地确定单井或分区块成本目标,并落实到班组,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从而加强了成本指标控制及其考核力度。同时,实行资金统一管理,按照管理局统一部署,把该系统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预算指标之内,严格限制非生产性开支,使全系统非生产性开支比上年大幅度下降。第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努力搞好双增双节。通过采用节能发电机、柴油添加剂、柴油机回油管线回收装置,推广电热带保温装置、以及推广节能电锅炉、柴油锅炉等,降低了能源消耗。由于实行了石粉统一供应,重泥浆回收,全年倒换泥浆800多吨,回收重泥浆5万多方,节约了大量石粉和其它泥浆原材料、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