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畜牧业

畜牧业

畜牧业



  【畜牧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1997 年,全市大牲畜存栏59.3万头(匹),比1996 年增长4.3%,其中,奶牛存栏11.6万头;羊存栏 72.2万只,生猪存栏89.2万头,家禽存栏945.7万只,黄牛存栏27.2万头,分别比1996年增长6%、7%、5.6%、1%和5%。肉牛出栏 9.4万头,羊出栏35.8万只,生猪出栏85.6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一1%、5.9%和7%。全市肉类总产量12.14万吨,鲜奶总量22.15万吨,鲜蛋总产量 4.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4.7%和13.6%。全市人均占有肉类50.2公斤,蛋19.5公斤,奶92.3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25公斤、1.7公斤和3.6公斤。实现牧业产值11.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14%。
  【“养猪热”方兴未艾】 到1997年末,大庆“金锣”有限公司屠宰生猪10万头,共生产火腿肠1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在龙头企业的牵动下,全市生猪基地规模养猪得到空前发展。全市共投入养猪资金3亿多元,共改造、扩建和新建猪舍26.7万平方米,建起500头以上的猪场769个,其中,千头猪场109个,万头猪场5个;发展养猪专业户 4 252户,养猪一条街108条,养猪小区118个;饲养量超2万头的乡镇10个,超万头的乡镇14个,超千头的村60个。全市以乡镇畜牧综合站或供销社为依托,组建起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社,已正式开始运作。肇州县托古乡政府牵头,以供销社为依托,以乡镇兽医综合站为保障,组建了“三位一体”的养猪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 038户,入股金额20.76万元;培训社员 240人次;发展养猪15万头;帮助农户向“金锣”集团销售直线育肥猪 2 100头。全市养猪热潮已经兴起,养猪热方兴未艾,生猪饲养已成为市农村一项重要产业。
  【草原改良成效显著】一是草原承包工作全面完成。到1996年末,全市草原承包工作全部结束,列全省各地市之首。1997年 4月,在全省草原承包和改良建设工作会议上,被授予省草原承包先进单位。林甸、杜尔伯特两县还被授予草原承包先进县。二是积极开展草原承包后的管理和改良建设工作。在草原承包的基础上,市政府认真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严格执法,有效保护草原资源, 重点在草原改良建设上下功夫。全市共改良草原24.7万亩, 完成年计划的123.5%,其中,人工种草 8万亩。三是在郊区全面实施“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该项目在大庆是第一次开展,1997年按项目的要求,已开始筹建养牛示范场,落实养牛示范户,加工利用秸秆饲料。预计项目全面实施后,秸秆处理利用率将由现在的20%提高到50%。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 1997年全市的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在认真抓好全市兽医队伍培训,提高防疫人员素质的基础上,以防治牲畜五号病为中心,以防猪鸡病为重点,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共开展20余项防治工作。全市全年共购回畜禽疫苗1 700多万头(只)份,各种畜禽注射密度均超过省定标准。全市疫病防治效果良好。
  【加强检疫执法工作】一是全面实行牲畜的定点屠宰工作。为加强生猪定点屠宰,1997年仅市区就投资300万元,对4个生猪屠宰厂维修改造,使屠宰厂的卫生条件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抓了牛、羊等大牲畜及禽类的定点屠宰,已有肇州、林甸、杜尔伯特、让胡路和红岗5县区的大牲畜实行定点屠宰。从9月开始,又在萨尔图区进行家禽定点屠宰试点。1997年全市定点屠宰点共宰猪13.5万头,宰杀牛1.1万头,羊4万多只,检出病害肉15万多公斤。全都就地无害化处理。二是大力加强兽药市场管理。1997年对全市兽药店进行 3次检查,共查处出售假劣兽药及疫苗案件3起,没收违法经营的兽药及生物制品,总价值近3万元,并对非法业主进行处罚。在 6月进行的全省兽药管理及兽医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大检查中,大庆市受到检查组的好评。三是严厉打击私屠乱宰。1997年,畜牧检疫部门在新闻、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多次对私屠乱宰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没收注水羊达 200只,并对不法商贩进行了处罚和曝光。
  【繁育改良工作成绩明显】 1997年,全市从上到下各级领导都加大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力度,使全市繁改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到年末,全市黄牛冻配35 000头,完成年计划的92.26%;奶牛冻配33 262头,完成年计划的93.77%;马匹人工受精2 731匹,完成年计划的109.24%。肇源县繁改工作力度大,6月8日全县召开县六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的黄牛改良现场会,实行一票否决。全县繁育站点建设已投入资金50多万元,繁育站点由原来的74个增加到 100个,全县牛冻配9 000多头,是1996年同期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