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扭转粮办工业的被动局面

扭转粮办工业的被动局面



  【扭转粮办工业的被动局面】 1997年,市区粮办工业累计完成加工量87 385吨,比1996年下降46.%;实现产值8 273万元,下降53.2%;实现工业增加值3 222万元,下降48.9%。市粮食局认真分析影响企业效益明显滑坡的因素,采取遏制粮油加工业下滑的措施,重点加强了 3项工作。一是建立月份粮油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了解企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关键性难题。如制油厂和第二制米厂浸出车间多年来溶耗和豆粕残油居高不下,企业成本始终偏高。对此,市粮食局组织两个厂合力攻关,在派人去外地先进企业学习经验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原有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使加工吨豆原来的溶耗15公斤左右、粕残油2~3%,分别下降到5公斤和1%,全年按加工26万吨大豆计算,可节约溶剂油 400吨,降低费用120万元;豆粕残油的降低可增加豆油300吨,增效 200万元,两项合计,每年可节约成本320万元。二是加大技改力度,提质降耗,提高效益。 1997年,市粮食局主要抓了制油厂的循环凉水池工程和第二制米厂的精制大米色选项目。利用新的循环系统冷凝水源,不仅提高了浸出冷凝速度,而且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仅节约用水一项,全年可降低豆油生产成本50万元。二米厂生产的大米黄粒米含量超标,历年来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老大难问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立足现有设备,引进色选机,改造原工艺,已试生产出部分包装精制的免洗米,1998年上半年可批量投入到市场。三是加强粮油工艺产品营销工作,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加强销售工作,使粮办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从下半年开始逐步回升,比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产销比由上年同期的1:0.6上升到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