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布局比较合理、专业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备的高、中、初等职业教育网络。1997年重点做了 5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四县一区职教中心建设。杜尔伯特职教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完毕;肇源县自筹100万元,市里投入200万元建成职教中心;肇州职教中心学校建了 6 500平方米教学楼;林甸在原技工学校基础上将原农职高中、电大、农广校合并成立职教中心;大同区职教中心建了 7 100平方米教学楼,并购置了基本的教学设备。经省教委检查验收,杜尔伯特和肇源县职教中心均达省基本合格校标准。二是加强乡镇成职联校建设。杜尔伯特和林甸县的各乡镇基本建立了成职联校,肇州、肇源两县部分乡镇也建立了成职联校。1997年又有11所成职联校经省教委检查晋级达标,其中杜尔伯特腰心乡成职联校基本达到国家示范校标准,将由省教委向国家教委申报,有5所达省示范校标准,有4所达市示范校标准,有 1所达市合格校标准。市里对11所达标学校予以65万元奖励。三是加强市区骨干职业学校建设。调整艺校办学方向,成立大庆市艺术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主要培养中等艺术职业人才。由三环总公司职业高中(含技校)和市建一公司职高合并成立市建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该校由市建委主办,主要培养市场急需的建筑人才。职业学校毕业生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1997年仅钓鱼台国宾馆就在大庆市录用7名毕业生,还有5名职业学校毕业生被牡丹江大学录取, 2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四是改革招生办法。把职高招生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之中,在市区实施“统一考试、一套试卷、分别录取”。1997年,职业高中 (职教中心学校)招收2 520人,比1997年提高 11%。五是扩大普职对接改革试验面。从1995年开始的“高二分流、普职对接”试验,主要是发挥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学和职业高中职业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毕业时颁发双证,受到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1997年继续扩大改革试验面,在10所一般高中招收了 821名“高二分流、普职对接”学生。六中的办学经验,《中国教育报》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