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之二
纪实之二
纪实之二——
拉海绰尔之战
人墙,苦战3个多小时,才化解险情。为防万一,12日晚9时,在胡吉吐莫镇会议室里,副省长王振川主持会议,拍板决定修筑泰一防线,并由石油管理局和石化总厂担此重任,以确保市区和西部主力油田的安全。
12日凌晨 3时,天降大雨,大堤江湾村堤段开始漫水,一直坚守在堤上的市局领导立即组织抢险。市委书记刘海生推开拦阻的工作人员,不顾自己腰肩盘突出病患,扛起沙袋就往最危险处冲,几次摔倒在泥水里,有人劝他穿上救生衣,他说,顾不上那么多了。在他的带动下,军民齐心协力,再一次控制了险情。
在其后的24个小时内,3万抗洪军民靠着人拉肩扛,使大堤平均加固增高1.5米,化解大小险情120处,远远望去,一条白色长龙顺堤而起,与肆虐的洪魔顽强地抵抗着。
8月13日下午2时,嫩江第3号洪峰开始进入拉海江段,洪水水位开始以每小时4厘米的速度上涨着。风雨中,拉海大堤开始向极限挑战。
下午 4时,江面水位已升至138.71米,江湾村段再次大面积漫水,市委副书记吴云波在大堤上截住了已连续作战48个小时,刚刚完成9公里险堤加固任务的驻庆坦克旅1 500多名官兵。望着将士们那满身泥水和疲惫不堪的面孔,吴云波双眼噙着泪水用沙哑的声音下达了增援命令。
“上!”吴殿军部队长一声令下,将士们立即打起精神踏着泥泞顶着大雨奔向 4公里外的江湾段。
8月13日晚21时,拉海段水位达到峰值138.92米,超警戒水位2.42米, 大堤开始全面漫水。市防汛总指挥部紧急命令堤上人员迅速撤离。23时30分,当最后 1 000多名官兵登上救援船时,战士们都不停地回望那曾苦守了5个日夜的长堤。不少将士,潸然泪下。
翌日凌晨4时,冲破拉海大堤的洪水掀起五六米高的大浪,咆哮而下。
正是有了这5天5夜的苦战,在拉海大堤破堤前,为其身后军民抢筑泰一防线及泄洪区内群众的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决战绰尔
较之拉海大堤,绰尔堤段的作用在迎战这场大洪水中,显得犹为独特。
绰尔大堤全长 13.65公里,为沙基沙坝,易攻难守。对它的阻洪特点,水利专家解释说,拉海与马场“并联”后与绰尔和大排“串联”。这样绰尔一旦失守,将全线溃退。所以,确保绰尔大堤安全,是这一线防汛的重中之重。
8月10日晚的市防汛总指挥部紧急会议之后,决定立急调集萨尔图区、大同区及当地6 000多人的抗洪大军上堤固守,迎战大洪水,决战绰尔。
8月11日上午,市长杨信在大堤上勘察水情时发现,由于堤身过长, 两面无土可取,且堤顶狭窄,机动车无法通过,固堤速度缓慢。杨信立即决定,调运附近乡村所有的小马车,立即上堤备土。当天便调集了 300多台小马车从十公里外拉来备土,为在洪峰到来前使大堤增高加固争得了宝贵的时间。当天下午16时30分,大堤一处 1.5公里的堤坝发生渗漏险情。绰尔村党支部书记佟生发现立即与村主任王国强紧急组织 400多名群众抢险。佟生不顾自己身患绝症,毅然率先跳入水中,与洪水搏斗两个多小时,避免了溃堤事件。
为了确保大堤万无一失,抗洪将士们分工固守,通力合作,把最有战斗力的人员放在最险要处。徐广国、于景龙、谷春毅等县区负责人深知责任重于泰山,在抢险时身先士卒。
8月12日深夜11时,一个紧急抢险电话从绰尔打到了前线指挥部。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险情,市长杨信不顾众人劝阻,坐着随时都有可能颠覆的冲锋舟,置生死于度外,冒雨冲向漆黑的江面,深夜涉险近1个多小时,才赶到险情段,为做出正确决策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8月14日凌晨,嫩江三、四号洪峰首尾相接进入了绰尔江段, 抗洪勇士们大都已是三天三夜没合眼了,但他们视汛情为命令,忘记疲劳,在13公里的长堤上 6 000多名抗洪勇士拿出钢铁般的意志又在大堤上固守了24小时,共排除大小险情 100多次,使绰尔大堤在马场决堤后,洪水兜后路的情况下依然挺立。
抢筑泰一
随着拉海、马场防线的先后失守,加快抢筑泰一防线,确保把洪水拦截在油田西大门外,成了西线抢险的重中之重。
尽管提前8天,抗洪大军就开始在这里设防,但加固任务尤为艰巨。
提到泰一防线,应该先说说巧堵鲤鱼嘴。
8月15日,随着拉海、马场大堤的先后漫堤, 位于其后方10多公里处一个叫鲤鱼嘴的地方,引起了市委书记刘海生极大的关注,他先后三次和水利专家及县、镇、村的干部们到这里勘查。鲤鱼嘴位于敖包村与自音花村之间,两边为自然高地,中间凹陷约 2 000米,当地百姓形象的称之为鲤鱼嘴。经过实地论证,刘海生果断地做出了堵鲤鱼嘴拦截洪水、为后面抢筑泰一防线争取时间的决定。
第二天,在杜尔伯特县副县长范永平和胡吉吐莫镇党委书记海山的带领下,一支由当地干部群众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最先冲了上去。18日早4时30分,齐市预备役师300名官兵在师长单忠良的带领下对鲤鱼嘴实行了增援,接着市直机关抢险突击队也陆续赶到了。当晚风大雨急,鲤鱼嘴处在万分危急当中,刚从辽宁赶来抢险的武警120师官兵顾不上吃饭、休息,1 000多人冒雨趟着没膝深的水火速赶到,强堵鲤鱼嘴。经过 4个昼夜的奋战,一条长800米、高3.5米的鲤鱼嘴大坝巍然崛起,成功地将滔滔洪水拦截在坝外,为身后泰一防线修筑加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泰一防线,位于林望公路的胡吉吐莫镇段及长发屯段之间,长 3公里。专家测算,平地建起底宽24米、上宽 4米的大坝,至少需土方15万立方米,仅靠人背肩扛很难完成。大庆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等单位紧急调集大型推土机、装载机、运输车近百台。取土点内,推土机和装载机组成一条流水线,15吨的大卡车走一圈就能满载而去。石油工人24小时连续奋战在运输线上,白天是一条流动的机械长堤,晚上是灯火组成的长龙。有的司机在等候卸土的短短 2分钟里,都困得睡着了。
石油工人,45岁的邱东基,出发前父亲就病危。接到命令后,他给老父亲最后又喂了一次水,流着泪上了卡车。老人去世了,临终前父亲最后的遗愿就是别告诉儿子,让他全力抢险。他的同事黄国富,12岁的儿子患肺炎发高烧住院,是懂事的妻子把他推出了家门。
石化总厂运输公司党委书记申志民,负责现场指挥。每天车辆排队暂停,他都上去送水、送毛巾,喷洒灭蚊的药物。他说:“孩子们累得让人心疼,这情景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大会战的时候。”
应该说,修筑泰一防线是在大庆市西线参战部队最多的一个战场,23军张世显政委一直带领部队参战,69师、驻庆坦克旅、某部地炮旅、齐市预备役师等共万余名官兵,省武警总队、牡丹江预备役师3个团,还有市公安局突击队、市直机关突击队等数千人。
到 8月19日,一座平地垒起的坚固大坝,沿林肇公路伸延屹立在大草原上。在洪峰面前,树起了大庆油田西面一道摧不垮的钢铁大门。
(贾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