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工作
党校工作
党校工作
【概况】 截至1998年末,市(局)委党校共有教职工288人,其中在岗职工179人,离退休职工109人。在岗职工中有专(兼)职教师4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1人,讲师11人,助教13人。全校职工中党员139名,其中,在岗职工中党员98名,离退休党员41名。校党委下设2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全校共有22个行政科室,其中校机关 6个科室,教学13个科室,后勤3个科室。
1998年,校党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委要求,提出了“发扬大庆精神,深化党校改革,拓宽办学渠道,搞好三产创收,创办一流党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二次创业”的发展目标。全校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全面加强管理,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三产创收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张洪涛)
【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1998年下半年,市(局)委党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机构改革,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党校根据市有关文件精神,从党校实际出发,制定《关于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关于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为了使改革平稳推进,校党委先后召开 7次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机构改革和全员竞争上岗工作,并就有关教学部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设置、科级干部的聘任等主要问题,先后 5次与市人事局和市编委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坚持思想领先,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党委主要领导先后找有关科级干部和教职工谈话40多人次,听取他们对改革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本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公开、公正、民主的原则,采取民意测验的办法,公开唱票、当众计票、当场公布计票结果。通过工作,使这次聘任的科级干部和其它岗位人员均符合上岗条件,实现了专业对口,用其所长。共聘任科级干部39名(其中正科级27名,副科级12名);聘任专业技术人员81名(其中,正高级1名,副高级26名,中级26名)。因岗位专业技术职数限制,高职低聘的7名;因专业不对口,未聘专业技术职务的21名。聘任一般干部65名,聘用工勤人员63名。被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干部和工勤人员的民意测验优胜率均超过 50%。改革的平稳推进,为党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洪涛)
【教学科研有新发展】 1998年,党校教学工作完成36个班种、99个班次,培训学员11 064人次(含校外教学班)。其中主体培训班13个、班种560人次。完成107门课程、82个专题的授课任务,全年完成课时9 690个,教师人均授课255课时。在教学中,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调整和充实了新的教学内容。县处级干部十五大精神轮训班的教学内容由原来的8个专题调整为12个专题,新增加了4个专题,即:(1)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2)关于资本运营问题。(3)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几个问题。(4)关于招商引资的几个问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充实了大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内容,把全校搞的 6个调研报告改写成 6个专题,即:(1)大庆市改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2)大庆市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关于大庆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4)关于大庆市农业产业化的几个问题。(5)大庆市地方国有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思考。(6)关于大庆市干部人事观念转变的几个问题。下半年,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还开设了知识经济和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在教学方法改革中,一是加强主体班学员的自学和研讨。努力使学员比较全面地把握教材的框架结构和知识体系,使学员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实行案例教学。法学、领导科学、会计学等学科均采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党校还狠抓了科研工作,全年取得科研成果66项,其中 1类2项,2类21项,三类43项。科研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实现由个人单干向集体攻关的转变。二是实现由自我服务转向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转变。三是实现由数量为主向质量为主的转变。四是实现由科研成果向教育成果的转变。这些转变,使科研工作在为大庆市区域经济研究、招商引资问题研究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也充实了教学内容。
(张洪涛)
【管理服务水平有新提高】 1998年,党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了《关于教学管理制度的补充规定》、《关于教师工作量的暂行规定》、《关于建立优秀教学奖的规定》、《优秀科研人才评选办法》、《管理服务人员岗位目标兑现奖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党校被重新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党校的函授处被中央党校评为先进辅导站;校工会、团委、财务科、保卫科等科室也都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由于狠抓了管理工作,全年招待费由1996年的30多万元降到10.8万元,下降2/3。三产创收也初见成效。全年共签订合同16份,办理营业执照4个,办理加入石油管理局产品销售网企业3个。解决了多年遗留的化工厂纠纷问题,为学校挽回经济损失3.4万元。还动员全校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创收工作,全年创收达93万元。
(张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