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妇女联合会

市妇女联合会

市妇女联合会



  【市妇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 1月24日, 市妇联召开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市委副书记李福民、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孙淑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1997年工作,安排部署了1998年妇女工作任务。1998年全市妇女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妇联八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市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大庆妇女发展规划》和《九十年代大庆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大力培养“四有”、“四自”新女性,积极发动和组织全市妇女参与两个文明建设,为推进 “13633”发展战略,实现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会议表彰了石油管理局采油一厂、市第四医院、让胡路区、石化总厂炼油厂妇联等82个妇女工作先进单位。
  李福民在讲话中要求全市各级妇女组织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妇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任务,在二次创业的重点工作上要有所突破。要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为推进二次创业和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做出贡献。
                                     (刘爱春)
  【召开“敬老亲情”事迹报告会】 3月6日市妇联召开全市纪念“三八”妇女节暨“敬老亲情”事迹报告会。会上,采油三厂一矿北三二站职工牟红介绍了自己 8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婆婆的事迹,大庆脑血管病医院护理部孟晓波介绍了该院医护人员护理病危老人、把精神文明的种子撒向全社会的事迹,肇源县浩德後乡敬老院周海英介绍了自己把青春年华献给敬老事业的感人事迹。会议表彰了在“一二一”读书活动中涌现的科技读书好家庭。市妇联还向全市妇女发出了搞好招商引资的倡仪。
  市委副书记李福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首先代表市委,向敬老、爱老、养老、护老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慰问和感谢,向受表彰的家庭表示祝贺,并向全市妇女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妇女的积极参与,广大妇女占有“半边天”的重要位置。妇女分布面大,覆盖各个行业,人才辈出,作用越来越突出。
  他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围绕改革和建设的重点、难点,通过开展“巾帼龙型经济”、“巾帼文明示范岗”、“百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巾帼扶贫行动”等活动,组织和动员广大妇女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同时,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妇女组织的沟通和联系,多宣传大庆的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搞好招商引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妇女工作,为她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刘爱春)
  【加快巾帼龙型经济生产基地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的农村工作思路,市妇联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依靠各县、乡(镇)妇女组织,带领农村妇女开展“巾帼龙型经济”竞赛,在参与四种类型基地建设上脱贫致富。一是建立“43”型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基地。在龙凤区三永村试点,建起13栋温室,生产出36种名、特、优品种的瓜果,购进观叶盆花1 400多盆,引进切花种苗 7个品种500余株。为了发挥基地示范作用,请“43”型温室的发明者季庆瑞教授现场指导,组织妇女干部到山东寿光、烟台和黑龙江尚志等市参观,帮助大同区50户农民协调贷款100万元,建起50栋温室。目前全市2 454栋温室中,70%以上由妇女管理,平均每户年收入 2万元。二是完善大鹅饲养孵化基地。根据大庆水面资源辽阔,养鹅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各县妇联组织当起“鹅司令”,使大鹅饲养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由市妇联协调贷款230万元,扶持1 016户贫困妇女建鹅舍、买鹅雏、购种蛋等。全市有61 061名农村妇女参与养大鹅,并依托企业,形成了养殖、销售、加工一条龙体系。三是建立金锣养猪扶贫基地。“金锣”落户大庆,对生猪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各县区妇联抓住这一机遇,提出实施“金锣计划”。市妇联利用林甸县交通便利,又是玉米之乡,家家有养猪经验的优势,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申请了32.8万元循环金,扶持 200户贫困妇女发展养猪。全市70个乡镇中,妇女参与养猪量超万头的乡镇14个,超千头的村66个。四是发展草苇编出口创汇基地。从大庆草原面积大,秸秆、玉米叶、蒲草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各级妇女组织发动妇女创办芦苇、玉米叶编织基地,生产的壁画、座垫、地毯等几十种工艺品出口东南亚、北美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仅杜蒙县烟筒屯镇,从事苇编妇女就有 8 500人。年初,市妇联召开了全市“巾帼龙型经济”百强大户表彰大会。 
                                     (刘爱春)
  【实施“五嫂”再就业工程】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下岗人员再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各级妇联组织以理解、关心下岗女工为己任,为她们再就业铺路搭桥;深入13个下岗女工比较集中的单位开展调查,形成的调查报告由省劳动局转发,并在《大庆通报》上刊载。为引导下岗女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重新定位,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市妇联人员分两批到广州、大连、天津、上海、北京学习,提出实施“五嫂”再就业工程。以中北寻呼台招聘“寻呼嫂”为启动点,同有关单位联合举办微机、家政服务、报业知识、处罚规定以及门户安全、日常礼仪、护理知识、烹饪技术等培训班,有 241人参加了培训;在东风新村开展了万户家庭社区服务需求调查,组织五个区开展“清洁嫂上岗服务日”活动。现已有 110名下岗女工参加了清扫房间、陪护老人、接送孩子等家庭服务。还依托载体安置下岗女工,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成立了婚姻介绍中心、家政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建起了花卉苗木繁育基地,使 316名下岗女工走上寻呼嫂、送报嫂、营销嫂、清洁嫂、服务嫂等新岗位。1998年4月以来,共组织了4次较大规模的求职洽谈会,和市工商局、市私营企业协会联合组织了下岗职工与企业用工对接会,有53家用工单位参加,700多名下岗职工求职,其中372人与用工单位达成协议。“五嫂”再就业工程,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刘爱春)  
  【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 各级妇联组织围绕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开展 “万名妇女敬老亲情”活动。 各级妇联把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作为深化“五好文明家庭”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了“浓厚亲情观念,重振敬老美德”为主题的“敬老、养老、助老”系列活动。召开了敬老亲情事迹报告会,表彰了科技读书好家庭 100户。各县、区、企事业单位利用元旦春节, 广泛开展宣传、 咨询、慰问、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八一”前夕,全市开展了“爱在军营”系列活动,曹淑清等21人荣获好军嫂、军人好妈妈称号。市妇儿中心教师为部队62名官兵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二是开展了“妇女、家园、环境”主题宣传教育。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检查验收,实施“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的环保行动,各级妇女组织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座谈会15场,发放《妇女与环境知识100问》书籍7 000册。市妇联、市环保局授予肖红等10人大庆市首届“妇女环保十佳”称号,张淑民等32人为“妇女环保先进个人”,有19篇“妇女与环境”论文在省、市获奖。市妇联、市环保局获省“妇女、家园、环境”主题宣传教育组织奖,杜蒙县朱桂琴荣获全国“妇女环保百佳”、省“妇女环保十佳”称号。通过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妇女的环保意识。三是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大庆市家庭教育“九五”计划》中期目标,各级妇联组织抓了家长学校规范化管理,健全了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市妇联与市教委联合举办了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聘请黑龙江大学哲学系罗胜熙教授、省教育学院沈铭明教授讲授了推动家庭教育向纵深发展等问题,50多人参加了培训,使家庭教育工作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刘爱春)
  【落实大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实施和督促《九十年代大庆儿童发展规划》和《大庆市妇女发展规划》指标的落实,重点做了五项工作:一是发挥市妇儿工委协调作用。市妇儿工委三次召开工作会议,对《妇女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22个单位,对11个方面 360项指标监测体系进行了中期评估,大部分指标已达到或超过标准。全市开展了宣传周活动,增强了实施《两个规划》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目标。市妇联组织深入五区四县,摸清各级党政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情况,掌握一批德才兼备,具备条件进班子的优秀女干部人选,积极向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推荐。目前,市党政班子、市五大班子、五区四县领导班子全部配齐了女干部;乡镇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 94.3%;人大、政协女代表、女委员比例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省妇联八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增强女性参政意识,确保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目标》的典型发言。三是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市妇儿工委召开了“六一”表彰大会,有50名关心支持儿少工作的领导、100 名先进儿少工作者受到表彰。“六一”期间,举办了全市第八届幼儿文艺汇演,有43个优秀节目获奖。四是实施“春蕾计划”。为解决杜蒙县胡吉吐莫、赛罕他拉、马铁匠三个少数民族村儿童基础教育设施落后问题,在全市妇女姐妹中开展“同是大庆人,共有手足情”为主题的“爱心献春蕾”捐款救助活动,又积极同全国儿童基金会、北京金运集团联系,筹集20万元,为当地建起一所占地面积 2 331平方米,建筑面积436平方米,能容纳280名儿童的村级标准化幼儿园,现已投入使用。在市妇联与大庆日报社共同举办的“救助贫困母亲、春蕾女童”捐赠仪式以及省妇联“春蕾桥”活动中,共救助灾区女童 115名。市妇儿工委举办了第二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赛,全市各托幼园所教师利用废旧物品,精心创作粘贴画1 100余幅,有220幅优秀作品获奖。五是加强对妇联系统自办园所的规范化管理。对五个区 9所园所进行了抽查,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家长对个体园所管理的意见。  
                                     (刘爱春)
  【依法加强维护妇女权益工作】 市妇联坚持把全心全意为妇女姐妹服务,作为本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98年主要抓了3 件事:一是加强“三五”普法工作。各级妇联组织把普法工作作为维权重点,推进维权工作社会化。市妇联在《大庆日报》一版向全市妇女发出倡议,在大庆电视台播发宣传标语,举行“一法一则一规划”宣传周活动。
  还与大庆日报、市中级人民法院、恒安集团联合举办了“安尔乐杯”妇女与法律知识竞赛,共收答卷 956份,有85名参赛者获奖。杜蒙县妇联在省妇联系统“三五”普法依法维权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二是发挥信访窗口作用。年初,市妇联下发了妇联信访工作要点及目标考核方案。坚持逐级上访、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制度。全年接待来信来访、电话投诉、咨询案件73件,办结率达 98%。协调市法院、大庆职工医院成立了家庭暴力致伤鉴定中心。市妇联权益部获省维权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论文《浅谈集体上访的成因》获全省第十届信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三是组织妇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级妇女组织充分发挥治安防范小组的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创建治安小区,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到禁赌、禁毒,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卖淫嫖娼、扫黄打非的专项斗争中来,为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做出努力。萨区街道卢万珍被省妇联评为禁毒、禁赌先进个人。  
                                     (刘爱春)
  【实施“抢险献爱心,救灾见真情”行动】 1998年,肇源、杜蒙、林甸三县和大同区遭受特大洪涝,损失惨重。灾害过后,市妇联将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抗灾自救上来,全力抓好组织妇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一是组织女子支前小分队上前线。全市成立了 637个支前小分队,弥补前线劳力不足,包险工弱段;保证后勤供应,为前线送水送饭、慰问子弟兵;做好灾民疏散、转移、安置工作。被誉为“护堤娘子军”的肇源县新站镇妇联主席郑波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称号。二是开展捐款捐物活动。组织全市妇女捐棉被、毛毯、毛巾被、衣物等12 607件,总价值681 525元。收到省妇联捐款 3万元,捐赠棉被1 811条,价值81 300元。奇正药业集团捐赠了价值 7.1万元的抗菌消炎药。三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灾户开展对接包扶。各县妇联组织采取包扶结对的形式,对重灾户实行一对一包扶,共包扶 2 754对。市妇联12名党员干部先后 4次到杜蒙县胡吉吐莫镇敖包村,帮助12户重灾户解决住房、口粮、饮水、医疗、子女入学等困难。四是发动妇女广开生产自救门路。组织妇女开展草苇、玉米叶编织,药材采集、食用菌栽培、四三型温室生产等,同时积极为灾区妇女联系外阜劳务输出。市妇联同天津、大连妇联联系,经过上岗前培训,已输送了两批55名灾区姐妹到天津从事饮食服务业,35名在大庆市区内从事家政服务和餐饮服务。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共安置灾民3 730名。
                                     (刘爱春)
  【表彰“好军嫂”和“军人好妈妈”】 为了配合全市拥军爱民活动的开展,市妇联在全市妇女中开展了“爱在军营”系列活动,涌现出一批情系军人的优秀女性。她们克服了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全力支持丈夫和儿子服役,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拼搏进取,默默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动表达了对军人的一片爱心。为了表彰她们勤劳向上、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各单位层层推荐的基础上,经市妇联党组研究决定,授予21名同志好军嫂、军人好妈妈荣誉称号。
  她们是:李倩,萨尔图区五十五中学教师。张艳丽,大庆毛毯厂工人。张轶平,红岗区乡企局综合办干部。张羽,肇州县贸易局副局长。王淑艳,林甸县东兴乡平原五屯农民。董莉萍,杜尔伯特县红旗小学副校长。梁铁伟,联谊化工分厂常减压车间技术员。王亚芬,林源炼油厂质量检查科化验员。王学梅,石化总厂机修厂机电车间成本员。孙秀华,石化总厂生活服务公司炊事员。张慧欣,石化总厂生活服务公司保育员。宋玉梅,大庆毛纺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出纳员。吕凤玲,石油管理局安装公司预制厂化验员。薛玉华,石油管理局安装公司矿建大队电工。林浴光,石油管理局采油七厂吴垣电器公司打字员。张玉秀,大庆油田总医院医生。刘俊华,石油管理局客运公司西区分公司票务员。王敏,石油管理局采油二厂四矿工人。张亚丽、曹淑清,大同区双榆树乡向阳村农民。李玉芹,肇源县兴安乡四方山村农民。
                                     (刘爱春)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在大庆召开】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于 7月25日~29日在大庆宾馆召开。在开幕式上,中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照光首先宣读了宋任穷同志的致信。宋任穷同志在致信中希望全党同志们都来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他指出,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我国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建国一百年时,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伟大的历史责任,无疑将落在当代中国青少年身上。特别是我们老同志应继续作出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作出新的成绩。省委副书记、省关工委名誉主任韩桂芝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她说,关心教育好下一代,培养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百年大计,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指导帮助下,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全省各市、地、县、乡和城镇街道都建立了关工委,农村村屯和城镇居民委大部分建立了关工小组,全省有近23万名离退休老干部和“五老”人员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
  市委书记刘海生在开幕式上致词。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及全市 243万人民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在介绍了大庆的基本情况后,他表示要按照全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要求,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作用。一定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为大庆二次创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张树平在致词中,就大庆油田的基本情况向与会代表做了简要汇报。他说大庆油田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前景广阔,大庆油田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油田各级组织决心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关工委召开的座谈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加快发展,为实现油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推动我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30个省、市、自治区,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共 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关工委顾问刘建章、荣高棠、李力安、庄炎林,副主任孟连昆、于庆和、闵振环、鲍先广,20多位曾经担任过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国家机关部委领导工作的老领导出席了会议。刘海生、杨信、张树平、贺荣芳、刘显富、孙淑光等领导到会祝贺并陪同中关工委顾问参观了采油一厂七矿 503采油队丛式井平台。 
                                     (鲍 文)
  【全省各市地妇女工作会议在大庆召开】 7月16日至17日, 省妇联在大庆召开全省各市、地妇女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全省妇联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刻苦钻研领会精神实质,用以指导好妇女工作。省妇联主席王桂香,副主席潘永文、陈春英、李秀兰等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闵裕道代表市委、市政府看望了参加会议的代表。
  会议期间,省妇联及全省各市、地妇联的主席、副主席,参观了管理局丛式井、石油科技博物馆、管理局图书馆、市妇联绿色科技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创股份有限集团公司、东风新村府明小区等;听取了各市、地妇联主席的工作汇报;酝酿并产生了参加全国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特邀代表,市妇联主席马莹和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王者琴被选为正式代表。
  王桂香在会议结束时讲了话,要求全省妇联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刻苦钻研,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全国第八次妇女代表大会的召开。
                                     (刘爱春)
  【顾秀莲慰问大庆灾民和油田女工】 9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在省妇联主席王桂香、市委副书记李福民、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孙淑光等领导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杜尔伯特县胡吉吐莫镇、巴彦查干乡和采油七厂,亲切慰问了灾民及油田女工。顾秀莲不顾旅途劳累,驱车几百公里,先后到胡吉吐莫镇聚宝山村、敖包村,巴彦查干乡王府新村,胡吉莫镇“春蕾幼儿园”,采油七厂三矿725队162排36井,询问了解受灾后灾民安置、灾区孩子上学、恢复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并向灾民赠送了慰问品,还答应为胡吉吐莫“春蕾幼儿园”二期工程捐款10万元。她勉励广大妇女,要发挥“半边天”作用,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确保油田稳产中做出积极贡献。
  刘海生、钱棣华、杨信、李长玲、陆敬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大庆石油管理局的领导同志,看望了顾秀莲及其随行人员。
                                     (刘爱春)
  【市妇联负责人名单】 市妇联主席马莹,副主席赵小平、许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