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大庆军分区大庆军分区 【召开军分区党委会议】 1月6日,大庆军分区党委召开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军委扩大会议和两级军区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军分区政委岳维国代表军分区党委作了工作报告;大庆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刘海生讲了话。
7月25日,大庆军分区党委召开二届五次全委会议, 传达贯彻省军区七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分析上半年工作形势,查找薄弱环节,研究下半年工作落实的具体办法,推动全面建设深入发展。
11月18日,大庆军分区党委召开全委会议,选举确定出席省军区党代表会议的代表和出席省军区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12月 9日,根据省军区党委《关于省军区第八次党代表大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要求,召开大庆军分区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大庆军分区出席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军区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大庆军分区出席省军区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14人:王仙阁、卢秉恒、闫松、刘长山、刘培东、李树生、李振国、杨士魁、张志民、岳喜武、岳维国、姚中富、胡树启、徐仁志。
12月25日,大庆军分区党委召开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省军区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军区党委八届一次全委会议精神,总结了1998年工作,部署了1999年主要任务。
(王建国)
【召开市委常委议军会议】 3月26日,大庆市委召开常委议军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岳维国关于全市武装工作情况的汇报;讨论了1998年全市武装工作的主要任务;原则通过了《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大庆军分区关于进一步贯彻双重领导制度,认真落实<全省县(市、区)人武部建设三年规划>的意见》和《大庆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实施方案》。
会议充分肯定了军分区和各级武装部的工作,他们为大庆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立良好的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会议就当前武装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1.提高对新形势下武装工作的认识,增强国防观念;2.加强人武部建设,切实解决民兵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渠道,积极解决征兵难、安置难、军官家属就业难问题。
(王建国)
【召开市武委会全体会议】 7月27日, 市委武装委员会暨国防动员委员会全体成员在军分区兵检站召开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大庆市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及所属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研究了当前全市武装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委员会第一主任、市委书记刘海生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就当前全市在贯彻落实国防法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决定:要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要采取得力措施,保持企业武装机构的稳定;要加强检查督促,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会议还调整了大庆市人民武装委员会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
(王建国)
【民兵工作调整改革】 1998年,大庆军分区根据总参、总政[19973 2号文件精神和两级军区的部署,以民兵专业分队、应急分队、高技术分队为重点,分别进行了城市和农村民兵工作调整改革。
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主要采取以下五种办法:一是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以生产稳定、效益好的单位为主;以适龄青年、退伍军人较多、党组织健全的单位为主。将民兵主体,尤其是高炮、高机、应急分队和大多数专业技术分队组建在以上这些单位。同时,适当扩大民兵的组建范围,在适龄青年人数在10人以上、党组织健全、生产相对稳定的单位建立民兵组织。二是落实“一个基础”。即,以原有的民兵组织为调整基础,凡生产、行政组织没解散的单位,原则上保留民兵组织,但规模缩小,人数和兵种减少,高炮等专业技术分队尽量保持相对稳定。三是实行“大范围、小集中”。所谓“大范围”,即,不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只要符合条件,全部建立民兵组织。所谓“小集中”,即,根据专业和装备的实际,尽量使民兵组织建制相对集中,避免高度分散。四是注意保持基层武装机构的稳定。要求原有的武装机构一律不得撤、并、减;新建民兵组织的单位要配备专武干部;配有民兵武器装备的单位要有专职武装部,并由一名专武干部负责管理。五是加强民兵政治教育。把民兵政治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的轨道,纳入企业职工教育体系,全民性教育内容与地方同步进行,“兵”的教育内容由民兵组织单独开展,保证教育落实。
农村民兵工作调整改革主要采取四种办法:一是在县城及县附近的乡镇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分队,保证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二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打破自然屯界限,按民兵所从事的行业、专业编组,保证基于民兵的相对稳定,同时也使民兵在经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三是在乡镇企业中编组基干民兵。四是依据经济基础、交通状况和流动量确定民兵编组数量,在保证人员相对稳定前提下,实行按专业、行业编组。
通过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全市民兵经训率达到 97%,比调整前提高2%;专业技术兵比例达到43%,比调整前提高6%;专业对口率达到26%,比调整前提高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42.7%,比调整前提高8%;退伍军人达到40.5%,比调整前提高5.4%。
(王建国)
【民兵军事训练】 1998年,市军分区贯彻省军区年度军事训练指示精神,以军事训练大纲为依据,以高技术分队、专业技术分队和应急分队训练为重点,加大训练改革力度,规范训练内容、组训形式和训练方法,狠抓质量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年度训练任务。全年的民兵训练自2月16日开训至10月1日结束。应急分队完成训练10天,专武干部、民兵连排干部完成训练30天。全市共训各类民兵 2 417人,其中专武干部85人,民兵干部66人,专业技术分队1 070人,高技术分队196人,应急分队833人,专业对口分队168人。训练考核成绩优良率为67.5%,及格率为100%。
(王建国)
【组织部队和民兵抗洪抢险】 1998年,大庆市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灾。军分区全体官兵、全市各级民兵组织和广大民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勇猛顽强、敢打必胜的坚强意志,成建制用兵奋战于抗大洪、抢大险的战斗之中,经受住了超历史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共成建制出动 6个民兵团、270多个民兵营连、近7万民兵,先后两集团行动,参加了肇源、杜尔伯特、林甸 3个战场和南引渠首、南引水库两大战役的抗洪抢险斗争。组织加固堤坝和修筑子堤140多公里,排除管涌、脱坡、渗漏等重大险情140次,安全转移群众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了沈阳军区、省军区和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抗洪抢险任务。有55个基层民兵组织、67名民兵干部和民兵被省政府、省军区和市委、市政府授予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 3个人武部受到省军区嘉奖。成建制组织民兵参加抗洪抢险以及肇源、林甸县人武部组织民兵抗灾自救的作法受到沈阳军区和省军区肯定,萨尔图区人武部在省军区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介绍了经验。抗洪抢险期间,全分区共有35名团以上干部战斗在抗洪第一线,军分区党委常委亲自带队上阵,在重点战役和重要地段现场指挥,组织部队、预备役和民兵合力抗洪;全体官兵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筑起了一道道坚固防线,向全社会展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