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加强企业年检和登记注册工作】 1998年,大庆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落实省工商局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加大了年度检验工作力度。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年检。先后召开局长办公会、各县局、分局企业股长及年检工作人员会议和企业主管部门、大企业领导及联络员会议,进行了深入的动员。在此基础上,举办了 3期年检工作人员培训班和企业联络员培训班,培训 189人。与此同时,在市内各新闻媒体连续刊播了企业年检公告,年检工作答记者问,向企业印发《年检须知》 1万多份。及时印制了年检换照表、年检报告书,制定了统一格式的执照台帐等,保证了年检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突出审查核实,对发现的问题抓紧整改和查处。具体做到了“五查五看”,即查注册资金,看是否真正到位;查经营地址,看是否变更;查重点行业资质,看是否真实、合法;查企业公章,看是否与名称相符;查出资主体,看是否挂靠企业。共发现和整改各类问题2 860个,其中,资金不到位120户,地址变更68户,规范经营范围267户,清理挂靠企业2 400户。三是为企业着想,加强服务。共上门年检企业3 366户,占已检企业的37%。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方便企业。全市共年检企业9 188户,年检率达 94.8%。1998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认真做好新组建企业的登记注册工作。全市新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1 342户,其中,国有企业225户,集体企业541户,有限责任公司455户,股份合作制企业121户。全市登记注册企业累计已达13 267户。
(谭秀臣)
【加大合同监管力度】 为了维护合同缔约各方的权力和利益,保证正当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年初以来,按照省工商局关于1998年合同监管达标工作要求,市局、县局和分局合同管理干部深入企业检查合同。共检查企业1 027户,检查合同9 123份,帮助整改不合格合同96份,避免经济损失324.7万元。组织企业培训合同管理员1 846人,核发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1 243个,法人授权委托证126人。发放经济合同示范文本4 137本,经济合同示范文本使用率达到92.3%。工商部门还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勘察设计合同、商品房购销合同等合同文本的管理和使用指导,依法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经过严格审查,对11户不具备法人资格、3户没有相应等级资质证书、4户弄虚作假的外地施工企业未予办理跨区注册,从源头上把住了施工企业质量关。对条款不全、责任不清、显失公平的各类合同一律暂不予鉴证,待双方协商修改后再予鉴证。5月1日至9月4日,配合市建委,对五区四县和企事业单位的 307个在建项目进行检查,共查出未签合同就施工、签了合同不鉴证、合同条款内容不规范等71个问题,都妥善地进行了处理。其中补签合同17份,帮助整改完善合同32份。市工商局还认真贯彻落实《担保法》,积极开展企业动产抵押登记工作。有关人员先后深入各金融部门71次,协商解决贷款人抵押登记中的有关问题,并尽可能地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同时深入已办理抵押贷款登记企业16户,督促其履行合同按时还贷,使金融部门切实感受到了登记的作用,更加支持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工作,从而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谭秀臣)
【巩固发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成果】 在前几年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基础上,市工商局继续抓好这项活动,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为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服务。一是对全市现有的 278户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回访,督促其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保持荣誉,向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努力。同时,对不求进取,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管理水平倒退的“重守企业”,责令限期整改,限期内不能整改的,报市政府批准后撤销其“重守企业”称号,收回牌匾、证书。二是对确有明显进步的市级“重守企业”,积极向省局推荐,1996年,大庆仅有 7户企业被命名为省级“重守企业”,从数量上看,在全省十四个地市中位居第十。1998年,通过重点培养、多方帮助,又有23户企业被命名为省级“重守企业”,使大庆的省级重守企业总数达到30户,位居全省第三。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促进了企业本身经营管理和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谭秀臣)
【商标监督管理见成效】 1998年,全市有效注册商标 610件,其中服务商标12件,商品商标 598件。为了强化商标监督管理,打击违章违法行为,市工商部门坚持重大节日集中检查。1998年元旦、春节期间,出动人力结合节日市场检查,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按照省局部署,对“三房”、“九姨太”等违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酒类商标进行了清理。工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重视社会投诉,认真追查违章违法问题,根据企业投诉,牡丹江某厂生产的 “NSJ”特种防腐涂料属商标侵权,该产品现在大庆市场经销。市工商局有关人员立即对此案进行调查,下达责令停止销售的通知,及时终止了违法行为,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谭秀臣)
【进一步完善广告登记管理】 大庆共有广告经营单位 140个,其中1998年发展39户,比上年增长 79%。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作用,更好地沟通生产、经销单位与消费者的关系,促进广告业有序发展,1998年,全市工商部门坚持既严格管理,又指导服务,抓提高促发展。一方面,通过年检把好广告经营单位的资质标准关。于2月16日至4月30日对全市广告经营单位进行了年度检验。共检验121户,合格101户,对资质未达标和一年以上无经营业务的15户予以取消经营资格。年检率达96%。全年监听看广告405条,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10条,跟踪督促修改后发布6条,停止发布5条。按照省局的要求,对新闻媒体发布各类广告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不断规范广告行为。全年组织检查医疗广告两次,重点抽查两次,检查了46家药店,28家印刷厂,收缴销毁违章违法印刷品广告60多万份,清除非法张贴、悬挂印刷品广告 102处。全年接到举报电话16次,投诉5起,查处一般违法广告案件31起,及时处罚25起,收缴罚没款2.75万元。另一方面,强化了对广告经营单位的服务意识。全年深入广告经营单位解决问题36个,包括办理变更名称、变更地址、变更法定代表人、重新规范经营范围等。为帮助企业提高广告制作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市工商局年内组织召开了全市首届商标广告理论研讨会,吸收企业、广告经营单位参加研讨,共征集论文36篇,其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在此基础上,组织参加全省第一届广告理论研讨会,共上报论文5篇,获二等奖一篇,佳作奖4篇。
(谭秀臣)
【开展消费者权益宣传月活动】 1998年,全市各级消费者协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广泛开展宣传月活动。从3月1日开始,全市从城镇到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打假冒、反欺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内容的标语口号。3 月15日,各级消协组织开展街头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共散发宣传单16万份,接受宣传的消费者达60万人,还有 126家企业进入活动现场开展展销和义务咨询服务活动。共设立投诉台10个,提供现场咨询1 000多人次;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247起,解决116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宣传月里,各县、 区消协根据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典型事例,精心编排演出文艺节目13个,经市电视台录制,于 3月14日晚黄金时间播出。市消协与新闻单位合作,形成了空前的舆论宣传态势,电视、报刊等媒体都发表了大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的报道。市消协的同志还在大庆广播电台每周的“举案说法”节目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消费常识、投诉知识。并通过热线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为消费者解决难题。市有关部门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各县、区消协到农村去,直接对农民消费者进行宣传,做到“口号下乡、标语上墙、告示上路、《消法》入户”。3 月10日至15日,市各级工商部门及消协组织联合出动350人次、45辆宣传车到农村集市进行宣传,接待农民消费者咨询1万多人次。宣传月期间。在全市40多个乡镇、村屯中,分别对烟酒、食品、药品、农资等市场进行了检查,共查出假冒伪劣商品15种价值17万多元。对过去查获、没收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巡回展示、曝光,当场销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称赞。
(谭秀臣)
【评选“消费者满意单位”】 为了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促使企业多生产消费者欢迎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市消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消费者满意单位”评选活动。此次活动以企业自愿参加为原则,经各级消协征求广大消费者意见,共评出50家 “消费者满意单位”,并在3月13日召开的评选结果发布会上,为这些企业授牌。会上,市消协向这50家企业发出倡议,号召他们再接再厉,自觉接受社会及广大消费者的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其经营行为,通过诚实、信用进一步赢得消费者;自觉执行“消费者满意单位”考核标准,坚持守法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号召全市所有企业虚心向“消费者满意单位”学习。
(谭秀臣)
【市工商局行风建设跃居全市首位】 大庆市工商局通过扎实有效的纠风工作,促进了工商部门为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风形象。在全市年度行风测评中,该局由1995年倒数第二位,跃升到1998年的正数第一位。主要做法:一是一把手亲自抓,层层抓落实。市工商局局长与班子成员、各县局(分局)局长签定行风建设责任状。实行评选先进单位行风一票否决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制。二是抓队伍建设,突出“三抓三带”。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关带基层、抓党员带群众。在开展“三抓三带”的同时,注重总结、培养、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三是抓监督,严厉查处违纪案件。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57件,调查处理54件,其余 3件正在调查处理中。全系统共处理违纪人员75人次,其中通报批评21人,行政处分 8人,扣罚奖金64人,清退外雇人员46名。四是坚持从优服务,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在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服务方面,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资金互助会,帮助个体私营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实行个体私营经济收费手册制止乱收费问题;还制发了优惠政策,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服务方面,提出了“办照从宽、服务从优、收费让利、落实从严”的承诺。1998年前10个月,全市工商系统对外资企业减免各种费用200多万元。
(辛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