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再就业工程
全力推进再就业工程
【全力推进再就业工程】 在各级劳动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再就业工作实现了分段实施、整体推进,并做到了四个保证,四个到位。
四个保证:一是组织制度落实有保证。市委、市政府根据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需要,调整充实了再就业领导组织机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晓林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单位扩大到20个单位;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政策指导组、职介服务组、救助解困组和基金管理组;各县区和中省直、市属企业也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市政府与各县区和部分企业签定了《下岗职工再就业责任状》,保证了再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政策措施落实有保证。1998年,全市再就业工作在政策上已有明显突破。国家和省下发关于推进再就业工程、确保基本生活费发放等一系列文件后,市再就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大庆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办法》等一整套政策、措施、办法。各县区和下岗职工较多的国有企业也制定了一些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市劳动局编辑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文件汇编》一书,并以此为教材,对全市 122名再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县区劳动局长、企业劳资科(处)长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三是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有保证。突出抓好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百分之百建立了再就业服务机构,共建立再就业服务机构 292个,其中再就业服务指导中心30个,服务中心156个,工作站106个;所有符合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条件的下岗职工百分之百进入中心实行托管。41户企业再就业服务机构为1 684名下岗职工发放生活费200.4万元。再就业服务中心发挥职能作用,规范运用,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四是安置渠道有保证。政府各部门、行业和企业都创造条件安置下岗职工,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中介服务站已发展到乡镇、区街。初步形成了政策引导,建设基地,兴办产业,招商引资,社区服务,承包“五荒四闲”,开展劳务输出,自谋职业等形式的就业渠道,全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已超过年初确定的65%的再就业工作目标。
四个到位:一是基础工作到位。1998年是实施再就业工程打好基础的一年。市再就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组织建设、政策制定,职介机构发展,安置渠道挖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搞好下岗职工的统计,按国家要求,严格区分了分流、失业、下岗的涵义,用统一的口径和标准开展入户调查,确定下岗职工的身份,为实施再就业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资金筹措到位。年初,确定了11条再就业资金筹集渠道,其中财政预算收入的1%列入再就业资金,现已经到位。全市已筹集资金2 341.7万元,其中四县到位资金352万元,五区到位资金97万元,市本级到位资金 1 892.7万元。三是齐抓共管到位。再就业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各部门、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市妇联开展了实施“五嫂”再就业工程;市总工会成立了下岗职工职业介绍所;市工商局、妇联、劳动局联合举办了由53家个体私营企业参加的招聘下岗职工洽谈会;团市委树立了 8名全市下岗青工兴业带头人;市委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也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再就业,扶持下岗职工。四是舆论宣传到位。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日报社加大了再就业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对再就业各个阶段的重大活动都及时地做专题报道;市总工会与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联合组织评选10名全市再就业明星,组织他们巡回演讲,在全市和下岗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刘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