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工总厂
油田化工总厂
油田化工总厂
【概况】 油田化工总厂组建于1997年 1月,是保障油田稳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炼化企业。截至1998年,该厂在册职工8 599人,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4%,具有各级技术职称的占 21%。下辖炼油厂、聚合物厂、精细化工厂、天然气化工厂、动力厂、生产技术服务公司、储运销售公司 7个专业厂(公司)和15个直属单位,机关设17个处室。拥有主要炼化装置33套,固定资产原值64.76亿元,净值54.97亿元;形成了5万吨/年聚丙烯酰胺生产能力和550万吨/年炼油加工能力。现将各厂、公司简介如下: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炼油厂组建于1997年5月。现有职工2 220人,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25%,工程技术人员110人。职工平均年龄25.7岁。该厂原油加工能力为550万吨/年,现有24套生产装置。其中,350万吨/年常减压是国内第一套减压塔全部采用规整填料的大型常减压装置,能量消耗低,所产的润滑油原料在馏程范围、残碳、色度等指标都居国内领先水平。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聚合物厂组建于1997年 5月,主要生产为油田三次采油所需的聚丙烯酰胺产品,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厂。现有职工1 342人,其中,干部263人,工人1 079人。拥有5万吨/年丙烯腈装置、5万吨/年丙烯酰胺装置、5万吨/年聚丙烯酰胺装置等6套主体装置,固定资产达18.5亿元。可生产丙烯腈、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硫胺、乙腈、丙酮氰醇等6种化工产品。该厂自1995年11月15日全面投产以来,累计生产聚丙烯酰胺11.35万吨,丙烯腈8.7万吨,丙烯酰胺9.04万吨,创产值19.28亿元。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储运销售公司组建于1998年 3月,负责总厂所有产品的销售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成品油及其它产品的销售协调。1998年产品销售总量达 270余万吨,年销售收入达50多亿元。该公司现有职工260人。其中,干部78人,工人182人,职工平均年龄26岁。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6亿元,主要设备有 4台内燃机车、448节自备车,27公里厂内铁路专用线,1套年洗车能力为25 000节的槽车洗涤设施。1998年,储运销售公司全面完成了总厂下达的经营承包指标。全年实现销售费用3 167.71万元,其它业务成本446.48万元,其它业务收入574.73万元;设备完好率100%;服务满意率 98%以上;全年累计销售各种石化产品276.08万吨,是上一年的130.88%,创产值46.2亿元,是上一年的119.5%;安全事故千人死亡及千人重伤率为0。
天然气化工厂组建于1997年 5月,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生产原料,以甲醇为龙头产品的中型化工企业。拥有10万吨/年低压清甲醇、6 万吨/年高压清甲醇、6万吨/年合成氨、2万吨/年甲醛、1 000吨/年乌洛托品、1 000吨/年脲醛树脂等6套生产装置,固定资产8.7亿元。全厂现有职工1 189人,其中干部129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74人。除厂机关外,下辖一甲醇、二甲醇、合成氨、甲醛4个生产车间,水汽、化验、机修、供电、仪表等5个辅助车间。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动力厂组建于1997年 5月,现有职工766人,其中,干部125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39人,职工平均年龄26.6岁。全年累计生产蒸汽228.3万吨,脱盐水314.4万吨,除氧水207.7万吨,提供新鲜水1 126万吨,循环水1.1亿吨,处理污水425.5万吨,累计供风1.67亿Nm3,供氮2 140.27万Nm3,满足了主体生产装置的需求,超额完成总厂下达的指标,并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实现内部收入3.84亿元,成本支出3.8亿元,取得了成本节余187.4万元,扭亏增盈374.4万元的好成绩。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生产技术服务公司组建于1998年9月。共有职工385名,其中干部91名,工人 294名。该公司坚持以炼油化工生产提供可靠电力保障为宗旨,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努力提高电网质量,全年累计完成供电量4.25亿千瓦时,各项技术指标都有新提高。功率因数、线损率、保护动作正确率、平均负荷率均达到局行业标准。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精细化工厂组建于1997年 5月,下设五个分厂,即:氯碱厂、轻烃分馏厂、玻璃钢厂、氯化石蜡厂和花瀑化妆品厂。共有职工 685人,其中干部154人,工人531人。资产原值4.9亿元,净值4.4亿元。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2 979万元。
(任美珏)
【油田炼化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1998年,油田石化总厂实施了四种方式的经营责任制,加大了成本管理力度,坚持高起点、严考核、硬兑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经营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全年累计加工原油300.17万吨,完成年计划的 100.05%;生产聚丙烯酰胺4.8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04%;七大类收率56.49%,比年计划高2.49个百分点;加工损失率1.58%,比年计划低0.05个百分点;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3号航煤油产品通过国家鉴定,0号、-10号、-35号柴油达到国家优级品质量水平,甲醇优级品率达80%以上;聚丙烯酰胺成功返销法国、并获得集团公司颁发的质量认可证。聚合物工程11套主体装置通过了国家环保验收,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受到集团公司的通报表彰,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任美珏)
【基本建设实现优质高速】 油田石化总厂全年完成基建投资 16.79亿元,主体建成了20万吨/年异构脱腊装置、10万吨/年制腊工程、3 万吨/年腈纶工程和二次加工配套工程中的180万吨/年ARGG及产品精制装置;2万吨/年氯碱改扩建工程和10万吨/年甲醇装置建成并交付生产。工程建设中,该厂严把工程质量关,工程优良率达到 93.5%,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工程质量在集团公司炼化工程东部质量检查团所检查的炼化企业中名列第一。
(任美珏)
【强化管理增加效益】 1998年,油田石化总厂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向安全生产要效益,向市场开发要效益。开展了“冬季安全生产 200天”、“创完好、无泄漏”等项活动,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在生产装置检修中,坚持“把三关、求三严、达三高”,使检修质量、进度、安全等项指标都实现了新突破。共实施技改技措项目86项,完成科研攻关项目16项。其中,6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实施改造后,处理能力由 1 800吨/天,提高到2 200吨/天,轻油收率由 68%提高到72%,年可增创效益6 000万元。在产品销售方面,该厂积极配合局销售总公司,简化工作程序,开发产品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全年销售产品276.08万吨,比上年提高了30.48%,实现销售收入46.2亿元,是上一年度的 19.5%;炼油加工费239.47元/吨;完成税金3.6亿元(不含增值税),是上一年的133%;减亏增效2.5亿元。
(任美珏)
【研制成功超高分子量聚丙稀酰胺】 1998年,油田化工总厂研制成功超高分子量聚丙稀酰胺,一举攻克一项世界级科技难题。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研制成功,可使聚合物用量在减少20%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凭此油田化工总厂年增效5 000多万元。
1995年,随着三次采油技术在油田的推广应用,油田化工总厂引进法国公司技术生产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达1 000~1 500万,使我国生产聚合物技术跨入世界先进水平。但根据聚合物驱油实验研究,分子量大于1 700 万的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更好。既不需重建新厂,又可利用原有工艺设备。为了加快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开发步伐,该厂通过多渠道横向联合的办法,开展科技攻关。仅用 3个月时间,攻关小组的14名科技人员就在工业化试验中,成功地合成了分子量达到 1 700万的聚丙烯酰胺,并在试生产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已正式生产,截至年底累计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产品1 300多吨。
(翟 文)
【炼油厂生产装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 油田化工总厂炼油厂,1998年通过技术改造、加强设备检修等措施,保证各套生产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全年共实施技改技措项目总投资847万元,解决了曾严重影响全厂生产的6方面技术难题。使14套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各项生产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 350万吨/年常减压、6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12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全厂加强设备检修,创出检修中生产装置开停工、检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多项新水平,有 5个车间提前完成检修任务。由于生产装置运行状况良好,全年超额1 718吨完成300万吨的原油加工量;生产汽油65.55万吨,柴油 85.27万吨,润滑油成品油2.19万吨;七大类油品收率56.49%,综合商品率92.89%,馏出口合格率98.2%;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实现产值34.3亿元,创利税6 194万元,炼油单位加工费244.59元/吨,实现减亏增盈2.2亿元。
(吴 群)
【聚合物生产形势喜人】 1998年,油田化工总厂聚合物厂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指标。全年累计生产聚丙烯酰胺 4.8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04%;生产丙烯腈3.1万吨、丙烯酰胺3.68万吨、硫胺3 849吨、丙酮氰醇448吨,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为油田稳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在全年工作中,这个厂认真落实“抓管理、打基础、降消耗、增效益”的方针,以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为契机,整章建制,强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厂参加达标的4套装置中,5万吨/年丙烯酰胺装置、5 万吨/年聚丙烯酰胺装置及0.6万吨/年硫胺回收装置均完成达标的各项指标,其中,5万吨/年丙烯酰胺装置被评为一级装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厂1998年工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完成7.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实现利润1.64亿元。
(任美珏)
【甲醇生产稳定增长】 1998年,油田石化总厂甲醇厂通过强化管理,对生产装置按时检修,平稳操作,使各套装置运行情况保持良好,6万吨/年甲醇装置生产稳定,比计划提前20天完成生产任务。10万吨/年甲醇装置于 8月11日转化炉点火开车,10月1日产出合格精醇。各车间全面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一甲醇车间年产量为6.3万吨,完成年计划指标的108%;二甲醇车间年产量为7 104吨;甲醛年产量为1.32万吨;液氨年产量为1.9万吨,完成年计划指标的102%。全年共销售甲醇6.39万吨,甲醛1.43万吨,液氨1.91万吨。全年成本控制情况势态良好,除二甲醇车间减负荷生产外,其它各装置产品均控制在计划成本以内,并略有节余。
(任美珏)
【动力厂严格管理挖潜增效】 1998年,油田化工总厂动力厂通过深入企业内部改革,已基本形成了专业厂、车间、工段(班组)三级核算体系,车间、工段分别设立了经济核算评比台和班组经济核算台帐。影响成本的可控指标同奖金直接挂了钩,使班组核算真正算到人头。初步形成了人人算效益帐,人人参与管理当家理财的良好氛围。该厂注重加强内部管理,眼睛向内,挖潜增效,通过关闭含盐量高的龙虎泡和齐家水源,使盐酸单耗降低了 20%。停运空压一、二、三站,将一循新建系统与老系统串联运行,充分利用新建部分的剩余功率,节约了可观的电费支出。加大查水的力度,对换热器泄露现象及时监测,减少了新鲜水置换的频次,同时,检查全厂新鲜水使用情况,大大地降低了新鲜水用量。在外网换热站开展低温余热回收工作,节约了管网热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年来,动力厂不但实现了年初提出的人均增收节支1 500元的目标,而且还实现了全厂成本节支3 351.65万元的良好成绩。
(胡继国)
【石化产品抢占省内外市场】 1998年, 油田化工总厂销售公司以市场为导向, 实施了“抓大联小”的营销策略。在润滑油产品销售上,既抓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也联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用户,尤其是打开了润滑油在黑龙江地区的销售市场,占有率达 12%。同时,产品流向浙江、广东、内蒙古等地区,增大了润滑油产品市场份额,全年累计销售润滑油 6.6万吨,产销率达 94%。在化工产品销售上,分品种、分季节实施不同的销售办法,产品辐射黑龙江、山东、辽宁、北京等省市。保证了溶剂油、氯碱产品、甲醇、甲醛、丙烯的正常销售。全年累计销售化工产品16.54万吨,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0.71万吨。
在全年销售工作中,该公司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建立了销售网络,疏通了销售渠道。除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产品宣传和企业介绍外,还参加南京、北京等地举办的产品洽谈会 5次,并举办了总厂首届产品订货会,取得了订货5亿元的丰硕成果。通过疏通营销渠道,与163家企业建立了长期供求关系,与446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关系。
(郑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