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石油化工厂
黑龙江石油化工厂
黑龙江石油化工厂
【概况】 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全行业生产经营不景气状况的影响,黑龙江石油化工厂1998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经全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全年节支增效达 2 000多万元,但仍未能彻底扭转被动局面。1~5 月份实际亏损额高达4 900万元,下半年仅实现微利,全年亏损4 793万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加工原油43.86万吨,完成全年计划的97.47%,比上年同期减少10.31万吨,减少的原因是1997年有大庆原油带料加工11.67万吨(其中轻烃带料5.47万吨)。
2.累计生产汽、柴油总量32.24万吨;液化汽4.24万吨;聚丙烯 1 898吨;壬基酚3 294吨;MTBE3 666吨;甲乙酮893吨;发电1 928万千瓦·时。
3.累计全厂液体总收率86.47%,比上年同期提高 1.88%,其中,轻质油收率75.10%,比上年同期增加0.69%,液化汽收率9.99%,比上年同期提高1%。
4.实现工业总产值2.5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4.65%,比上年同期增加1 397万元。
5.实现销售收入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 103万元,产销率96.8%。
6.实现利税合计5 602万元,其中税金1.04亿元,利润-4 793万元。
(姜达辉)
【提高生产装置运行质量】 1998年,黑龙江石油化工厂切实加强对各套生产装置的检修和维护,保证装置正常运行,为完成生产任务打下了基础。年内,他们成立了机修分厂,组建了维修车间,将全厂分散的钳工实行统一管理, 加强维修力量, 提高了日常维修水平。作为“龙头”的催化和常减压车间,通过强化管理,平稳操作确保装置长周期运行,使常减压轻油收率同比提高0.78%,催化液收率同比提高0.6%。壬基酚车间1998年4月装置全面开车,并将从波兰购买的用于提高壬基酚稳定性的专利技术投入试运转,经考核各项指标达到合同要求。壬基酚装置从10月份开始连续 3个月满负荷运转,产品产量、质量提高,在价位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赢利。甲乙酮装置自5月29日投料试车,7月12日贯通全部流程,生产出甲乙酮成品。在开车过程中,全厂集中精兵强将奔赴现场,每天开例会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一天24小时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保证。岗位工人爱岗敬业,在实践中总结摸索规律,实现科学、平稳操作,使装置各项生产指标尽快达到或接近设计要求。
为了实现各套装置长周期生产的目标,该厂对1998年度装置大检修抢前抓早,机动处、技术处、调度处等各职能处室提前搜集基础资料,提前制定检修整体部署,检修期间各司其职,圆满地完成了协调指挥任务。各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机修单位协同合作,出色地完成了检修任务。
(姜达辉)
【转变观念 构筑销售体系】 黑石化厂在1998年市场严重疲软的情况下,1~5月份,经多方联系,由外单位代储成品油 6万多吨,并在富拉尔基和兴隆镇建立了两个联销点,销售成品油 6 000多吨,缓解了工厂库存太大的矛盾,而且基本占领了富拉尔基区以至齐市和内蒙古地区的成品油销售市场。6 月份,国家出台了原油及成品油购销改革方案,该厂抓住国家启动市场的机遇,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地付销售每天工作14小时,高峰时一天销售成品油达 1 200多吨,而且回款率极高,6月份当月销售成品油 5万吨,回款达1.3亿元。为加快开发壬基酚和甲乙酮产品市场,该厂组织力量进行市场调研,掌握了国内用量、进货渠道、用户和厂商的分布等信息,建立了完备的用户档案,并且在常州和广州建立了两个办事处,为工厂今后的销售工作铺开了道路。
(姜达辉)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1998年,黑龙江石油化工厂先后组团赴牡丹江石油化工厂、哈尔滨炼油厂、林源炼油厂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对比,查找出 6个方面的差距,工厂根据这些差距,有针对性的制定了13项工作目标。在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中,该厂坚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通过财务管理控制资金流向,提高了资金的运营效率。财务处从基础管理工作做起,将1992至1998年的银行账进行了彻底清对,将高息贷款改为低息贷款,减少财务费用达 930万元。工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节支增效的举措,如对工程建设和采购实行评估发包,凡工程造价在40万元以上、物资采购2万元以上的都需要经招标评估小组审议;严把工程结算关,在水线改造,110千伏主变改造以及全厂维修、检修等工程决算中共节约资金 600余万元;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关物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的制度,截止年底节约采购成本 205万元;全面完善和改进承包工作,严格按照指标考核,重奖重罚,使全厂各项费用支出较上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管理费用减少支出941万元,财务费用减少199万元,产品销售费用减少296万元,消耗材料减少支出453万元。
通过内部挖潜,加大了劳务用工管理力度,一是辞退外地工260人,全年节支300万元;二是办理了153名职工离岗休养;三是清退临时劳务用工98人;四是办理适龄家属离岗84人。
经过全厂上下一致努力,清欠工作取得明显成果,共清回陈欠款 1 805万元,占可清数的40%。法律顾问处对30家欠款单位以起诉、财产保全、 强制执行和以物抵债等多种方式清回款物合计819万元,缓解了工厂资金的矛盾,增加了资金使用效率。
(姜达辉)
【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 黑龙江石油化工厂1998年投资2 400万元,建设了6栋住宅楼,使 288户职工喜迁新居。年内,为职工兑现了档案工资,实行了稳产、再稳产津贴,提高了倒班职工的岗位津贴,职工人均月收入提高 128元。全厂职工全部参加大庆市职工医疗保险。厂内职工医院被确定为首诊定点医院,并投入37万余元购进 B型超声仪和半自动生化仪,为职工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开办各类专业培训及学历教育班,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做出了贡献,受到职工普遍好评。
(姜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