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工业
轻纺工业
轻纺工业
【概况】 全市一轻系统共有计划内企业21家,包括酿糖、乳品、 酿酒、造纸、罐头等9大行业,1998年共完成不变价工业总产值2.7亿元,现价产值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 36.3%;完成工业增加值1.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5%,利税总额为1 119万元,上年同期为-91万元。产销率为97.4%。
全市纺织系统共有计划内企业13家,包括毛纺、麻纺、化纤、服装和针织等行业。1998年完成现价产值1.68亿元,同比下降40%;完成工业增加值2 486万元,同比下降 48%;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利税-12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亏2 300万元。产销率为73.8%。
(李延东)
【乳制品产销量下降】 全市现有乳制品生产企业7家,共有职工1 947人,总资产2.49亿元,资产负债率83.5%,日处理鲜奶660吨,产品有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但绝大部分为乳粉。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二十个省、市和地区。1998年实现产值(现价)2.0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利税1 330万元。与上年相比,产值下降14.4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减少10.4%。乳制品企业生产经营呈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①原料基地不稳定,奶源市场混乱,奶源不足。②销售不畅,产品积压。③资金短缺,影响了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竞争力日趋下降。④由于1998年的洪涝灾害,使全市 5个乳品企业受淹,原料基地遭到破坏,奶站被淹40个,奶牛流失近7 000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针对这种局面,市主管部门正积极采取扭转措施。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对改制后的企业加强规范运作的检查指导;加强企业间联合,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区域性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企业集团,发挥规模优势;同时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生产大庆牌、草原香牌、林梅牌等知名品牌的奶粉,以推动地方工业主导产品的发展。
(李延东)
【制糖企业实施产业调整】 全市现有4家制糖企业,有职224 905人,总资产1.08亿元。年加工甜菜量达52万多吨,占全省的9.4%。这些企业以生产绵白糖为主,其副产品有糖蜜酒精和颗粒粕等,199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 271万元,实现利税195万元,产销率为 86.2%。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制糖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大幅度滑坡,连年亏损,企业处于欠产、停产状态,全行业一直在低谷运行。1998年洪涝灾害,给不景气的制糖行业雪上加霜,使甜菜大面积绝产,1998~1999年糖期仅收甜菜12万吨,占糖厂生产所需的 23.1%。四户制糖企业有两户停产,两户欠产。根据省政府关于全省糖业结构调整意见,大庆 4家糖厂原则上不再恢复制糖生产。年底前各企业都在采取措施,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林甸糖厂已采取7项转产措施,如利用厂内空闲地块,搞汽车修理一条街,筹建总长240米的48个修理间,可安排 140人转岗;糖厂下辖水泥厂被大连瓦房店水泥厂租赁,正进行投产准备。肇州庆丰糖厂所在的龙庆集团已主要转向房地产,只利用原有设备生产酒精,拟新开发仲景养生液系列营养酒投放市场。肇源糖厂通过改制,盘活资产,在糖期重新组织生产。同时,积极寻求联合,与山东轻骑集团签订协议,利用糖厂厂房生产摩托车。
(李延东)
【大庆地毯公司扭亏为盈】 大庆地毯有限公司是林源炼油厂、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开发集团公司、香港港财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的企业,1989年2月建厂,1990年6月正式投产。公司由董事会授权林源炼油厂经营,采取独立核算、盈亏各计的形式,下设聚丙烯车间、地毯车间、长丝车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司逐渐形成了小而全的管理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机关科室由3个增加到 8个,机关人员由49人增加到120余人,公司职工由550人增加到1 016人,非生产人员达到481人,占职工总数的47.3%。公司投产后,因固定资产投入过大,除个别年份盈利外,连续发生亏损,到1996年底,已累计亏损1 900万元,负债率高达72%。1997年经董事会同意,林源炼油厂对地毯公司进行改革,实行用工、分配新机制,取得成效,当年减亏254万元。1998年加大了改革力度:1.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机关由8个科室减至2个,保留了综合办公室和财务科,生产科、设备科、质检科、供应科、销售科的职能转移到车间,由车间设置职能专岗,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管理。综合办公室兼有行政、人事、劳资、党办、纪检、 工会、团委7项职能,定编4人。财务科(含清欠人员)定编6人。公司领导由7人减至3人,机关人员减至13人。撤销动力、电修两个辅助车间,所需技术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维护组,其余人员一律转岗。技协、门卫队、小车队、清扫队集体下岗,职工转岗率达到 45%。2.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管理机制。公司改制后,车间成为非法人性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在公司核定的指标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设计、计划、采购、销售都由车间自己控制,仅用3至5天就能开发出一种新产品,迅速抢占市场。改变坐等发货的经营方式,在乌鲁木齐建立了办事处及库房,辐射全疆批发、零售,市场占有率从10%提高到20%。3.改革分配制度。林源炼油厂在地毯公司实行了“先补贴、真挂钩、硬否决”的三段工资制,把职工工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实行的固定补贴,平均 400元左右。第二部分是计时计件工资,与劳动成果挂钩。第三部分为效益工资,按效益指标提取,完不成指标按比例扣减第二部分计时计件工资。还在车间内实行了班组核算,进一步调动职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通过以上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地毯每平方米成本由60元下降到40元,地毯和丙纶长丝产销率创历史最好水平,分别为107.59%和103.70%,超额完成全年效益指标,实现利润95.7万元,资产负债率由 72.2%下降到62.3%。公司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6 500元,处于全国同行业较高水平。
(关少侃)
【肇州焰花享誉省内外】 肇州焰花有限公司是1987年体制改革后组建的新型企业。公司前身是手工业作坊,已有近50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该厂积极开拓,深挖企业内部潜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生产和效益在东北同行业居首位。现有职工 1 200多人,厂区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1998年,实现产值1 800多万元,上缴税收120万元。产品有高亮礼花、大型盘花、民用焰花爆竹、树花和军训产品5大类580个品种,其中爆响类主要产品35个品种,焰花类主要产品162个品种,年产量150万箱,成为本省焰花行业龙头企业。他们的产品在哈尔滨天鹅艺术节、牡丹江金秋节等大型庆典活动的焰火燃放中,深受群众喜爱。其中欢庆彩花产品在中央春节联欢晚会上燃放、受到首都各界的好评。该厂生产的“丰乐牌”礼花、“瀑布烟花”和组合花被轻工部命名为名牌产品。工厂曾获“省级先进企业”、“东北三省集体经济明星企业”、省“最佳企业”等荣誉称号。1998年被省二轻总会命名为“小巨人企业”,被轻工部和省政府确定为焰花、爆竹生产专业厂,被国家公安部和省公安厅批准为全国焰花燃放A级单位。
(孙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