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种子

种子

种子



  【种子工作实现“四个突破”】 1998年初,在全市召开种子工作会议之后,又相继召开了“禁止玉米品种越区种植紧急会议”和“种子销售价格协调会议”,并从3月上旬开始对这3个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由于工作力度比较大,工作抓得比较实,与往年相比,全市种子工作实现了 4个突破:一是种子市场管理效果实现了新突破。通过加强种子条例的宣传,加大种子市场管理及种子打假、种子案件查处工作的力度,使全市私倒种子的现象明显减少。特别是乡村倒卖种子的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二是种子销售量实现了新突破。通过强化服务意识,采取各种形式、千方百计扩大种子销售量。1998年全市种子销售量达 786.4万公斤,比上年多销331.4万公斤,增长72.8%;其中玉米种子销售724.4万公斤,比上年多销337.9万公斤,增加 87.6%。三是主要农作物的良种统供率实现了新突破。由于种子市场管理加强,良种统供的主渠道畅通了,良种统供率明显提高。1998年玉米,高粱杂交种的统供率由过去的 50%左右上升为 80%。主要作物的良种普及率达100%。小麦、水稻、大豆等自交作物的良种统供率也较上年有所增加。四是在减少良种库存积压方面有了新的突破。1998年全市库存积压种子由1997年的666万公斤减少为215公斤。
                                     (张景贵)
  【依法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市种子管理处负有行政执法职能,他们坚持依法治种,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及一些相关的法规,在1998年工作中,首先加大了有关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出动宣传车、张贴布告等形式大造舆论,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基本上做到家喻户晓。其次是加大种子市场管理力度。在种子销售旺季,各县、区都成立了稽查小分队,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巡回检查,堵截非法倒卖种子的车辆。有的还实行有奖举报的办法,打击倒卖种子的不法行为,使得私倒种子的现象大大减少。三是开展种子打假活动。春耕前,市种子管理处会同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集中一段时间开展种子打假活动,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统一实行标牌、标识销售,使假劣种子坑农现象逐年减少。四是认真查处种子案件。依法保护农民及种子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全年接待农民上访的种子案件4起,调查处理3起。 
                                     (张景贵)
  【筛选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 为适应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更换品种,市种子管理部门积极进行引种试验,筛选优良品种,加快后备接班品种的选拔和推广速度,使之尽快投入到生产中去。1998年全市共落实品种试验点15处,4个作物、102个品种和品系,还承担了市政府关于甜菜引种示范开发项目及市科委的两个课题。种子管理处对全市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实行统一引种、统一布点、统一鉴评。各县区根据本地实际,落实了品种示范区、示范户。9月8日到10日,全市召开大田作物良种鉴评会议,采取边看、边议、边调查、边总结的办法,对种子品种试验田、示范田进行田间现场鉴评。经鉴评共筛选出下列品种作为继续试验的苗头性品种:玉米:黑221、黑322、吉单342、吉单325、吉美487、牡360;大豆:东农92—855、合93—138、嫩9232—8;水稻:五龙93—8、吉优101;高粱:龙733。
  在品种试验工作中,各县区高度重视,设有专人负责,工作抓得实。肇源县种子公司投资10万元在和平乡购置 100多亩地,引进上百个品种,搞了百亩试验田,做到了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在全市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张景贵)
  【加强种子基地建设】 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是实施“种子工程”的重要内容。到1998年末,全市的种子生产已具规模,全市有 3个制种基地县和一个良种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需定产、以销定繁,从实际出发落实制种面积2.35万亩,其中玉米2.01万亩 (市内1.25万亩、省外7 600亩),高粱3 000亩,自交作物1 400亩。产种477万公斤,其中玉米410万公斤,高粱32万公斤,大豆15万公斤,水稻20公斤。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各制种单位都严格了种子生产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了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努力提高种子商品化水平。在种子生产季节,加强了种子田的田间管理,普遍进行了苗检、花检,狠抓了除杂去雄工作,严把了制种子的质量关。1998年由于遭受水灾,全市种子田被淹5 500亩,其中绝产2 800亩。但没受淹的都获得了丰收,种子产量、成熟度、色泽等普遍好于上年。由于秋天气候好,种子降水快,发芽率高于上年,种子的质量与前两年相比有明显提高。
                                     (张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