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粮食
粮食
【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998年 5月1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市粮食局始终把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为1998年工作的重点, 做到了3个到位。一是准备到位。主要是从思想、组织、工作、政策等 4个方面为粮改工作作了充分准备。1998年 3月25日,国务院长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座谈会以后,市粮食局立即传达贯彻,广泛宣传,解决了一部分人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等、怕、靠、难”。的思想。与此同时,市、县都成立了粮改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县两级粮改工作队,建立了办公会议制度,制定了《大庆市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企业新增财务挂帐和不合理资金以及人员、粮食、资产、资财、负债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确保粮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举措到位。市粮食局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各项任务,提出了具体措施。还印发了《大庆市、县粮食局机关、粮食收储企业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大庆市粮食收储企业职工实行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大庆市粮食收储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暂行办法》以及《大庆市粮食局敞开收购工作方案》、《大庆市粮食局关于粮食收购服务承诺的有关规定》等一系列粮改文件和配套措施。三是落实到位。在清理、审核新增财务挂账和不合理占用贷款上,市粮食局抽调专业人员,先后 3次对市区16户独立核算收储企业新增财务挂账和不合理贷款情况进行了清理,经省市清理审核工作组认定新增财务挂账32 730万元。在企业分离上,全市60户收储企业中,有58户被省认定为国有收储企业,有139项附营业务与母体彻底脱钩,11个库厂合一企业实现分立, 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收储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分离工作。减员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在落实“三项政策”上,市粮食收储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截止1998年粮食年度末,已入库粮食7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3.5万吨;同时,开拓市场,促销压库,顺价销售粮食 30.67万吨,占年计划的104.6%;认真执行“钱随粮走,库贷挂钩”的资金政策,实现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市粮食部门粮油商品占银行贷款比重达到了省规定 58%的标准。在自身改革上,全市58户粮食收购企业全面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完成了企业领导干部聘任(用)手续,企业职工签定了上岗合同,实现了全员竞争上岗。55户附营企业,已有50户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独立法人实体,实现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使粮食企业的亏损局面得到遏制。
(宋健武)
【严格执行粮食敞开收购政策】 新的粮改政策规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而且必须做到常年、常时挂牌收购,不限收、不拒收、不停收;坚持定购粮与保护价粮同时收购;坚持等级放开,除发霉变质或掺杂使假的以外,均按质论价予以收购。市粮食收储企业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政策,做到敞开收购不动摇,保证收得进、储得下、不坏粮。主要采取了 3项措施:一是切实做好收购前的准备工作,对现有的仓储能力、烘干能力、设施建设、窗口服务等项工作全面检查,千方百计内部挖潜,加大调销力度。二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搞好业务培训,提高了收储企业人员的素质。在收购过程中,做到不压等压价、不提等提价;不收人情粮、不过人情秤;坚持户交户结、不给农民“打白条”,除预购粮定金尾欠和农业税外,不代任何单位和个人扣缴任何款项。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市粮食局印发了《大庆市粮食局关于粮食收购服务承诺的有关规定》、《密码验定制度》等。检查结果表明,没有发现违反政策或违反纪律的问题,没有发现勒农、卡农现象;便民优质服务到位,保证了敞开收购政策顺利实施。截止1998年粮食年度末,收购入库粮食728 313吨。其中:定购粮103 722吨,完成总计划的94.8%。从完成定购粮任务看,市区完成 3 274吨,占任务3 500吨的93.54%;肇州县局完成59 000吨,占任务59 000吨的100%;肇源县完成18 227吨,占任务22 800吨的79.94%;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局完成6 998吨,占任务75 000吨的93.3%;林甸县局完成16 223吨,占任务16 600吨的97.72%。
(宋健武)
【粮食企业分立工作提前完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粮食收储企业的附营业务必须与粮食收储业务划开,设立单独法人,做到人、财、物分离,成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分离出来的企业,要划转相应的资产和负债,并有必要的资本金。”市粮食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这一《决定》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实施粮食收储企业附营业务与收储企业分离意见》的要求,以业务分开、企业分开、资金分离为主要内容,对全市挂牌的60个粮库进行清理,对符合认定标准的58户粮食收储企业已上报省农发行和省粮食厅得到批准。在分离过程中,市粮食局还逐企业、逐项目的对粮食收储企业的资产、人员、负债和附营业务等进行调查摸底。并针对人员难分、地界难划、管理不易理顺、经营不好衔接等诸多难题,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考虑发展、有利经营”的原则,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妥善处理了分离中的具体问题,最后认定有50户收储企业的 139个附营项目需要分离,有 1.2亿元固定资产、3 211人、3.5亿元货款需要与粮食收储企业彻底划开。11个库厂合一企业已实现分立,使这些原由粮食收储企业统一核算的附营业务单位彻底被分离出来,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全市粮食企业分立工作已于1998年7月20日完成。
(宋健武)
【粮食清查审计工作结束】 12月22日,黑龙江省审计厅根据国家审计署对黑龙江省新增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批复的意见,对大庆市1998年11月 6日上报的粮食新增财务挂账总额92 013万元和其它不合理占用贷款总额40 382万元,分别调整为85 652万元和40 114万元,比上报数减少6 361万元和增加32万元。在清查审计工作中,市粮食局先后3次抽调专业人员,对所属 196户独立核算企业新增财务挂账和不合理占用贷款情况进行了认真清理自查。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省、市审计工作组工作。经清查审计认定,截止1998年 5月末,大庆市粮食企业资产总额94 680万元,其中:存货46 143万元,应收预付账款13 062万元;负债总额94 474万元。其中,银行借款73 833万元,预收、应付账款12 177万元。企业占用信贷资金总额 (本金及未付利息)75 962万元,其中:农发行贷款75 032万元。 占粮食企业贷款总额的98.78%;其他金融机构贷款930万元,占粮食企业贷款总额的1.22%。在16户粮食企业占用农行贷款本金及未付利息75 032万元中有:①库存粮油占用农发行贷款总计32 821万元,平均库存比例43.74%。③其它商品占用农发行贷款2 243万元,占贷款总数的2.99%。⑧货币资金、结算资金、粮油进项税等占用农发行贷款总额7 238万元,占贷款总额的9.64%。④新增财务挂账占用农发行贷款总额22 25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29.65%。⑤其它不合理占用贷款10 480万元,占农发行贷款总额的13.98%。审计中发现的其它问题,挪用收购资金60万元。其中:1997年,立志粮库挪用贷款10万元,购回四轮车,并已全部摊销进费用。1992年,大庆市粮食局以自有资金投资黑龙江省粮食厅金谷大厦50万元,现在“长期投资”中核算。针对上述问题,市粮食局根据黑龙江省审计厅的审计意见,拟定了做好偿还挂账本金工作的具体方案,对属于应由企业偿还的挂账资金,组织企业制定了偿还计划,进一步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成本,顺价销售等措施,逐年偿还;同时,健全财务核算制度,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加大扭亏增盈工作的力度,力争不发生新的亏损,并把实现粮食收储企业不亏损、附营企业扭亏为盈,作为1999年检验粮改深化成效的重要工作目标确定下来。
(宋健武)
【顺价销售全面启动】 1998年,全市58户粮食收储企业全部实现了顺价销售。销售粮食306 750万吨,占计划的104.69%。市粮食局把粮食顺价销售作为体现粮改成果的关键环节来抓。在认真做好主附营分离和人员分流的同时,不断加强对顺价销售的组织和领导,明确责任,统一各级粮食部门对顺价销售政策的认识。在粮改之初,针对粮食市场供大于求,市场萎缩,实现顺价销售难点多的实际,下达销售任务,将全市293 000 吨的销售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市粮食局还制定了售粮奖惩机制,一是把粮食销售情况与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挂钩。二是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奖励办法,每销售10吨粮,奖励若干元。三是基层单位都扩充销售队伍,增设销售网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抓住大客户,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奖励销售能人,使顺价销售工作有序进行。其中:超额完成顺价销售计划,有市区超额21.6%,肇源县超额39.8%;林甸县局完成计划的94.72%;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局完成计划的82.45%,肇州县局完成计划的47.21%。在促销方面,特别是市区第一粮库,虽然在顺价销售方面没有产区粮库的优势,但这个库主动联系销售,凭借强烈的市场意识和有效的促销手段,终于赢得用户,实现顺价销售粮食近7 000吨。
(宋健武)
【减员分流顺利进行】 市粮食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减员分流工作的意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2000年前减员分流一半的目标要求,采取了 5项主要措施:一是实行定编定员制度。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粮食企业,因地制宜地确定分阶段减员目标和实施办法,以收储量定员;粮油加工企业以销定产,以产定员;城镇粮油销售企业以销定员。所有从业人员实行择优上岗。同时,全面清退临时工、计划外用工;新办粮食企业,新建粮库所需人员,都从现有职工调剂解决。二是分离附营业务。把粮食加工和多种经营附营业务与粮食收储业务划开,设立独立法人,做到企业分设、财务分账、人员分开,逐步减少从事收储业务的人员。三是对市区供应、运输、建筑、粮贸、劳服、商贸等非收储企业进行整体转制,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四是鼓励职工下岗自谋,从事多种经营。五是精简两级机关人员。市区两级机关原有工作人员453人,精简后只保留215人,比原来减少238人。市局机关原有工作人员103人,实施分流后,只保留45人。截止到1998年6月底,全市粮食部门已累计分流8 459人,安置6 212人,提前完成了下岗分流8 339人的任务。
(宋健武)
【粮食收储企业概况】 (1)粮库分布。 大庆市58户粮食收储企业分布在市区11户,肇州县17户,肇源县13户,杜尔伯特县 8户,林甸县9户。属于国家储备库5个,分别是大庆让胡路、银浪、大同、肇源新站、杜尔伯特泰康国家粮食储备库。(2)仓房质量。质量完好的为129 280平方米,占收储企业仓房总面积 142 496平方米的90.72%;需大修面积为11 732平方米,待报废的面积为1 484平方米。(3)粮仓结构。基建房式仓面积104 731平方米,占仓容总面积的73.49%;简易房式仓面积25 392平方米,铁板简易面积830平方米,砖筒仓面积3 344平方米,砖石圆面积6 699平方米,其他仓面积1 500平方米。(4)仓库容量。58户收储企业仓房总容量331 143吨,质量完好仓房容量为305 973吨,占房总容量的92.3%;其余的需大修和待报废。(5) 粮机设备共1 500台。其中烘干设备40台,计量设备279台,输送设备840台,清理设备129台,通风机械73台,其他粮食机械29台,机订设备1台,运输车辆159台。另有消防泵65台。(6) 铁路专用线。共有9条铁路专用线,总长度8 211延长米,有效长度6 285延长米。另外,有6个库使用铁路货物线。(7)占地面积。58户粮食收储企业总占地面积5 876 754平方米,生产性建筑占地面积620 257平方米。罩棚67 008平方米,晒场占地面积3 502 206平方米。(8)固定资产总值。截止1998年末,58户收储企业固定资产总值42 896万元,其中:仓户价值4 973万元,粮食机械价值6 869万元。(9)人员构成:1998年末,58户收储企业在册人数8 396人,其中:管理人员 548人,占在册总人数的6.52%,保化人员 880人,占总人数的10.4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242人,占总人数的2.88%。
(宋健武)
【国有粮店现状调查】 1998年末,市粮食局对市区粮食供应企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一是网点分布比较合理。1992年粮食经营全面敞开时供应网点 111个。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 市粮食局从居民相对集中的实际出发,抑并了12个供应网点, 现有99个粮店(不含大同 3个库代店),其中:属萨尔图分局内辖粮店32个,龙凤分局内辖粮店16个,红岗分局内辖粮店25个,让胡路分局内辖粮26个。二是经营形式比较适宜。按照市政府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有93 个粮店采取了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有6个粮店实行租赁经营。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的粮店,人均股金分别为3 000至10 000元。三是人员构成。市区粮食供应系统现有人员823人,其中管理人员26人,占总人数的3.15%;粮店职工378人,占总人数的45.92%;从事多种经营职工 116人,占总人数的14.09%。四是房屋面积使用情况。市区粮店总营业面积29 744平方米,其中:经营粮油盐的85个粮店,占用面积 9 293平方米,有14个粮店不经营粮油盐,其中:5个粮店职工自办多种经营,有6个粮店整体出租,有 3个粮店因城建需要现已拆除。五是职工工资支付情况。市区99个粮店共有职工 378人,每店平均3.8人,月平均工资350元。从事多种经营项目的职工116名,人均月资550元。
(宋健武)
【开展“四无”粮仓活动确保储粮安全】 市粮食局认真贯彻执行“防重于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组织收储企业深入开展以无虫、无霉、无鼠害、无事故为内容的“四无”粮仓活动,确保储粮安全见成效。1998年,经过检查验收,58户收储企业全部达到“四无”粮库标准,干燥潮粮436 144吨,其中:烘干149 939吨,晾晒166 433吨,风干119 772吨,吨水费用2.63元,达到省平均先进水平。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认真做好粮食入库前的各项工作。二是严格把住粮食入库关。三是适时对粮食进行清理和干燥。四是不失时机,有效除治害虫。五是坚持粮情检查,储粮“推陈储新”。检查结果表明,58户收储企业的粮情检查工作都达到了省里规定标准,做到了保粮型态、堆垛挂牌设卡,详记粮食品种、数量、等级、水分、进货日期、责任者姓名。保管员实行文明挂牌服务作业;检温员坚持每天早晚两次查看粮温;化验员定时进行复验。
(宋健武)
【打破常规保证军粮供应】 在抗击洪水,保卫大庆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 4万人分别在杜尔伯特、肇源、市区南引水库等地执行修坝、筑堤等任务,条件相当艰苦,任务十分繁重,官兵体力消耗较大。为了确保抗洪一线官兵生活,市粮食局根据省粮食厅《关于抗洪抢险期间确保部队、武警官兵粮油供应的紧急通知》精神和省军粮办在大庆某军前线指挥部现场办公会议确定“需要多少,供应多少,需要什么品种,供应什么品种”的原则,努力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市粮食局供应科始终与部队保持联系,走访慰问部队官兵,解决实际困难,为抗洪前线部队官兵拨付补助粮260吨,金额达765 900元。市粮食局基层军供网点针对抗洪部队高度分散、点多、线长、通讯不畅,道路泥泞的实际困难,打破常规,发扬会战优良传统,做到了部队开到哪里,军粮供应到哪里,什么时间要, 就什么时间送到,截止1998年9月18日止,直接为前线抗洪部队送粮油131吨,抗洪期间军粮供应总量为396万吨。
(宋健武)
【圆满完成抗洪抢险和救灾任务】 一是特大洪水到来之时,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大局为重,先后组织百余名基于民兵,昼夜运土垒坝筑堤 5 400多延长米,死看死守,保住了分担的大堤,被省委省军分区授予抗洪抢险先进集体。二是于群一心,为了确保粮库安全,市粮食系统职工拧成一股绳,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当胡吉吐莫粮库发生险情,各单位迅速组织人员,赶往险段,苦战15个小时不休息,保住了提坝,守住了粮库。当立志、龙风粮库相继受到水威胁时,市局各单位又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确保了粮库安全。三是支援前线抗洪物资。只要是抗洪需要的,市粮食局各单位就无条件支援,为抗洪前线送去编织袋 128万条,组织车辆4 200台(次)抢运抗洪物资,前线决堤急需堵水面粉, 已停产的制粉厂迅速组织全厂职工全力装运871吨面粉,冒雨送往前线堵水。堵水用粮共1 437吨。与此同时,市粮食局干部职工在企业效益不好,开不满支的情况下,主动为灾民献爱心,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68.8万元。四是千方百计确保粮油供应。全市所有粮店全部实行了最高限价,稳定了市场, 稳定了民心。有7人被市区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市粮食局、林甸县粮食局、肇源县粮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洪抢险先进单位。
(宋健武)
【粮办工业企业亏损增大】 1998年,市区粮办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不好。一是年初确定计划加工粮豆、饲料16.35万吨,全年实际完成5万吨,仅占年计划的30.61%。二是计划实现1990年不变价产值1.23亿元,实际完成5 339万元,占计划的43.57%。三是计划工业增加值5 050万元,实际完成736万元,占年计划的14.57%。四是计划工业销售收入2.73亿元,实际完成9 425万元,占计划的34.52%。五是计划实现工业利润185万元,实际亏损1 037万元。其原因,除受划拨资金不到位、加工原料高进低出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在主观上主要是市场意识不强,依赖思想严重,创业精神不足;企业质量观念淡薄,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在市场上站得住、叫得响的名牌产品;部分销售人员素质不高,没有采取现代营销方式,销售费用居高不下,信息反馈不及时,售后服务环节薄弱,致使产品滞销,亏损增大。
(宋健武)
【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大庆市财政局、大庆市粮食局编报的《黑龙江省大庆市1998年度粮食企业决算报表》表明:1.大庆市粮食企业资产总额374 457万元,负债总额425 327万元。2.大庆市粮食企业净亏损21 699万元,其中市区净亏损 8 785万元。3.大庆市粮食企业主要指标情况:①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55 883万元,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原价年末余额5 402万元。②流动资产及长期资产。库存粮食195 807万元,库存食油 1 874万元。③工资及福利费。全年职工工资总额7 084万元;本年支付的医药费总额373万元。④劳动保险费及住房基金。全年劳动保险支出2 091万元;住房基金年末余额1 064万元。⑤职工人数。年末在职职工13 102人;下岗职工1 525人,市区收储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为每人月260元。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58万元,专用拨款转入1 299万元,水灾损失冲减资本公积部分376万元。⑦1992年4月以来新增财务挂账及其他不合理资金占用农发行贷款13.22亿元。⑧其他,汇编企业113户,独立核算企业142户,其中:亏损企业 131户,亏损额3.35亿元。4.补贴明细。①中央上年应补2 057万元,本年应补6 926万元;本年已补款7 556万元,年末未补数1 427万元。②地方粮油价格补贴上年应补未补数-374万元,本年末未补数仍为-374万元;粮油费用和利息补贴,本年已补数8 869万元;扶持性补贴:本年已补968万元。5.粮油购销存情况。政策性粮油购销存情况:收购数量 576 114吨,金额50 174万元;城乡销售数量15 976吨,销售收入2 849万元,销售成本2 544万元;出口数量7 401吨,销售收入 836万元,销售成本837万元;调拨销售183 640吨,销售收入21 910万元,销售成本21 106万元,经营费收入383万元;调入数量64 410吨,金额8 866万元,经营费支出893万元。期本库存数量1 536 395吨,金额160 068万元。议价粮油购销存情况:收购量 153 211吨,金额22 233万元,城乡销售57 387吨,销售收入10 682万元,销售成本10 263万元,调拨销售47 591吨,销售收入 7 288万元,销售成本7 317万元,期末库存223 490吨,金额39 198万元。另据市粮食局披露,吨粮费用比上年下降16%,较省规定指标低11个百分点;粮油商品占银行贷款比重达到了省规定的58%的标准;累计清回1997年度前应收账款4 580万元,超省下达指标5.8个百分点完成了清欠任务。
(宋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