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
邮电
邮电
【概况】 1998年,大庆市邮电局经受了邮电分营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百年不遇洪涝灾害的考验,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业务收入增幅居全省首位,绝对值居全省地市局首位。1998年,全区实现业务收49 2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35%;全员劳动生产率33.59万元,比上年增加17.67万元。市局实现业务收入43 596万元,居全省地市局首位,比上年同期增长46.38%,增幅居全省首位;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0.47万元,比上年增加18.57万元。
2.电信业务持续发展。年内市话放号16 984户,完成省邮电管理局下达计划的 130.65%,期末总户数达183 711户;移动电话放号50 033户,完成省邮电管理局下达计划的113.71%,期末总户数为119 353户;数据基础业务完成573户,完成年计划的114.50%,期末户数为1 339户。增值业务949户,完成年计划的237.24%,期末户数为1 618户;169上网用户62户,是上年的7.7 倍;IC公用电话累计发展3 961台,完成年计划的123.78%,期末户数为5 542台。
3.通信能力显著增强。全年除完成大庆电信局国家公网对大庆林源炼油厂专用通信网的兼并外,新增移动基站10个,载波162 个,累计移动基站和载波分别为45个、573个;新增加EWSD交换机8 000门,市话交换机总容量为28万门;DDN城域网新增加11节点,640 端口,累计38节点,1 368端口;新建管道113.75管程公里,188孔公里,光缆307.03公里;完成了 SDH城域网扩容工程,增加传输电路线8 665条。
4.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电信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邮电部、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对“邮电服务年”提出的涉及电信的目标基本实现。县、区局营业厅和城市支局全部实现了服务规范化达标;电话修机及时率达到99.2%;开通了“170”话费查询服务、“180”服务投诉等特服系统。同时还完善了 “九七工程”,为改善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台网络支撑。
5.顺利完成邮电分营工作。1998年,市邮电局按照《黑龙江省邮电分营工作方案》的要求,坚持顾全大局、公平合理的原则,经省邮电管理局黑邮劳字(1998)第 566号文件的批复同意,于11月25日成立大庆市邮政局、大庆市电信局,顺利地完成了分营工作,实现了职工队伍和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12月 1日,邮电寻呼业从邮电主业中正式分离出去,成立黑龙江省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大庆分公司。
6.圆满完成抗洪抢险和抗灾自救任务。1998年,大庆遭受洪水侵袭,为给各级政府和抗洪一线部队的指挥调度提供及时有效的通信保障,市邮电局 1 700多人次直接参加抗洪抢险和通信保障工作,投入资金1 163万元。新建移动基站11个,安装直放站 3座,新增和调整电话330条,安装电话154台,提供移动电话166部,抗洪期通信从未间断,保证了抗洪抢险的通信需要。灾情发生后,市邮电局立即成立了抗灾自救小组,成功地转移了邮电受灾职工和家属 300多人,无一人伤亡。并投入60万元为杜尔伯特县代建灾民住房58户。 全局职工为灾区捐献衣物3 213件,捐款6万余元。市邮电局捐款200多万元,为灾区的抗灾自救工作做出了贡献,被市政府和省邮电管理局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孙志学)
【邮政储蓄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1998年,大庆市在邮政储蓄业务发展上,实施“稳步发展,快速调整”的战略战术,采取“保余额上规模、调活期增效益”的发展措施,并在运作上突出了五大特点,即:领导重视,抢前抓早,使储蓄业务发展规划落到实处;注重市场调研,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服务,增强吸储能力;实施全员营销,确保储额快速增长;调整储蓄业务结构,使储蓄中间业务得到培育和发展。从而实现了规模效益双丰收。年内,全市储蓄余额实现26.8亿元,净增3.9亿元。市邮政局邮储余额实现23.02亿元,净增3.O1亿元。业务收入实现 4 720万元,占邮政业务收入的55.57%,邮储余额、净增额列全省地市局之首。增长比率在全市各专业银行中列第三位,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净增额计划。
(曹 慧)
【集邮票品销售额持续增长】 1998年,在集邮票品销售工作中,大庆市邮政部门针对市场疲软的不利局面,首先组织人员走出局门下点服务,上门推销,年内现场服务16次,组织并参加促销活动18次。其次,针对票品短缺的状况,多渠道组织进货,解决了 430万元票品。采取措施,以向省票品局和哈尔滨市邮政局邮票公司争取一类邮品做补充,以从市场购进适销对路的邮品为手段,向二次市场要效益,促进了集邮业务的发展。年内集邮票品销售额实现1 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
(曹 慧)
【报刊发行量稳步提高】 1998年,在报刊发行工作中,大庆市邮政部门除大力抓好破月、破季和半年收订工作外,还狠抓了报刊零售、图书批销、音像制品租赁销售业务的发展。在各邮政支局设置了零售台席,增开了图书批销、音像制品租赁销售网点 6处。发行部门对年度一次性报刊收订工作,坚持部署早、行动快,于 9月19日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全市报刊发行工作会议。会上落实了收订计划,提出收订要做到“四落实”,即:组织落实、宣传落实、指标落实、考核落实,以确保收订计划的全面完成。在收订工作中,针对各单位压缩公费订阅资金,自费订阅尚属开发阶段等实际困难,采取以窗口订阅、社会报刊发行站订阅抓大户、投递窗口抓散户、订报赠箱抓自费户、全员营销抓新户等多种措施,使全局一次性报刊收订流转额稳步增长,流转额达3 6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为年计划的91%。自费订阅流转额比上年同期增加425万元,自费订阅比例较上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年内报刊流转额完成 3 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9%。收入完成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6%。报刊零售收入131万元,比上年增长22.42%。
(曹 慧)
【速递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1998年,大庆市邮政部门对速递业务的发展狠抓了窗口收寄和上门揽收工作,以巩固现存市场。同时,大力开发、培育和拓展速递业务新市场。开办了专递代收货款和专递送款新业务;进一步发展礼仪专递和 “185”特服功能,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内直投范围进一步扩大,缩短了特快投递时限;快运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快运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全年速递业务收入实现465万元,比上年增长37.28%。其中快运收入223万元,比上年增长78.40%。
(曹 慧)
【加强邮政实物传递网建设】 在邮政实物传递网的建设上,大庆市邮政部门1998年采取了 3项措施。一是加快局所网点建设,年内新建、改建、扩建局所13处;增开了西虹、西泽、向阳、远望4个支局,增开储蓄网点4处;改造、装修较大营业厅10个,为用户提供了优雅、整洁的用邮环境。二是科学合理地调整、规划了邮运网络。调整大庆至庆二、杜尔伯特县至烟囱屯邮路2条,新增邮路145公里,进一步加快了邮件传递速度;扩大市内特专直投网,实现了龙凤、卧里屯服务区域内的特专直投;新增邮政生产用车37台;增建信报箱群60处,累计 268处。三是加快了机械化、自动化的建设进程。完成了分拣封发部门的包刷分拣机械化、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并投入运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建成了邮件处理中心电视监控系统并投产使用,实现了对各生产场地生产管理的跟踪监控。
(曹 慧)
【加强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建设】 1998年,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建设上,大庆市邮政部门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邮政营业窗口电子化。年内安装营业计算机22套,安装多媒体查询系统14台,使邮政营业电子化窗口达到43个,并实行了“一台清”服务。二是储蓄网点全部微机化,并实现了全市各邮政储蓄网点通存通取;安装了20台 ATM自动取款机,现已进入软件调试阶段。
(曹 慧)
【确保抗洪期间通信畅通】 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市邮电局直接参加第一线抢险、保障通信畅通的人员有1 700余人,投入资金1 163万元 (包括各种设备、通信器材、免收通话费)。新建移动基站11座,2个无线接入基站,3个直放站,扩容了 1个数字基站,提供安装了6部海事卫星,布放直放机3座,新增和调整电路330条,安装电话154台,提供移动电话167台,为全市抗洪抢险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志学)
【抗洪期间按时送达高校录取通知书】 1998年,抗洪期间,适逢高校录取新生。大庆市邮政员工在路断、桥毁的情况下,发扬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光荣传统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将录取通知书送至新生手中,致使全市 8 000多名大、中专录取生无一延误入学。
(曹 慧)
【市电信局兼并林源炼油厂通信站】 大庆林源炼油厂专用通信网,是为该厂的生产指挥调度和职工通信服务的专用网,容量为6500门,实装用户 5 000多户,1993年曾与大庆市邮电局实现公专联网,为林源炼油厂的生产和广大职工用户的通信需求提供了方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厂内专网只能维持现状,一些新业务无法开办。面对这种状况,市邮电局认为如果林源专网能够并人大庆公网,不但解决了投入大、建设困难等问题,如稍加扩充,还可以辐射到附近的红旗林场、兴隆泉、林源火车站等地区。为此,市邮电局领导从 4月开始到林源炼油厂进行协商,于10月达成协议,市电信局以981.71万元一次性并购林源专网,经省局同意随同调入原有职工24人。11月3日正式完成交接工作。
(孙志学)
【市局IC卡公用电话突破 5 000台】 大庆市邮电局在制定1998年的业务发展计划时,把IC卡公用电话作为重点发展对象,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使IC卡公用电话得到了快速发展。1~10月份累计发展IC卡公用电话3 902台,完成年计划的121.94%。期末总户数达5 297台。
为加快IC卡公用电话的发展,市邮电局抓住全市大开放、大招商和市容综合整治的有利时机,决定投资3 500万元在各繁华地段、主要街道建设1 500个IC卡电话亭。仅 5月份就在东风新村安装IC卡公用电话 200余台,起到了方便群众通信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到年底,在主要街道安装IC卡公用电话 1 400多台。其次是加快公共场所IC卡公用电话的发展,全局职工深入到车站、学校、宾馆、医院、商店等公共场所开展营销活动,推动该项业务发展,截至年末在公共场所已累计发展IC电话 1 300多台。同时,他们还注重邮电营业厅IC卡电话的安装,根据邮电营业厅点多、面广的特点,市电信局先后在60多个营业网点内安装了 300多台IC卡电话。为了提高IC卡公用电话的使用率,市局还设立了 150多个1C卡代售点,保证了广大用户的需求。
(孙志学)
【市邮电寻呼股份公司成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大庆市邮电企业在1998年加快体制改革步伐,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将邮电寻呼台从主业中剥离出去,成立了独立的股份制公司。该公司的组建不仅有利于筹集资金,而且增强了邮电寻呼的整体实力,使邮电寻呼真正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了邮电寻呼业务的快速发展。
(孙志学)
【油田通信网概况】 1998年,油田通信网拥有通信站35座,卫星地面站 1座,微波中转站 2座,全网交换机总容量已达35万门,实装用户20.3万门。油田通信网在全部实现了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的同时,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已初具规模,并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过渡,基本上形成了以ATM、SDH为核心层,以 DDN、帧中继为次外层、以ISDN、PSTN为最外层的通信业务平台。其中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已在23座通信站运行, 为3 000个用户提供接口;DDN(数字数据网络)在28座通信站建立节点设备, 为用户提供64Kb/s—2Mb/S的各种速率类型的专线业务,端口总数达到3 600个;建设了通信容量为2.5Gb/s的 4个SDH环路传输网,并以PDH传输网作为辅助,为油田通信网提供了信息高速公路。有20座油田通信站建立了 ATM骨干节点机(传输速率为155Mb/s),使图像、数据、 话音等信息真正实现了宽带交换。遍及油田的光缆网日趋完善,并正在加速光纤接入网的建设;IN—TERNET(即163)用户已超过300户。油田通信网服务区域已覆盖全大庆油田7 200平方公里。公司固定资产原值772 552 311.48元,净值605 478 710.33元。
(朱发铭)
【通信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全面完成】 1998年,通信公司主体行业实现收入1.9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3%,比上年增长26.93%,净增长 4 000多万元。年内全公司累计放号装机2.89万台,比上年增长40.55%,实现净装机2.16万台,完成年计划的 120.18%。到年底,全网实装用户达到20.3万台。全年共销售BP机2.44万台,300密码电话售卡17.6万张,创收600多万元,发展ISDN用户314户,DDN用户120多户,163上网 300多户。1998年通信公司再获局安全生产金牌单位,实现金牌五连冠。
(朱发铭)
【油田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 1998年,通信公司共完成基建投资 8 078万元。新建电缆180.46皮长公里,其中光缆68公里;新建电缆管道22项、27.21 沟公里。到年底,已建成油田通信网中环及北环、南线光纤干线。
全年扩容改造交换机2.4万门,新增容量1.8万门,新建西苑、解放村、万宝三座通信站;完成红卫村、杏五井光纤接入网建设;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在已建成10个通信站的基础上,1998年又在11个通信站增加了ISDN设备,使其覆盖全网,可放用户数量达到 1 046个2B+D端口;新建 DDN数字数据网节点16个;建成全网04机集中监控系统和诺基亚交换机长途适时计费系统;完成128寻呼台扩容改造,使其覆盖面伸展到大庆四县及安达、肇东、北京等地,将191寻呼台由中区搬迁到东风,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空间。
1998年,该公司抓住加快油田通信发展这一中心,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拓展市场。在稳定老用户的基础上,挖掘市场潜力,宣传油田通信网络优势,下大气力做好未装机用户的工作,努力争取每一个新用户。为保证装机目标的实现,该公司将装机指标层层分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形成了公司 3 000员工都来搞推销的良好局面,使大多数通信站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放号装机任务。
在外网建设和交换机扩容施工上,该公司克服基建计划下达时间晚、工期紧及洪水给施工带来的巨大困难,抢时间、争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为实现油田通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在加强外网建设和扩容工程的同时,该公司坚持抓好全网的维护管理和设备预检预修工作,使全网一直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在特大洪水考验下,全网没有出现倒杆停机事故,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受到领导和用户的好评。
(朱发铭)
【开发新业务 效益有提高】 1998年,通信公司把发展新业务摆到了重要工作位置,先后采取了几项较大的举措,如寻呼实行集团化经营,清理三位特服号,兼并社会寻呼台,采取灵活的营销手段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公司各寻呼台的BP机用户已发展到近 6万个。在ISDN、DDN业务的开发上,该公司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现场, 深入用户进行宣传、演示,特别是油田163信息网开通以来,ISDN、DDN和 163信息网业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8月,通信公司正确分析形势,及时把握时机,在全网范围内开通了300密码电话系统,并掀起了发展300密码电话业务的热潮,仅此项收入就达600多万元。
(朱发铭)
【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1998年,通信公司根据管理局深化改革的要求,重点抓了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按照有利于通信发展,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有利于搞活经营的原则,对主体和综合经济及辅助生产单位分别落实了不同形式的内部承包经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撤消了葡南总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狠抓增收节支,强化收费员管理,抓紧欠费清缴,使全年收费率达到98.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节支上,加强目标成本控制,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坚决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使全年支出控制在计划之内,尤其是材料费支出比上年减少 1 100万元。公司还进一步加大了审计和基建效能监察工作力度,共核减基矿建工程费123.56万元,收回资金31.25万元,并通过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节约挖潜活动,实现了人均节约1 000元的目标。
1998年,通信公司认真开展了 101次岗检工作,从完善岗位规范人手,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对管理规章、基础资料、日常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使基础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管理局对通信公司实行的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考核指标。1998年,围绕科技兴信目标,引进和开发了具有同行业领先水平的通信技术,如 300公用电话,“三网合一”试验小区等,全年共完成局级科研课题 5项,其中有两项分别获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F4、F5交换机用户板的研制开发,电瓶回生剂等科研成果在通信运行生产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1998年,公司组织了 ISO9001质量认证工作,经过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公司在全国通信企业中,首家在国家认可委的监督下顺利通过认证验收,使公司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朱发铭)
【优质服务取得新成绩】 1998年,通信公司在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优质服务规章制度,对服务承诺制度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认真抓好日常监督考核,坚决履行违诺赔付制度,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公司还对各通信站的收费、线务、测量等窗口岗位工人进行了礼仪服务培训,对部分通信站营业室按统一标准进行了装修,改善了服务环境,提高了服务档次。
在做好“前台”工作的同时,公司切实加强了“后台”支撑工作的力度,对线路障碍较多的通信站,投入资金进行线路改造,使这些通信站的线路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用户申告率明显下降,赢得了用户的信任。经石油管理局严格考核,全年用户满意率达到 88.5%,比局下达的指标提高3.5个百分点。全年共收到用户表扬信、表扬电话80余件次;受理用户投诉236件,处理违诺投诉31件,内部罚款1 900余元,奖励1 100余元。
(朱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