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学校概况】 1998年,全市职业中学24所,比1997年少7所,减少22.6%。其中:职业高中18所,在校生7 947人;职业初中6所,在校学生2 891人,同年有2 967名学生毕业,招生180人。在职业中学中,石油管理局有职业高中6所,4县职业高中4所,初高中合设职业中学2所,市属企业及各区3 所,石化总厂2所,省直1所,县镇和农村职业初中6所。全市职业中学有教职工1 125人,比上年减少22.1%,专任教师681人,比上年减少18.5%。
                                     (孙迎春)
  【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认真组织实施《大庆市发展职业教育若干规定》以及《大庆市职业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全面落实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主要工作有:一是加强乡镇成职联校建设。市里继续实行以奖代拨的政策,鼓励促进各乡镇成职联校上档次、上水平。有 8所成职联校达到省级标准,杜尔伯特他拉哈、腰新乡成职联校和林甸三合乡成职联校达到国家级标准。二是加强4县1区职教中心建设。与各县、区签订了1998年职教中心学校建设工作任务落实状。在教育费附加中安排资金,实行以奖代拨,调动县、区办学积极性。各县区的职教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大同区,领导重视,工作力度大,成效显著,全市于10月份在大同区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大同区职教发展的典型经验,查摆全市职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全市职教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三是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98年省教委批准在电视大学设置高职班进行职业技术学院试办工作,1998年共招收80名学生。全省11所高等院校对口招收职业高中应届毕业生1 600多名,经过宣传动员,全市有170人报考。四是加强职高招生改革力度,扩大招生规模。把职高招生纳入到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之中,实行统一考试,一套试卷,分别录取办法。1998年全市职业高中和职教中心共招生5 200人,其中市区4 000人。五是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制定了全市职教师资培训计划,有 130多名职教教师参加省里组织的学历教育、中短期培训和专业合格证培训。
                                     (孙迎春)
  【广播电视大学概况】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1998年有教职工 133人,其中,教师82人。学生2 535人。设有环境工程、计算机、机电工程、电子实用技术等10个专业。学校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5万平方米,有物理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已初步形成了教学、科研、办公、生活后勤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宋 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市电大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来抓,本年度利用暑期选派32名教学一线的教职工去山东、大连、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参加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新知识。同时,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整章建制,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实行目标管理,下半年一学期共进行三次教学检查,收集学生对教师的评议调查问卷11 000多份,开展“以老带新”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请校外知名教师来校讲公开课,让青年教师参加全市和校内的赛课,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开展教研、科研工作,组织论文评选活动中,本年度共提交和发表论文32篇。学校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给予奖励,进一步调动了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宋 然)
  【深化教学改革】 1998年,市电大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方法,以基础知识牢、实践能力强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生产和实践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和补充调整,增大了实践课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97届旅游宾馆管理专业,增设了摆台、服务、礼仪等实践技能课;法律专业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法庭参加开庭、审判;工程系组织学生到秦皇岛、同创电脑公司、采油四厂、六厂、邮局、电视台、总机厂和石化总厂等地实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强了实践能力。
  年内,市电大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活动。与哈市多所高校建立了联系,进行联合办学;与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公司联合开办建筑中专班,共接纳学员96名;1998年暑期开办了会计理论与技能培训班,并多次开办项目经理培训班;还开办了李阳疯狂英语培训班、职称英语考试考前培训班等,不仅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使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得到提高。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电大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电大积极开展申办职业教育学院工作,经市教委批准成立了大庆市职业教育中心,并与哈工大职教学院展开了联合办学的工作。在校内开设了高职教育试点班,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训,从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出发,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并在市内外多处建立职业教育实习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宋 然)
  【教学环境明显改善】 1998年电大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财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20万元,建立了教师阅览室,并对图书馆进行了综合设计和整顿,加强了文化环境建设;投资10万元完善了演播室设备,提高了电化教学水平;投资 2万元为计算机实验室配备光驱130个,铺设防尘地板686平方米;投资26万元更新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桌椅;投入 3万元为每个学生大教室配备了移动式黑板。此外还完善教学、办公会议室 7个,新建了职教实习基地客房,并对服务楼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为学生食堂安装了自动订餐系统。在迎接全国第四次卫生城市检查中,学校加大投入,标本兼治,校园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受到市教委和萨区爱卫办的表扬。8月1日,由市爱卫会组织,市直机关40多个单位的领导到该校召开现场会,学习他们迎“国检”,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
                                     (宋 然)
  【石油高级技校调整教育结构】 大庆石油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1998年,大庆石油管理局对技校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将原总机厂技校和井下技校划归大庆石油高级技校管理。结合新形势,该校对教学机构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一是在 7月份,对教务科和教务部实行科、部分开管理,教务科作为机关科室对全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宏观管理;教务部则作为理论教学的实体,下设油气田开发教学专业科、化工机电教学专业科、外事服务教学专业科、基础课教学科4个教学科以及信息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和1个综合办公室。为了加强招生就业指导和实习教学力度,经管理局编制委员会批准,学校同时成立了招生及就业指导办公室和学习科。二是原总机厂技校和井下技校划归该校后,年底学校将实习工厂与总机厂技校合并成立一分校、将作业实习大队与井下技校合并成立二分校。
                                     (许培强)
  【教育教学工作取得好成绩】 大庆石油高级技校1998年有教职工1 125名,其中教师438名,有硕士研究生3名,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23名,讲师和一级实习指导教师178名。开设钻井、采油、烹饪、化工等16个专业。在校学生1 932名,其中高级班学生278名,中级班学生 1 654名。根据石油管理局关于1998年全局技工学校第一年停止招生,中级班学生不包分配,全部推向劳务市场的决定,该校1998年也没有招收中级班学生,只招收了钻井、采油、焊接等8个专业共219名高级班学员。在严峻的形势下,全校干部职工经过“生存与发展”大讨论后,形成了以创办全国前列的高级技校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综合调整、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工作中,该校实现了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变、中级工教育向高级工教育转变、计划招生和分配向市场化转变的 3个重心的转移,各项工作均取得好成绩。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学计划完成率达100%,理论教学高级班平均分达84分,及格率97.O2%;中级班平均成绩达90.6分,及格率 95.4%,学生操行合格率99%以上,体育达标率96%。学生实习到位率100%,毕业考工一次鉴定通过率 94%,初级工合格率100%。采油、井下作业专业毕业考工在 6所可比技校中均列第一名。全校教师1998年共撰写论文180多篇,有29篇获市、局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该校负责开发的计算机3个应用软件通过了局信息中心的验收,还有 4个教学课件在局课件比赛中获奖。在生产实习教学工作中,该校钻井实习大队全年打井40口,总进尺5.01万米,其中有 3口定向井,合格率、优秀率都在全局前列,实现了安全生产和打井优质率两个“三连冠”;作业实习大队共完成作业井56口;汽培学校培训学员 1 500人;实习工厂被定为局汽车定点单位,而且还建成了11个焊接工位,并成功地完成了焊接高级班的技能训练任务。1998年为油田培养和输送毕业生 1 472名,还成功地完成了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复评工作。
                                     (许培强)
  【加强队伍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在队伍建设上,石油高级技校1998年共外培教师23名,有43名教师到生产现场或有关院校进行学习考察,40多名教师参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为了提高管理干部和教职工的素质,学校对全校科级干部进行了微机培训,182名教职工参加了局计算机达标培训,另外还有2名教师报考了研究生。二是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投资 200多万元,购买电化教学和计算机教学设备,投资近百万元对对烹饪、钻井、焊接、电器维修技能训练场地进行完善,为钻井实习大队更新 4台生产用车,为汽车培训学校调配了 6台小型汽车用于小型车培训。学校还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学生食堂实行磁卡售货、计算机管理,改变了原来定餐的就餐制度,提高了学生的饮食质量。 
                                     (许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