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总体工作总体工作 【概况】 截至1998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4个。其中:市级医院7所,市卫生防疫站1所,市疗养院1所,县区级医院34所,县区级卫生防疫站 9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08所。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184个。另外全市共有村办卫生所704个,个体办医332个。据统计,全市卫生系统共有职工19 035人,卫生技术人员14 475人。其中有主治(管)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2 935人,包括主任医师30人、副主任医师 435人、主治医师2 870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设病床8 644张。其中:市区6 668张,四县1 976张。
大庆市卫生局负责全市五区四县的医疗卫生、防疫、康复、科研、教学、妇幼保健及健康宣传教育等行政管理工作。局内设有医政、药政、防疫、卫生监督等14个科室,有职工33人。下辖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职业病防治所、药品检验所、健康宣传教育所等事业单位,有职工99人。
(展怀清)
【15项工作获国家、省、市奖励】 1998年,全市卫生战线广大医务人员,在市卫生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团结进取,圆满完成了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1998年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有15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荣获国家卫生部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奖励。1.卫生部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防病先进集体》;2.中国红十字会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抗洪抗震救灾先进集体》;3.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黑龙江省抗洪抢险先进集体》;4.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授予大庆市卫生局《抗洪英雄青年突击队》;5.黑龙江省卫生厅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全省母婴保健执法先进单位》;6.大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授予大庆市卫生局《依法行政示范单位》;7.中共大庆市委员会授予大庆市卫生局党组《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先进单位》;8.大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创建卫生城市标兵单位》;9.大庆市行风评议领导小组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度行业风气最佳单位》;10.大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依法治市先进单位》;11.大庆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市直机关职工篮球赛体育道德风尚奖》;12. 大庆市财政局授予大庆市卫生局财务科《1 998年度会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3.中共大庆市委办公室、大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授予大庆市卫生局《1998年信访工作先进单位》;14. 共青团大庆市委员会授予大庆市卫生系统团委《1998年度模范团委》;15. 在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大庆市卫生系统的行风建设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名列全省卫生系统第一名。
(展怀清)
【卫生部领导深入大庆指导医疗防疫】 8月19日, 国家卫生部卫生监督司黄健生,省卫生厅宋兆芹、李金亭、王同悟等领导深入林甸县、肇源县了解灾情,看望前线医护人员,指导防汛期间的医疗防疫工作。他们在认真了解大庆市的灾情、医疗救护、防疫工作情况后,对全市前期卫生救护和防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密切注意灾情动态,正确估计形势,做好预测;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和统计;要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灾区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要切实做好医疗救护、饮用水消毒和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展怀清)
【全国青年自愿者医疗队赴大庆灾区义诊】 8月28日, 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医疗防疫服务队,在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王维仲率领下,一行11人,携带20余种价值 6万元的药品,冒着大雨,一路颠簸来到了大庆市重灾区肇源县义顺乡。从 8月29日开始,医疗防疫服务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席修明副院长和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夏长利副局长的带领下,不顾旅途疲劳,先后为灾民义诊义治。仅 3天时间共计深入到8个自然屯义诊2 732人次。医疗队员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受到灾民患者的好评。8 月30日上午,首都医大附属复兴医院眼科医师张思魁在义诊期间,为灾区患者杨德立施行角膜结石清除术,解除了他的病痛之苦。
(展怀清)
【召开全市防病救灾工作紧急会议】 8月25日上午, 市政府召开全市救灾防病工作紧急会议,传达国家、省救灾防病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和《大庆市救灾防病方案》的紧急通知。省卫生厅李金亭副厅长到会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大庆市卫生系统的抗洪抢险、防病救灾工作,对下一步防疫提出了具体要求。
他表示省卫生厅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方位支援大庆。会上,魏兴柱副市长讲话,他指出,防病救灾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全市防病救灾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市卫生工作者加强学习,深刻领会江总书记关于抗洪救灾的重要指示及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防病救灾的文件精神,严格按《市救灾防病方案》的要求去做。要提高两项认识,克服两种思想,摸清2个底数。建立3项制度,加大 6项工作,即提高对防病、除害重大意义的认识,提高对灾情严重性的认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克服与己无关思想;摸清本地区疫情史,摸清现阶段灾民身体健康情况、疫情状况;完善各级防疫网络,层层负责,建立快捷迅速的信息反馈制度,加强药品管理,建立药品采购管理供应制度,完善监测跟踪制度,建立考核奖罚制度;要加大对防病救灾的领导、防病知识宣传和相关人员培训力度,加大监督、监测、爱国卫生工作力度,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展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