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是体育工作的重点, 学生人数占全市体育人口的20%,市体委在开展大型活动的同时,兼顾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队的教学组织和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两课两操活动”,组织对传统项目学校进行评估,通过传统校带动附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为检验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果,准确掌握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市体委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生达标运动会,采取现场拍照的方式,确定 1 882名抽查达标学生,避免冒名顶替现象。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达标运动会在大庆市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市46所中小学校的1 882名学生参加测试,经过达标测试,学生达标率为67.4%,比1997年的49.12%增长18.28%。
                                 (谷英明 任兆军)
  【举办中小学生第三十届田径运动会】 由大庆市教委和大庆市体委主办的大庆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于6月16日至19日在大庆市体育场举行。来自全市56所中小学的84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共有9人次打破2项省纪录,24人次打破12项市纪录,有20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 
                                 (谷英明 任兆军)
  【训练工作上水平】 1998年市体育训练工作以调整九运会参赛队伍和备战九冬会为重点,加强业余训练网络建设,巩固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完善训练体制,使大庆市的体育人才结构得到了改善。首先在对市现有11个运动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后,制定了省九运会队伍的调整方案及标准,确定九运会参赛队伍的基本阵容,确定各队的金牌数和成绩指标,并与教练员签订了协议。对重点队员、重点项目在经费上给予倾斜,使重点项目得以发展,尖子队员的成绩得以保持和提高。在调整队伍的同时,积极备战全国九冬会,市委、市政府在抗洪救灾期间拿出资金,派部分重点队员赴德国训练,为市代表团在九冬会上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市业余训练网络的建设。业余体校建设是业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输送人才的摇篮。1998年,市体委加大投入,改善 4县业余体校的办学条件,积极与县主管领导、财政部门协调,在资金配置、人员调配、校舍及训练场馆的改善方面,争取政策、争取资金、创造条件,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为 4县的业余体校建设连续两年投入了资金。经多方努力,林甸县的业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为其他 3所业余体校解决了床、棉被和一部分体育器材,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后备人才素质和人才输送率。在改善业余体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对全市范围内的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体校进行重新调整,就市体校的重点项目,在各区县新增设了举重、摔跤、武术等项目,使原有的38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增加到45所;创办了大庆鸿运业余体校和大庆少林武术搏击学校,为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加强对业余训练工作检查、指导方面,制定推行了《重点业余体校评估细则》、《普通业余体校评估办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办法》,以及《大庆市业余训练输送奖励标准》等一系列管理规章,为规范发展业余体校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以竞赛为杠杆,检查业训成果,及时发现后备人才。采取以小型多样的调赛和教学比赛形式,全年举办10次比赛,加强了队伍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运动成绩,形成了良好的竞争风气。 
                                 (谷英明 任兆军)
  【大庆体校武术队赴美表演】 受省政府委托,在市体委主任、体校校长李子民率领下,大庆体校武术队一行14人组队于8月17日赴美,参加威斯康兴州150周年庆典活动,进行武术专场表演,受到美国人民的欢迎。
                                 (谷英明 任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