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搞好接收安置和优待抚恤工作

搞好接收安置和优待抚恤工作


 
  【搞好接收安置和优待抚恤工作】 一是1998年大庆市接收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各 1人,都按规定在住房、医疗、抚恤方面进行了妥善安置。在随军家属大多数不具备竞争上岗条件,安置难度大的情况下,每年都采取市领导现场办公的方式解决。在 7月22日,刘阜茂副市长主持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当场确定了47名随军家属的安置方案,做到无遗留和下岗问题。同时,成立了大庆市现役军官家属就业安置领导小组,出台了《大庆市现役军官家属就业安置规定》,保障了随军家属的就业安置问题。1998年全市接收11名军休干部,为了落实建房问题,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常务会议,决定按职级建房,仅建房一项市财政预计支出 219万元,保证了军休干部的接收安置。二是落实优待政策。全市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普遍实行了乡统筹,大同区实现了全区统筹。优待标准年人均由上年的2 000元提高到2 500元。市区1997年底共筹集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 370多万元。1997年底退役的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已全部兑现。四县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筹集工作尽管难度大,但仍能够积极动作,肇源县“八一”前夕,一次性兑现了1994年以来的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有力地带动了各县的优待金筹集和兑现工作。三是落实抚恤政策,注重解决三难问题。为缓解优抚对象优待抚恤标准同实际需要差距大的矛盾,市民政局年初下发了文件,提高了“三属”抚恤、伤残抚恤和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面达到100%。面对大庆地区遭受到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涝灾害,及时下发通知,要求灾区在解决衣被、粮菜及住房问题上优先照顾老优抚对象,进一步改善了居住条件。在治病问题上,各县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肇源县实行了医疗保险,萨尔图区设立了康复站,大同区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优抚对象治疗难问题,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到年末全市拥军优属保障基金会已筹集基金 900多万元,在支援部队建设、扶持优抚对象奔小康、解决在乡老复员军人“三难”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赵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