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
肇州县
肇州县
【概况】 肇州县位于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北岸,东临肇东,南接肇源,北与安达毗邻,西北同市区接壤,辖5镇11乡1场,总面积为2 4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83 550亩,总人口423 872人,其中农业人口 327 644人,非农业人口96 228人。1998年,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72亿元,比上年增长 17.6%;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农业。面对严重的春旱和百年不遇的内涝灾害,全县上下积极进行抗灾自救,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使种植业生产在大灾之年又获丰收。粮豆薯总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 14.36亿斤,比上年增长 17.5%。养殖业生产克服了畜禽产品市场价格下滑、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畜禽饲养量、出栏量和畜禽产品商品量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实现 6.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养殖业产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3%。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出现新的跃升,总产值实现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7%;营业收入5.21亿元,比上年增长58.8%。
工业。县属工业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一些停产和半停产企业相继恢复生产,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技术改造和强化管理,使一些骨干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新增3 000锭扩产项目投产后,生产能力提高了60%,当年就新增产值 967万元。乡村工业抓住了招商引资和工农共建的机遇,搞技改、上项目、降成本,运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8.25亿元,比上年增长 39%,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2.21亿元、销售收入2.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8%。在全市工业经济排序中名列四县第一。
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坚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作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措施,努力扩大规模,加快发展速度。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4 188户,私营企业发展到836户,分别比上年增长 28%和47.4%。商贸经济繁荣活跃,市场流通物丰价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1.6%,比上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9.6%。
社会事业。科教事业健康发展。科技工作通过开发引进新技术和广泛开展“科普之冬”、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推广普及实用技术,科技对工、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和45%;教育工作以开展素质教育为重点,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以微机室、语音室建设为主要标志,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初级卫生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又有新进展,灾后防疫工作普遍加强;电视胃肠透视仪、心频透视仪和心脏监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投入临床应用,医疗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完成了与市政府签定的一档目标责任状的各项指标。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县城有线电视网人户总数达到8 500户,农村有7个乡镇的12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质量明显提高。文化体育、计划统计、劳动人事、审计监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优双拥等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电力、邮电事业长足发展。绥肇路28公里白色路面铺筑工程全面启动,县城段1.75公里已经竣工,完成了二井乡 4.2公里乡级公路建设任务;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开始启动,现已完成了130公里的改造任务;新建移动通讯基站4座,新铺设地下光缆11公里,扩容程控电话2 000门。城乡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县城维修柏油路面860延长米,修筑排水渠3 850延长米,铺设供水管线1 800延长米、地下排水管线1 020延长米,改造污水池500个;乡镇新铺筑柏油路面62公里,整修道路540公里,新建、改建公共建筑7 125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线5 000延长米,安装路灯78盏,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 358元,农村人均收入2 021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08元和270元;新建居民住宅2.5万平方米,县城人均居住面积7.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新建、翻建全砖住房3 943户,农村住房砖瓦化率 49%,比上年提高7%;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3 6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8%。
【党政领导人名单】 中共肇州县委书记李景华,副书记刘建平、吴洪彬、张福臣、邢志广(5月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秀声,副主任杨惠、张瑞友、 王启生、孙立杰。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建平,副县长于淑范、徐飞鹏、李洪志、杨树义、韩义。县政协主席吴洪彬 (6月兼),副主席孙显禄、郝百贵、李凤岐(不驻会)、杨连科(不驻会)。县纪检委书记杨一龙。
(孙秀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