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全市抗灾自救工作情况
检查全市抗灾自救工作情况
【检查全市抗灾自救工作情况】 9月上旬,市委书记刘海生、秘书长刘显富等深入肇源县、杜尔伯特县调查研究,检查受灾各县抗灾自救工作进展情况。他们所到之处,与基层干部和灾民共同谋划发展生产、尽快致富的门路;走村串户仔细考察灾后重建的新村和民宅,反复强调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抗洪精神,坚持统筹兼顾、自力更生、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和勤俭节约的原则,夺取抗灾自救的最后胜利。
通过多日调研和总结,大量事实表明,1998年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发生后,全市抗灾自救工作深入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果,基本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受灾、一年恢复”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灾民住房重建工作进展较快。1998年因洪涝灾害造成倒塌房屋2.35万户、7.17万间,危房2.31万户、5.76 万间。截至8月底,已开工新建住房1.95万户、4.43万间,占倒房户数的82.7%;全市已合并自然村71个,建灾民新村75个、1.1万户、2.25万间。已修复危房2.02万户、5万多问,占危房总数的87.5%。
二是灾民口粮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市受灾缺粮人口37万人,已解决灾民口粮3.89 万吨,基本满足了灾民的口粮需要。
三是无地户灾民得到妥善安置。全市共有无地户近1.2 万户。为保证春季农户有耕田,各县区政府在抢排农田积水、扩大复耕面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串换机动地、开垦荒地、小范围均田、跨乡插村安排等办法,使无地户的耕种问题得到解决。全市利用2.8 万亩机动地安置无地户2 512户。采取租借耕地的办法安置无地户1 205户。采取小范围均田,仅肇源就安置无地户2 293户。通过插村方法,调剂耕地0.6万亩,安置无地户1 557 户。利用开荒地和新植林间地,解决耕地3万亩,安置无地户1 604户。
四是灾区学校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受特大洪水侵袭的共有311所学校、17.17万平方米校舍,涉及2 100个教学班、4.6万名学生。全市有1 722名教师受灾,其中703名教师住房倒塌,口粮田绝产,基本生活无保障。 各级组织把尽快恢复灾区教育教学秩序、 控制中小学生流失、加强水毁校舍恢复和重建,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灾区应维修的159所9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在1998年入冬前就已全部抢修完毕,需重建的152 所学校,1999年底之前已开工并完成重建75所,其余的77所,现已全部重建完毕。
五是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效果明显。自1998年8 月份以来,市政府先后投入200余万元,三个县投入675万元,用于防疫灭病工作。共投放消、杀、灭药品达50余吨,保证了灾区灭鼠和饮水消毒工作,杜绝了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水传播疾病的暴发流行。1999年入夏以来,三个重灾县均无肠道传染病流行,全市无一例霍乱发生。
六是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取得明显突破。1.农业生产基本恢复。1999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7.12 万公顷,与上年相比仅少播种5 027公顷,预计粮食作物总产量可达到212万吨,比上年多产粮62万吨,比1997年多产粮11 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1.3 万亩,总产量将达到125.5万吨。抗灾减灾技术推广面积2 000 万亩。2.水毁工程大部修复。全市松嫩两江堤防被洪水严重损坏251公里,占国堤长度89%,其中溃堤决口处105 处,长2.8公里;破堤放水22处,长3.8公里。全市有3座大中型水库遭到洪水破坏,还有50多处灌区泵站、近千公里灌排水渠道、900多座桥涵闸建筑物、1 200多眼机电并不同程度地被洪水毁坏,水利设施损失达6.6亿元。截至8月15日,全市共投入劳动积累工470多万个,日最多出动大型施工机械330 多台,完成各类工程土方970万立方米。松嫩两江5处决口、22处破堤放水口子全部修复,达到和超过1998年汛前标准。杜尔伯特拉海、绰尔堤和肇源胖头泡堤改线重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土石方87万立方米。农田水毁工程除肇源西部重灾区积水地块尚有少部分渠系和建筑物不能修复外,其余农田水毁工程全部修复。到5 月中旬,44 万亩水田恢复任务全部完成,达到按时泡田插秧。同时,积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堤防、水库和排水干渠的险工、弱段、穿堤建筑物等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已完成消险加固土方124.8 万立方米。完成嫩江干流堤防工程达标建设土方490万立方米,完成总工程量90%。18条受到严重水毁的公路已全部恢复通车。3.自救创收和包帮扶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到春耕前,全市参加生产自救创收人数超过13.4万人,实现创收入1.89亿元。其中,劳务输出近3万人,收入2 809万元;从事捕捞1.7万多人,收入7 248.6万元;从事运输1.3万人,收入1 265.9万元;从事建筑业1.3万多人,收入2 621.6万元;全市从事自救创收的农户户均创收1 125.5元,劳均创收581.6元。4.受灾乡镇企业恢复到灾前水平。洪涝灾害使全市 62个乡镇场、2 150个村屯、642个乡镇企业受灾,乡镇企业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截至8月末,受灾企业实现产值3.18 亿元,营业收入3.26亿元,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