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3月19日,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在大庆宾馆多功能会议厅召开。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阮殿龙作工作报告。他在总结了1998年的工作后,对1999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三讲”教育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大庆二次创业的实际,积极研究新情况、创造新成绩,为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把握契机,整体推进,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巩固成果,求实创新,继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三是深化认识,加大力度,做好干部培训和人才开发引进工作。四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市委副书记李福民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严格监督管理,逐步实现领导班子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会上,市委通报了1998年度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工作者。                     (张国骏)
  【召开全市“两评议、两整顿”总结大会】 5月29日,市委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两评议、两整顿”工作经验,巩固“两评议、两整顿”工作成果,研究部署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下步工作任务。“两评议、两整顿”工作是经市委决定,从1998年12月起,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的。主要内容是:评议党员,评议干部,整顿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整顿乡村干部作风。
  市委副书记李福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阮殿龙主持会议。各县(区)委在会上介绍了工作情况。
  市委十分重视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两评议、两整顿”工作,专门下发了文件,确定了以“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为重点,以弘扬正气、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各县(区)委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出发,把“两评议、两整顿”工作当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大事来抓,纳入日程,摆上位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两评议、两整顿”工作。
  李福民在讲话中说,这项工作的成效,不仅表现在阶段成果上,而且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具有更长远的积极意义。在谈到1999年工作时,他指出,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委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契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为关键,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把我市建设成为龙江农村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谈到具体工作时,李福民指出,一是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二是在健全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迸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四是继续在下派干部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后进村的整顿和建设。五是在发展经济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增收、节支、减债”工程建设。    (张国骏)
  【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座谈会在大庆召开】 8月13日,黑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座谈会在大庆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落实省委“三讲”教育中关于干部工作方面的整改意见,着眼于加快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集中研究部署全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工作,学习推广大庆市这方面的经验。
  省委副书记韩桂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同战以及中组部干部调配局副局长黎志友与中组部和省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大庆市委书记刘海生、副书记李福民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全省各市地组织部长和省直机关部分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
  会上,大庆市委常委、 组织部长阮殿龙代表中共大庆市委作《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加大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力度》的发言;肇源县委书记田风春代表肇源县委介绍情况。
  周同战就全省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指出,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是省委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在抓好这项工作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领导、指导和协调,保证推行公示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韩桂芝在会上强调三点意见,一是必须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公开的程序,坚持把“重公论”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二是必须让群众广泛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切实加强对干部工作的监督。三是必须以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张国骏)
  【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 1999年,全市以“三讲”教育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使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巩固“三讲”教育成果,市委组织部门针对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管理教育以及民主集中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全市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并以市委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对全市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检查情况的报告》,总结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加强了县处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指导109 个党委(党组)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对3个县和11 个企事业单位党委进行了换届选举,对32个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抓紧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指示精神,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全年共提拔处科级干部503 人,其中35岁以下的289 人,占57.7%。到年末,全市974名县处级干部中,35岁以下的76 人,占7.8%,45岁以下的416人,占42.7%,平均年龄42.3岁,比1998年下降0.4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张国骏)
  【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按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继续坚持了以“三个转变”(即由单纯的政治理论培训向市场经济知识、 技能培训并重上转变;培养渠道由单纯的党干校封闭式向封闭式和开放式结合上转变;方式方法由单纯的授课向授课和实际考察相结合上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培训工作指导思想,不断改进和提高干部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建立并完善了“立体化培训模式”。1999 年,全市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9 875 人。市委在清华大学举办了1期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了12期培训班,培训干部740人;选送37名领导干部参加了省级以上培训;选送3名处级领导干部到南方挂职锻炼;选派70 名领导干部参加了外埠培训基地的培训;选派1名领导干部到美国参加培训。           (张国骏)
  【加强监督管理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1999 年,市委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为突破口,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推行了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市县区全年共公示干部41 批645人。这一做法引起了上下普遍关注,中组部向全国转发了大庆实行公示制的经验。1999年8 月份,省委在大庆召开了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座谈会,在全省推广了大庆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做法。以市委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加强干部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强化了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同时,进一步扩大了“三荐双考”的范围,并规范了程序。全市有25个处、科级岗位实行了“三荐双考”。其中,市委对南引管理处两个副处长岗位进行了公开选拔。坚持实行聘任制、助理制、待岗制以及重要部门和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制。1999年,全市共交流处、科级干部313名,其中属于定期交流轮岗的87名;任命助理制干部99 名;新聘任科级干部513名,有13名干部低聘或落聘。继续实行了领导干部任职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全市共对205名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其中,由市里审计的领导干部21 名。还成立了市委贯彻《条例》巡视组,对各单位贯彻执行《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     (张国骏)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在基层组织建设中,1999年度重点抓农村党支部和城市街道党组织建设。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两评议、两整顿”活动,提高了乡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参评的16 709名农民党员中,有360名党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处理;在参评的752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有3人被开除党籍,6 人被撤职,63 人被降免职。对全市村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推广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展民主差额直选村党支部书记的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积累了经验。继续实施“双百”工程,加强了包扶整顿后进村和促农工作,市县乡三级机关有636名干部先后深入农村工作。共为贫困村和后进村捐款1 119万元,协调资金3 408万元,协调物资折款3 106万元,提供致富项目412个,项目收益5 000多万元,帮助整顿村级领导班子226 个。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行了村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有116 个村中的128 名干部实行了任职回避;加快了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进程,共对57名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了职业化管理;有234 个村实行了村会计委派制,占行政村总数的31.2%。开展了“增收、节支、减债”活动,1999年全市村集体共增加收入4 129万元,减少债务1 678万元,节约开支1 761万元。积极选派优秀大学生到乡镇任职锻炼,在1998年选派57名的基础上,1999年又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派63名。在乡镇政府班子换届干部调整中,有24名选派生被提拔任用。加大了乡村干部的培训力度,以县区为单位,先后与哈工大、东北农学院等大中专院校举办学历培训班11个,培训学员440 多人。继续在农村实施了“电教致富工程”,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农民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全年全市共播放各类电教专题片960 多本、1 200多场次,收看人数累计达到14 万人次。在村党支部书记中广泛开展了“评比选树活动”,先后总结宣传了以刘贵德为代表的11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典型事迹。
  在街道党的建设上,初步实现了“一居一支”的工作目标。按照“一居一支”的要求,截至1999年末,全市居民区党支部已由原来的39个发展到现在的493个,占市区居委会总数的85%。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和做好干部配备工作的意见》,对街道的职能、班子建设、机构设置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离退休党员实行了属地化管理,已有40个单位的5 365 名离退休党员划归街道党组织管理, 基本完成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的划转工作。街道党员人数由原来的1 416 人增加到7 426 人,为今后进一步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                                 (张国骏)
  【引进、选拔专业技术人才】 市委组织部门1999年度加强了对引进人才工作的指导,全市共引进各级各类人才553名。其中,农业方面人才78人,工业方面人才356人,教育卫生方面人才62人,个体私营人才3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8人,博士15人,硕士17人,学士127人。这些人才的引进,有力推动了全市二次创业的进程。1999年还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进行了重奖。按照《大庆市第三批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和《调整第一、二批市级拔尖人才的办法》,重新对第一、二批拔尖人才进行了调整,选拔了第三批市级拔尖人才。并在全市科教兴市大会上给予表彰和奖励,奖金总额达30万元,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党员管理教育】 1999年,在深入开展党员“双学”(学习党章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 认真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加大了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力度。在全市70 925 名党员中,评议出优秀党员15 673 名,合格党员54 169名,不合格党员1 083 名,分别占参评党员总数的22.1%、76.4%和1.5%。组织广大党员同“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坚决斗争,提高了党员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经过帮助教育,仍不改悔和出现思想反复的7名党员练功者,及时进行了组织处理。 针对个别党员思想退坡、组织观念淡薄的实际,在街道党组织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集中教育活动。此外,还严把党员入口关,按照“适当控制数量,切实保证质量,重点向生产一线倾斜”的原则,新发展党员2 842, 其中生产一线2 443名,占86%;35岁以下的2 206名,占77.6%;女党员812名,占28.6%,使全市党员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张国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