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商检
海关·商检
海关·商检
【坚持依法行政为国把关】 1999年是海关提出“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方针的第一年。年初,全国海关关长会议和关区关长会议结束后,哈尔滨海关驻大庆办事处立即组织全体关员学习新方针,深刻理解领会新方针的精神实质。在学习讨论中,大家认为,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依法行政、为国把关”的海关工作方针,必须树立三个意识,即法制意识、把关意识和正确服务意识。海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依法办事,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同时,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在新的形势下贯彻海关工作方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效率的提高。通过学习,大家克服了对新方针的模糊认识,达到了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与此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召开记者座谈会,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海关工作新方针,并到企业宣讲政策、调查研究、传递信息,让大庆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了解海关工作新方针,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一系列的对外宣传,为办事处贯彻新方针、加大执法力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柴文信)
【完成全年税收任务】 1999年,总关下达给哈尔滨海关驻大庆办事处的税收任务为1 000万元。为了完成这一任务, 大庆办事处加大转关工作力度;深化业务制度改革, 强化制约机制;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努力,全年共监管进出口转关货物1 406吨,贸易额1 280美元。征收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1 108万元,其中关税417万元,增值税691 万元。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加大转关工作力度。大庆办事处领导班子提出了“依法治税、综合治税”的要求,将税收任务分解为一般贸易征税、加工贸易补税、稽查补税、审价补税等,明确分工,各司其责。税收的基础是税源,为进一步扩大以上税源,办事处主要领导亲自抓进口货物转关工作,多次带队到北京首都机场海关、大连海关联系,沟通情况,加深了解,为转关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深化业务制度改革,强化制约机制。大庆办事处在严格执行“三级审批制”和“双人监管制”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了业务制度改革,重新调整两个业务科室的业务分工,改变了过去进出口货物审、征、验、放一条龙的作业模式,把审单、征税和验放货物分为两个科室作业,以利于相互制约;把加工贸易管理的审批与中期核查和核销分开作业;将减免税审批和后续管理分开作业;把企业办理注册、减免税和加工贸易审批与验厂分开作业。这样,既完善了制约机制,又符合内外勤分离的工作要求。
再次,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以应税货物和无代价抵偿货物为重点,严格查验。在企业申报过程中,业务人员发现有个别企业通过无代价抵偿贸易方式进口设备零备件以达到偷逃关税的目的,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及时加大对无代价抵偿货物的审核和查验力度,从而增加了税收。以减免税进口货物的后续管理为核心, 加大稽查工作力度, 发现某企业免税进口石油专用钢管材,存在移作他用现象,最后查证涉及违规货物金额5 892万元,涉及税款1 800多万元,已构成违反《海关法》有关监管规定行为,此案已上报总关。
严厉打击走私违法活动。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恰当运用情报分析和鼓励举报等方式,先后查扣走私嫌疑车辆2 台;审理结案擅自出售、抵押进口减免税车辆案件1 起。还对大庆市拍卖行的公开拍卖走私、违规车辆活动予以坚决制止。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办事处继续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管。加工贸易审批坚持“小批量、多批次”原则,全年共办理加工贸易备案手册10 本,备案金额191万美元。重点加大了中期核查力度,对企业料件进口、加工使用、仓储及单耗等情况进行了全过程严密监管,中期核查率达100%,核销率达100%。在企业管理上,已通过年审企业88 家,其中新增注册企业10 家,有4 家企业被评定为A 类企业。严格减免税审批制度,全年办理减免税审批6 146万元。 (柴文信)
【促进大庆外向型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大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哈尔滨海关驻大庆办事处在认真贯彻“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新时期海关工作的基础上,深入企业90余人次宣传海关法规,帮助调整经营方向,制定经营策略,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同时,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哈尔滨海关驻大庆办事处关于充分发挥海关职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大庆对外经济发展的十项优惠政策》及《哈尔滨海关驻大庆办事处关于支持大庆市外贸进口优惠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大力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重组改制,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大庆办事处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支持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仅1998年以来就为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免关税及进出口环节增值税5 400 多万元。如大庆林源炼油厂重组改制后,1999年决定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地毯生产设备对原生产线进行改造,并与德国一著名厂家签订订货合同。由于船期提前,货物在没有办妥海关手续的情况下于10月初到达大连港,在大连海关必须交纳相应数额的税费才能放行,经计算,该厂共11 个集装箱的货物价值160多万美元,应交纳700 多万元的税费或保证金。企业一时难以筹集到这笔税款,即与大连海关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出具证明,并派出业务科长与企业一起前往大连办理有关转关手续,使设备及时运回大庆,顺利安装并投入生产,并为企业办理了减免税手续,节省资金700多万元。
第二,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扩大全市外贸出口。发展加工贸易是一项成本低、高效益、能够解决大批人员就业的经营方式, 大庆的加工贸易起步较晚,发展较慢, 发展的速度、力度远远不够。大庆办事处在往年扶持的基础上,1999年继续选择了10家基础较好、有发展后劲的企业,如大庆肇融亚麻有限公司、大庆朝锐纺织有限公司、黑龙江庆志建材有限公司、庆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大庆毛纺有限公司等,对其进行帮扶,使企业走出低谷,成为大庆对外经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以此带动了整个大庆市外贸出口的发展。中外合资庆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大庆市的加工贸易大户。由于企业经营困难,进口原料减少,只得大量使用国产原料。但是国产原料质量差,使用国产原料生产BOPP塑料薄膜不仅废料多,成品率低,而且价格高,国产料每吨价格高出进口料近300 元。为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大庆办事处建议该厂利用东南亚金融危机、货币贬值、原料价格降低的有利时机,保税进口原料,生产出成品后返销出口。年初,该企业与外商签定合同,又为其办理了加工贸易手册,企业免交海关税款进口了原料3 900 吨,货值183万美元,使企业仅此一项就获得纯利润120万元。
第三,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1999年,海关大庆办事处不仅超额1 600 多万元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1 300 万元的任务,同时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投资者落实好优惠政策作为自己的责任。共为招商引资企业减免税3 100 多万元,在全市招商引资“贡献杯”评比中获得铜杯奖。大庆美商集团建立的全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厂,是市里给予重点扶持的招商引资企业。在政策运用上、办事程序上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从企业提出申请、验厂、三级审批到海关注册,5天的工作程序1天办完。5月份,企业进口36个40 英尺进口集装箱货物,由于没有免税证明,造成198.97吨、价格1 063 万元人民币的货物滞留在大连港,要报关必须预先在大连海关交付236.83万元人民币的税款。海关大庆办事处主动出具保证函,请求予以转运。货物转关到大庆后,采取“倒作业程序”,先查验货物,后办理报关,再补交免税证明,使企业既免去了预交税款的困难,又省去了往返的花销,为企业早日、顺利投入生产提供了时间上和资金上的保障。总经理郭荣宗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是大庆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我来到大庆,海关优质服务、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又深深地感动了我, 现在觉得在大庆投资心里更加有底了。”如今,该企业的投资额由原来的1 535万美元增加到1 786 万美元,并于7月13日给海关送来了一面题为“踏遍神州,服务一流”的锦旗。
第四,为企业排忧解难。海关大庆办事处坚持把方便企业合法进出,努力提供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通关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 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通关环境。为此,实行了“全天候、无假日”的预约值班工作制度,保证正常货物进出口畅通无阻。1999年元旦,肇州县肇融亚麻制品有限公司进口的1 180包共5个40英尺集装箱的进口原料到货。按合同要求货物运到后要及时将集装箱返回,否则每压箱一天的费用就是1万元。海关大庆办事处辛维增科长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清晨5点多就带领关员赶往肇州,用3个小时为企业办理了验放手续。 (柴文信)
【完成全年商检任务】 1999年,大庆商检局认真分析机构改革所带来的新形势,按照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省商检局关于商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带领全局职工严格商品检验,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增收节支,较好地完成了省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完成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582批,商品总值7 493万美元,收取检验费133万元。其中检验进口商品215批,商品总值6 579万美元;检验出口商品367批,商品总值 914万美元。共为进出口企业办理索赔通关证书90批,包装检验72批,三资企业价值鉴定 5批,签发普惠制证书和一般产地证24份。 (刘 伶)
【严格执法优质服务拓宽检验监督覆盖面】
1999年年初,大庆商检局在机构改革的情况下,仍紧紧抓住检验监管主业不放松,在集中人力确保重点工程进口项目检验的同时,收集信息,多方协调,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商检自身优势,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以拓宽检验监管覆盖面。
(一)优质服务,赢得用户, 拓宽检验市场。河北一家公司在大庆采购石油焦出口俄罗斯,以往都是到河北商检局报验、检验,周期长、费用高。大庆商检局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用户,宣传出口商品产地检验的有关规定,要求该公司到大庆局报验。当检验人员在接到该公司第一批检验任务后每天加班加点,积极协调有关检测单位,采取电话、传真报验等手段,及时检验出证,缩短检验周期,为用户降低出口成本,使他们转变了想法,保证以后的石油焦出口检验都在大庆检验,还为大庆商检局送来写有“严格执法、优质服务”的锦旗。吉泰集团是大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项目,为使其产品“古龙贡米”顺利出口,大庆商检局主动深入该企业,宣讲《商检法》,介绍与其有关的商检知识以及出口食品厂库卫生注册条件,使企业在产品的生产、检验、包装等环节从起步就按出口食品的标准严格执行,避免了企业走弯路。9月29日早8 时,一外贸公司报验出口一万吨石油焦,由于交货时间和气温等原因,要求必须在30日前检验出证完毕。面对用户焦急的心情,商检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受理报验、赴现场抽样检验,30日晚10时终于将该批货物所需的品质证、卫生证共400 多份证件交到报验员手中,使他们深受感动。
(二)急企业之所急,确保重点工程进口设备的检验。油田化工总厂的ARGG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到货集中、时间要求急,检验人员坚持随到随检。他们在30℃以上的持续高温下,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驻厂检验两周,保证了设备的及时安装调试。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在装置停产检修期间,到货一批急需检验的价值达113万美元、重800吨的管材、管件。检验人员加班加点,采取委托检验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出具了检验结果,使装置的检修工作顺利完成,受到用户好评,石化总厂有线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三)加强流通领域内进口商品的检验监管力度,努力扩大检验监管覆盖面。一是主动与市电信局、通信公司等单位协作,对市场出售的进口手机、手机电池等通信产品进行监督管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深消费者和商业企业对《商检法》的认识。 利用“3·15”等机会设立展台,将假冒伪劣进口影碟机、音响、彩电等展示给消费者,并发放进出口商品检验宣传材料,接受消费者咨询。 三是认真接待消费者投诉。全年共接待包括进口手机、 “随身听”、组合音响、服装等商品5 起投诉案,并圆满解决。四是规范流通领域进口商品检验方法。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在检验依据、抽样方法、检验程序、产地鉴别等方面,起草、制订了局商业流通领域《进口彩色电视机检验监管办法》、《电动工具检验监管办法》、《进口皮鞋检验监管办法》等管理办法,为规范流通领域进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对进口商品逃漏验等违反《商检法》案例进行严肃查处。先后对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的进口亚麻,毛毯总厂的150 吨进口毛条的漏验问题进行了查处;对庆港塑料有限公司、安达电缆料厂、威泰塑料门窗厂等企业的进口原料漏验问题正在调查和查处中;对进口机动车辆的漏验进行摸底调查,并与交警部门协调,力争从根本上杜绝进口机动车的漏验现象。 (刘 伶)
【强化商检内部管理】 在搞好队伍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大庆商检局1999年主要抓了五项工作。一是从落实工作目标入手,层层分解,细化到人,明确责任。1 月,商检局按照省局要求,结合大庆实际,提出了全年工作计划,最终分解为8项60 条,并按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达到标准逐条落实到人,并坚持每季度检查汇报一次。二是搞好培训,提高检验员素质。为认真贯彻国家局、 省局关于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做好各项工作的指示精神, 全局职工恪尽职守,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坚持利用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职工培训,开展英语口语的强化训练。同时,进行商检业务知识综合性摸底考试,将考试结果张榜公布,并在大会上讲评。三是抓基础工作,确保检验工作准确无误。首先,商检局在资金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购置必备药品,利用自有实验室开展检验项目,提高自验率。为加强实验室管理,由主管领导带头对实验室进行综合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检验复核制度不严、试验中检验记录不全等问题严格查摆,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其次,狠抓检验基础资料管理,做到每季度进行一次单证、科室台账检验,对查出的原始记录填写不全、评语不规范、证书证稿签字不全等问题,及时通报全局,要求限期整改。四是从抓制度落实入手,加强机关事务性工作管理。大庆商检局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值班值宿、安全保卫、防火防盗等各项制度,把安全教育摆放在第一位,常抓不懈,在后勤保障上确保了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是进行了新建办公楼的审计和取证工作。新楼的《用地许可证》、《建筑防火证》等均已办完。基建审计工作,经过省局、齐齐哈尔局财务人员的大力协助,基建账目全部建完,图纸审计和现场调查通过初审。 (刘 伶)
【树立商检行业新风尚】 1999年,在开展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中,大庆商检局在上半年初评中,被定为较差单位。为了改变行业形象,大庆商检局党组要求每一名职工都要从自身做起,联系实际找差距、摆不足,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为此,开展了“我在行风建设中做了什么”、“下半年怎么办?”等专题讨论。按省局和市委要求,以“努力工作,严格执法,廉政勤政, 积极为外贸企业服好务”为主题, 掀起了行风建设新高潮。8 月份,他们重新制订了新的行风建设考评细则,落实整改措施,健全廉政建设监督网络,并在进出口企业中聘请了37名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还对辖区内的重点进出口企业进行走访,广泛争求意见。同时,实行检务公开,强化舆论监督,经公示制的践示践诺,全局行风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刘 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