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



             关于大庆市1998—199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00年2月16日在大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大庆市计划委员会主任 沈宏宇
  一、1998和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两年来,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大开放战略的实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战胜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实现了“一年受灾、一年恢复”的奋斗目标,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两年分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1.59亿元和714.1亿元,分别增长8.5%和8.9%。
  ——农业战胜了特大洪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8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1.6亿元,同比下降22.7%。 1999年面对特大洪水造成的损害,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一手抓抗灾自救,一手抓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恢复到灾前水平,实现粮食总产22.4亿公斤,为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农业增加值28.8亿元,与受灾前的1997年基本持平。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全市大牲畜存栏达到40.5万头;水产品产量实现6.5 万吨,与1997年相比增长30%。造林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年共完成植树造林57 万亩,初步构建起大庆绿色通道工程的框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中南引三项骨干工程建设。两年新打机电井1 974眼,新增节水灌溉工程2 912 处,建成了7个高标准节灌示范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到1999 年底,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到46%。农村经济产业化迈出较大步伐,两年共新建、改建和扩建龙头企业21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两年来,全市工业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485.1亿元和564亿元,增长8.1%和6.3%。中省直企业生产平稳运行,与1997 年相比,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地方工业继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对全市工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998年和1999年分别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逐年提高,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318.1,与1998年相比提高64.8个百分点。地方亏损企业逐步摆脱困境,纳入省扭亏考核范围的15户企业均已扭亏为盈。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比重有所提高。近两年我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999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0.7亿元,与1997 年相比,年均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11.4% 提高到1999年的12.7%。市场销售平稳增长,两年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亿元和74.8亿元,年均增长8%。全市物价水平持续走低,到1999年末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由1998年的100.3%下降为99.2%。 市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两年来共新建改扩建各类商品市场64处,比较大的市场有北方建材市场、北方汽配城、农副业产品批发市场等。另外各种要素市场建设收到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各类市场总数已达到145家。旅游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两年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2.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2.6亿元,与1997年相比,年均增长49%。 社区服务及中介组织逐步健全,两年共发展便民服务网点438家,新增律师事务所、评估中心、职业介绍所等中介组织56家。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998 年完成201.7 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实际完成投资205.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两年分别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7亿元和30.6 亿元,增长47.4%和10.6%。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其主要特点;一是投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彻底改变了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二是开工建设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世纪大道、人民医院、东湖水厂二期工程、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大庆广场等;三是房地产开发增长较快,两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 18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亿元,房地产开发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经外贸稳步发展。实施大开放战略两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7.6亿元,共引进项目4 14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309 个,极大的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两年来招商引资分别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个和2.5个百分点。大开放战略的实施也促进了外经外贸的发展,两年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3 875万美元,年均增长59.5%,共审批三资企业34家,实际利用外资2 697.4万美元。
  ——金融形势稳定,工商税收及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到1999年底,全市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为468.5亿元,各项贷款额为208.7亿元,与1997年相比分别增长33.1%和9%。 税收形势较好,两年共实现工商税收268.6亿元,年均增长15.6%。财政收入稳步提高,1998年和199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分别完成25.5亿元和29.7亿元,年均增长12.9%。
  ——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两年来,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 14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6项。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9%和100%。高考升学率达到46.3%和63.1%。 竞技体育成绩喜人,两年共获金牌352 枚,打破6 项世界记录,5 项全国记录。文艺战线硕果累累,一批优秀作品纷纷获奖。计划生育取得较大成绩,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8.1‰和12.2‰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4‰和8.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和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 438元和8 969元,年均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 805元和2 218.8元,年均增长13.5%。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市再次进入了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行列,同时荣获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殊荣。
  两年来,全市经济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仍没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另外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布局调整任务仍很繁重;二是地方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招商引资工作尽管形势较好,但从引进的项目看,国外资金占有的比重较小,国外大公司在我市投资还没有大的突破。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200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初步安排
  (一)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
  ——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增长8%以上。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计划增长15.2%;
     第二产业增加值计划增长6.2%;
     第三产业增加值计划增长13.1%。
  ——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完成27.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计划完成23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达到206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实现78亿元,增长5.0%。
  ——进出口总额计划实现5 720万美元。其中出口2 000万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计划达到9 212元,增长2.7%。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达到2 500元,增长12.7%。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环境保护综合指数计划达到1.0。
  (二)实现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重点要抓好的几方面工作:
  1.走特色农业的路子,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
  2.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壮大地方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3.以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特色旅游业务为切入点,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4.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逐步实现资源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5.实施好城镇建设战略,努力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6.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推进各项改革;
  7.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8.做好“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略)
  【落实年度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年初,市计委围绕市委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的目标,在认真调查分析,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庆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并认真抓好各项计划的落实,确保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一是抓好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深入到县区和各有关部门,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调整和补充专项计划,保证了计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指导性;二是搞好国民经济运行的预测和监测,每季度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总体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搞好计划信息发布,全年共编发《计划信息》15期,刊发国内外经济信息和大庆经济发展动态100 多条,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焕章)
  【获得一批国家投资项目】 随着计委职能的转变,争取国家和省投资的建设项目,加快全市经济发展步伐已成为计委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市计委在认真分析国家的投资重点和了解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提前准备申报国家投资的项目。一年来,共组织和委托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0 多项。 同时积极上报项目。针对国家启动内需的资金投入重点,从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库中,选出一批重点项目,上报省计委和国家计委,在国家扩大投资启动内需政策的牵动下,1999年共争取项目21 个,争取资金5.43 亿元,其中国家资金2.12亿元,省资金0.32亿元,贷款2.99亿元。                  (刘焕章)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999年,市计委立足本职,千方百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吸引境外资金方面,积极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荷兰、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公司近千名客商接触,发布项目信息200多个,洽谈项目百余个,引进外资项目18个,总投资16 758万美元,其中协议外资12 557万美元。此外,在争取国外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位贷款3 244.43万美元,用于南引水库等三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吸引国内资金方面,市计委积极参加市里统一组织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一年共参加招商活动50 多人次,抓住几次大型招商活动的有利时机, 千方百计促成项目合作。全年实现到位资金83 747.4万元,为计划指标的6倍。                    (刘焕章)
  【项目开发与储备工作取得进展】 1999年,市计委在项目开发上狠下功夫。先后走访了化工部研究院、中科院高技术中心、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20多个科研院所和知名大学,收集项目3 000多个,对其中208个市场前景好、符合大庆经济特点的会同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重点项目编制了可行报告。全年给企业推荐的132个项目中有73 项被选中,在招商引资中有42 个洽谈成功。认真搞好项目储备。目前,市计委项目库已储备六大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等十二大类3 000 多个,每年都要派专人进行项目调研,对项目库进行清理和补充,为招商引资提供充足的项目准备。先后编印了《大庆市跨世纪招商引资及高科技项目推荐目录》、《大庆跨世纪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册》、《大庆市招商引资重点推荐项目简介》等招商材料,并印发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汇编》,供招商引资活动作参考。                  (刘焕章)
  【着手编制“十五”规划】 市计委按照国家计委和省计委的统一部署,1999年6月开始着手“十五”规划的调研工作,制定了《大庆市“十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程序的若干意见》,完成了《大庆市“十五”规划基本思路框架》, 确定大庆“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突出“四个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实现“四个转变”,实施好“六大战略”。11月3日,以庆政办发[1999]87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十五”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的通知》,安排了行业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中省直企业规划四大类44个规划,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马晓林为组长的“十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建了规划起草小组,由计委主任沈宏宇兼任组长。起草小组现正着手“十五”规划纲要的编写工作。        (刘焕章)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按照市政府安排,1999年市计委承担通过农业产业化转移农村劳动力2 140 人的任务。为此,他们采取了“三部分转移”方法,即通过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吸纳一部分;通过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消化一部分;通过建设乡村特色农业基地转化一部分。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2 615人,完成计划指标的122.3%。       (刘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