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成绩显著】 1999年,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双评”活动中,获全市49个参评部门第一名,实现了行业风气最佳单位“三连冠”;并先后获全市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全省百日安全竞赛先进单位、全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粮食收购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先进单位、招商引资“贡献杯”银杯、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市直机关先进党组织、市直机关“文明职工之家”、市直机关“文明职工之家标兵”、市直机关第七届职工运动会总支级团体第三名、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各种荣誉称号20多项,并在全国工商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全国工商系统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全省工商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全市“为经济建设服务,树行业新风”经验交流会、全市政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作会议和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创建卫生城市总结表彰大会上介绍了经验,《中国工商报》、《中华工商时报》、《黑龙江日报》、 《工商向导》、《大庆日报》、《大庆晚报》、大庆电视台、大庆广播电台等都分别对该局行风建设、工商执法和服务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报导。                       (王伟东 谭秀臣)
  【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1999年,市工商局纪检系统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全年共立案102起,结案100起,准确率达100%,收缴罚没款31.3 万元,捣毁黑加工点35处,没收各种伪劣酒1 200 箱、假烟255条,侵权饮料1 501箱,超期和假冒饮料347箱、罐头338 箱,非法倒卖的粮食413.4吨、化肥29.9 吨,各种假冒标识20万套。另外,还没收了假冒巨鹰滩枣247 袋,假冒蜂蜜、蜂王浆300/公斤,劣质小苏达2.7吨,假冒钻塔牌挂面1 600 公斤,假冒“大庆”牌奶粉2 826袋,为大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
  在反不正当竞争中,市工商局纪检人员坚决打破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维护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首先,与市经贸委、监察局、商委、法制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打破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公布了举报电话,建立了信访举报接待制度,对地方政府和部门制发的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文件进行了清理,对搞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予以制止。二是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编印了《大庆市工商局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专项整治方案》,下发给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信、交通运输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社会普遍关注的公用企业,同时抓热点、找难点,对某县电业局强制用户租用IC卡交费等案件依法严肃查处,在同行业中引起很大震动。三是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围绕“两节”、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名优企业等时机,对节日市场、农资市场、名优产品市场、夏季饮料市场进行了专项整顿。“两节”期间捣毁黑加工点15个,没收各种假冒伪劣商品价值80多万元。在“红盾打假护农”活动中立案9起,取缔非法经销点5处。夏季饮料市场整顿开始后,查处了尹某经销假冒“大庆”牌奶粉案,没收假冒奶粉 2 826袋。在“打假维权”战役中,先后查获吉林通化香雪兰山葡萄酒厂非法使用与吉林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相似的外包装装潢案、非法生产假冒大庆“钻塔”牌挂面案以及仿冒“椰树”牌椰汁商标案等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名优企业的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王伟东 谭秀臣)
  【加大维护消费者权益力度】 1999年,大庆市工商管理部门以“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广泛开展了“3.15”宣传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准备,3月14 日,在会战大街开展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捍卫消费者尊严”的主题宣传日活动。3月15 日,市工商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联合在会战大街等处组织活动, 市委、 市政府和市政协有关领导亲临现场。会战大街及全市各县区主要繁华路段及大型商场附近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人流攒动。 全市共出动宣传车26台,投诉车20台,出宣传板60 块,散发各种宣传材料6万多份,现场提供咨询服务2 万多人次,受理投诉150 多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此外,创办了“3.15”专刊,共刊出22期。电视台开辟了“3.15”专栏,发相关稿件412 篇,制作专题节目26期。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 168件,解决1 14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62万多元。   (王伟东 谭秀臣)
  【市场体系培育有新突破】 1999年,全市新建各类市场6处,核发市场登记证6个,总计登记各类市场121处,其中,消费品市场 100处,生产资料市场16处,生产要素市场5处。全年消费品市场成交额18.2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4.4亿元,比上年增长81%;生产要素市场成交额 359万元,比上年增长294%。市场体系实现新突破的主要原因,一是积极推进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大市场的建设和启动。特别是在11月份综合批发大市场一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时,市工商局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果断关闭旧批发市场,全力支持启动新市场,保证了新市场的顺利启动运营。 该市场已成为大庆及其周边地区农副产品交易、 价格形成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成为大庆市场上档次、上水平的标志之一。二是积极推进“双生”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市工商部门顺应全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住房制度改革的形势,积极鼓励、 引导、 支持“双生”市场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生产资料市场3 处,特别是农资市场、煤炭市场的启动运营,填补了大庆这类生产资料市场的空白。三是积极推进各区县市场改扩建和农村大集的建设与发展。共建议、指导各区县改扩建市场13处,总面积 3万多平方米,可容纳业户近3 000 人。 继续做好灾后农村大集的恢复重建工作, 指导各县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受灾大集分类,从实际出发组织人员实施恢复工程,并根据需要,因地制宜辟建新的农村大集。全市农村大集已达到57处,其中乡镇级44处,村级13处,加快了农村市场的发展步伐。                             (王伟东 谭秀臣)
  【市场建设规模发展迅速】 大庆自1998 年实行“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以来,市场建设总投资达34.6亿元,到位资金20亿元。到位资金是1997年底以前市场建设总投资额的2.6倍,新建、改扩建市场54处,是前5年全市市场建设总数的1.4 倍。其中投资1 000 万元以上的市场有21处,5 000万元到1亿元的大市场6处,超亿元的5处。仅北方建材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华联一沃尔玛”超市等几大市场总建筑面积就达到100 多万平方米,是1997年底以前市场总建筑面积的2.47倍。新建的所有大型市场都是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政府没有投资一分钱。例如,会战大街商业区引资3.5亿元,新建单体工程12个,建筑面积16.7 万平方米,划分服装城、科技电子城、香港城、音像制品城和水产批发城5个市场区; 开发区皇宫饭店同广州华联公司联合投资2.6亿元,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的大型“华联—沃尔玛”仓储式超市,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预计2001年夏天可投入使用,将成为大庆第一大超级市场。
                                   (辛 习)
  【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启用】 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区域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投资 1.6亿元人民币的大庆市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大市场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并于11月11日正式启用,同时关闭原大庆农贸批发市场。这座综合批发大市场位于龙凤区三永村立志屯,世纪大道东风路东北侧,是大庆统一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政府实现综合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为市民建设的重要公益性建筑,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之一。具有消费需求潜力巨大的销售地批发市场、大进大出的中转批发市场和前景广阔的产地批发市场的特性。它的建成使用,将促进大庆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将极大地丰富城镇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促进地方收入的增加;可为城乡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将促进黑龙江省西部乃至全省经济的增长。
  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丰硕成果,大庆市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大市场由山东威海合财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8亿元人民币兴建。工程共分三期,一期工程投资额为1.6亿元人民币,二三期工程投资额为3.2亿元人民币,到2002年,市场全部竣工后,总建筑面积可达28万平方米。
  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设有粮油厅、蔬菜厅、水果厅、水产厅共 210个摊位,同时建有香蕉库、蔬菜露天交易市场和为业户服务的两栋商服楼。批发市场启用前,所有摊位均已被业户抢订。
  市工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和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分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从配合启动和搞好服务、为经营业户办理户口、为业户子女受教育提供优惠政策等方面,积极做好工作。市政府有关领导要求市场经营者,充分利用招商引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建设,为业户创造有利于经营的各方面条件。他还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的宏观决策和部门的职责,落实承诺、兑现政策、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闻 泽)
  【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管理】根据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1999年,市工商局把粮食市场监督管理工作重心转移到维护良好流通秩序,促进粮食转化和销售上来。一是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及时组织各县区向省局报送了有关企业收购粮食的审批手续,并积极做好协调说明工作,使大庆市挑战饲料有限公司等29户企业被省局批准具有入市收购权。二是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经营台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收购行为,印制了《黑龙江省用粮企业粮食经营台账》3 万份,下发给用粮企业。三是对县分局监管粮食市场的组织领导、案件查办、专项打击、企业台账建立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妥善处理,为进一步强化粮食市场监管,维护良好流通秩序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大对违法收购行为的打击力度。1999年,全系统查办粮食案件18起,没收违法收购粮食413.4吨。             (王伟东 谭秀臣)
  【强化市场规范化管理】 1999年,在全市范围内以开展创建文明市场活动为载体,狠抓市场设施建设、卫生、安全、治安、计量及交易秩序整顿,使全市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经申报又有两处市场被批准为省级文明市场,一处为市级文明市场,使全市文明市场达到32处。其中,省级文明市场标兵4处,省级文明市场10处,市级文明市场18 处。在市场规范化管理中主要抓了四个环节。一是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各工商分局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改善集贸市场卫生基础设施。8月30 日,省爱委会卫生检查团对大庆创建灭蝇先进市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抽查了萨尔图区东风市场、让胡路区农贸市场、龙凤区兴化市场、红岗区红岗市场和大同区同阳市场,结果五处市场均以满分通过检查。二是加强市场安全管理。召开了两次安全会议,下发了《春防工作方案》、《安全防火督察办法》等文件,在全市开展了市场春防竞赛活动,并组织市场安全防火检查20多次,下发整改通知单25份,整改隐患100 多处。获得全省百日安全竞赛先进单位称号。三是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了“双生”市场、节日市场等专项整顿工作。收回3个空壳市场的登记证,对未经登记擅自开业的2处市场进行了规范。四是加大市场治安工作力度。全年共受理查处各类治安案件46起,处理违纪人员52人。调解民事纠纷186件,收缴管制刀具62把,追缴赃款、赃物价值1.6 万元。
                               (王伟东 谭秀臣)
  【加强商标监督管理】 1999年,全市申请注册商标104件,有效注册商标已达680件。为了加强商标的监督管理,市工商部门认真开展了商标验证工作,验证商标506 件,占应验证商标的83%。对19 户指定印制商标单位进行了年检换证,取消了其中3 户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印制商标的资格。认真组织参加了全省著名商标复审及申请认定工作,申报、复审省著名商标21件。工商部门还加大违法商标查处力度,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1起,收缴罚没款41 325元。
                               (王伟东 谭秀臣)
  【严格广告管理工作】 1999年,全市发展广告经营单位41户,总计达到131 户,从业人员1 096人,广告经营额5 542万元,比上年增长12%。核发临时广告经营许可证17 个,印刷品广告登记证10个,户外广告登记证4个,店堂广告登记证213个,收取规费9 200 元;年检广告经营单位92户,年检率达100%,办理广告备案30条;监听监看广告568 条,查处广告违法案件18起,发现问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单30条;组织了三次印刷品广告专项检查,检查印刷企业814户,收缴各类违法违规印刷品广告31.7万多张。市工商局还成功地承办了全省第一期广告审查员培训班。                          (王伟东 谭秀臣)
  【搞好经济合同管理】 1999年,市工商部门进一步搞好经济合同管理,办理外地施工企业跨区注册296户次,鉴证合同397份,合同总标的额16.6亿元。会同有关部门检查在建项目106个,发现并解决有关合同的问题32个。办理抵押物登记388件,抵押物价值19.3 亿元,担保金额增加到10.81 亿元。通过这些工作,督促签订合同的各方共同遵守合同条文,确保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市工商部门还对已命名的278 户“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进行年审,撤销1 户省级“重守”企业的称号,新命名市级“重守”标兵单位5户和“重守”企业76 户。并号召所有企业都向“重守”企业学习,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王伟东 谭秀臣)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 1999年,市工商局围绕市委确定的大开放战略,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努力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强力推进,服务上优质高效,出色地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01个、5.7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5 亿元指标的385%,荣获全市招商引资“贡献杯”银杯。主要做法是,在继续大力开展以函招商、以会招商、载体招商的基础上, 增加专门赴外招商和网络招商的新举措。每月定期召开汇报会, 每季度通报完成任务进展情况。同时,分解任务,签订责任状,重奖招商功臣。领导会会讲招商,职工人人想办法,上下齐动手,并坚持在政策上从宽,服务上从优,收费上让利,落实上从严的原则,积极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全市工商部门还修订完善了有关政策性措施12条,服务办法16项,为招商企业提供各种服务1 600多户次,共为招商企业让利350多万元,保证了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                      (王伟东 谭秀臣)
  【市工商局选派干部到企业挂职服务】 8月,市工商局在全系统开展了选派工商干部到企业挂职服务活动。选派的44名挂职服务的科所股长,分别由所在分局领导带领,与48家企业进行了对接。挂职服务采取“四不”原则,即参与不干预,建议不决策,服务不替代,帮助不包办。实行定点、跟踪、全程服务。仅4个多月时间,就协助企业办理证照、纳税手续5个;帮助企业清理欠款10多万元,解决贷款、流动资金100 多万元;解决生产原材料、产品销售、劳动力等问题7 个;帮助联系、签定合作合同1份。此外,还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法律咨询11人次,提合理化建议15条。                          (辛 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