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机构

机构·人事·劳动

机构

机构






  【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为迎接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冻结了行政机构的编制和人员。根据黑办发《关于严格控制增设机构、 增加人员编制和机构升格的通知》精神, 对行政单位实行冻结。对一些要求增加机构和编制的部门,一律不予审批。人员调整只限于在公务员之间进行,保持公务员人数只减不增,减轻了新一轮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压力。二是清理了违反规定在行政机关工作的人员。根据庆人联字[1999]2 号文件精神,四个县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部门配合,共清理党政机关借调人员和以工代干人员338名。三是摸清了机构编制的基本情况。包括机构设置和演变过程,行政机构的职能,行政部门的编制、人员结构等,做到了机构清、职能清、编制清、人员结构清。
  根据黑编[1999] 9号《关于市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及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对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进行了划并。将人事部门承担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职能、民政部门承担的农村社会保障职能、卫生部门承担的公费医疗管理职能、医改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能,统一划入劳动部门,共划转编制15名。四县五区对社会保障工作机构也作了调整和划转。根据省委办公厅文件要求,市编制部门还对市法院、市检察院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审定,规范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名称和职责。并完成了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划转。                          (郭继光)
  【完成事业单位登记和年检】 市编制部门按照省机构编制委员会通知精神,把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工作作为1999年的重点认真抓好。从全市实际出发,下发了进行事业单位登记年检的通知,要求全市事业单位在登记年检中坚持做到“四查四看”:一查被检单位运行情况,看法人资格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二查被检单位经费来源情况,看财政供给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三查被检单位机构编制,看机构名称、机构规格、编制员额、法定代表(负责人)是否发生变化;四查被检单位职责任务,看职责任务履行是否正常。通过“四查四看”,摸清了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变更、撤销登记的基本情况,为事业单位顺利进行登记年检创造了条件。各县对不参加年检的事业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停止审批工资基金和使用编制指标、冻结人员调动,直到撤消机构等不同程度的处理;对确已歇业但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限期办理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则吊销其登记证,收缴印章。年检工作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行为,保护了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强化了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有效地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截至3 月末,各县区均已完成事业单位登记年检工作,共有1 923 个事业单位参加了年检,其中:具备法人资格的688个、具备非法人资格的1 235个,年检率100%。市直属事业单位已登记的有204 个,其中具备法人资格的138 个,具备非法人资格的66 个。同时,还对部分事业单位进行了变更登记。
                                 (郭继光)
  【推进事业单位向社会化过渡】 为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全市报纸、广播电视行业的实际情况,市编制部门以庆编发[1999]33、32号文件批复同意组建大庆日报报业集团和大庆广播电视集团。使这两个单位基本上完成了向社会化的过渡,实现了五个转变:即在管理上由机关型向企业型转变、在财政上由依赖型向自我积累型转变、在发展目标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在技术装备上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在用人机制上由终身型向竞聘型转变。这些变化有利于报纸、广播电视整体宣传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全市报纸、广播电视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郭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