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油气勘探 【概况】1999年,勘探系统贯彻“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商业可采储量为目标,努力实现以油气勘探为主体的多种资源综合勘探新突破”的指导思想,坚持“老区增储连片,深层加强攻关,外围继续展开,新区力求发现”的勘探方针,全面完成1999年勘探生产各项指标,获得了丰硕的地质勘探成果。
1999年,大庆油气勘探分别在松辽盆地北部地区、海拉尔盆地、依一舒等外围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和柴达木盆地北缘等13个盆地开展,共优选出5类44 个勘探目标,按10个勘探项目组织实施。其中,盆地早期评价目标11个,有利含油气盆地(凹陷)目标6 个,有利含油气区带勘探目标11个,圈闭勘探目标14个,有预测储量油气藏评价目标2 个。全年完成勘探工程量情况见附表。
1999年勘探工程量指标及完成情况表
※其它物化探和地震老资料重新处理等工作量均按计划完成。
勘探系统完成各项储量任务情况表
表中所列:(1)石油探明储量,在新站油(气)田和永乐油田源13 区块由局开发部门完成。
(2)石油控制储量,在葡西地区完成控制石油储量13 506万吨,为计划的168.8%;综合评价认为,葡西油藏为浅层特低丰度低产大型油藏。根据经济评价结果,内部收益率16.7%,投资回收期5年,具良好开发效益。
(3)石油预测储量,在齐南地区完成预测石油储量10 576万吨,为计划的105.8%。
(4)天然气预测储量,在昌德气藏芳深8井区完成天然气预测储量57.87亿立方米,为计划的115.7%。 (孙宏智)
【获取一批勘探成果】 1999年,油田勘探系统职工经过艰苦努力,获得丰硕勘探成果,主要体现在取得了三项新突破、五项新进展。
三项新突破是:
在海拉尔盆地勘探中,1.勘探区域上有新突破。舒1井分别在1 260~1 600 米井段内,发现三段砂层组油气显示较好,取心已累积获6.53米的油气显示砂岩,其中富含油2.92米,油浸0.51米,油斑0.62 米。岩屑录井见含油和荧光段共8层24米,气测录井有5层12 米见异常,全烃含量最大1.75, 比值3.2 倍,初步预测有可能获得工业油流。舒1井良好的油气显示,意味着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含油断陷,也可能增加一个或数个工业勘探区带。2.勘探层位有新突破。霍 3井位于霍多奠尔构造带上,射开该井铜钵庙组2 010.0~2 029.0米井段共两层15米含油层,压裂后获日产轻质原油7.413吨。该井是海拉尔盆地第一口2 000米以下产油井,开辟了新的勘探层系。由该井预测含油面积6平方公里,估算储量825万吨。 3.自然产能有新突破。苏131井日产油33.45 吨的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海拉尔盆地探井自然产能上的新突破。
五项新进展是:
1.松辽盆地北部芳33井区获较高产工业油流。芳33井于葡萄花油层见到了好的含油显示,经MFE -Ⅱ测试,连续自喷,获日产29.52吨的工业油流。再一次展示了松辽盆地有较好前景。
2.巴彦查干地区扶杨油层勘探取得新进展。在前几年勘探取得成果基础上,1999年在该区继续钻探了英202、英27、英252井,其中,英27、英252井分别于扶杨油层解释油层5层12.6米和1层9.0米。经老井复查,英11井重新试油,获日产油4.19吨、水7.4立方米的含水工业油流。截至目前,巴彦查干地区已有10口井于扶杨油层获工业油流。
3.他拉哈向斜勘探取得新进展,展示了向斜区多层位含油的良好勘探前景。该区继古11、古86井获工业油流后,年内部署钻探的古842、古843井又展示了多层系含油的勘探成果。古842于黑帝庙油层解释油层1层2.2米,葡萄花油层解释差油层2层4.0米、油水同层1层8.0 米,葡萄花油层试油获日产油0.66吨;古843井于萨尔图油层解释差油层3 层8.2米,压裂后试油,获13产油6.13吨、水1.25立方米的含水工业油流。葡萄花油层解释油水同层1 层2.8 米,压裂后试油,获日产油0.48吨、水32立方米的低产油水层。该区多层次含油,在400 平方公里有利勘探面积内,估算石油地质储量6 000万吨。
4.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进展。松辽盆地深层主深9 井区二氧化碳储量前景可观:继去年芳深9井区取得突破后,今年又对芳深701井侏罗系压裂改造,日产气60 682立方米,二氧化碳含量84.91%。该井成果的取得,使该区控制含气面积达到56.43 平方公里,初步计算二氧化碳储量134.24 亿立方米。
5.海拉尔盆地二氧化碳气勘探取得进展。海拉尔盆地苏仁诺尔地区西断块上的苏 6井获高产二氧化碳:苏6井经压裂后自喷,日产二氧化碳气57 660 立方米。初步预测含气面积20.6平方公里,估算二氧化碳储量175.58亿立方米。 (孙宏智)
【科学规划部署提高勘探效益】 勘探系统各单位多方面探索,提高勘探效益,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加强规划决策体系建设,形成层次清晰、管理高效的规划决策管理系统。建立了分工明确的决策层次:基础研究层开展资源、效益基础研究;规划制定层制定规划方案;决策管理层进行效益最优化决策。严格规划计算的审批制度和科学管理程度,逐步使勘探规划计算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综合研究,科学规划部署。在综合研究中,做到了三个配套:1.多学科相互补充配套。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质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沉积、构造、资源评价、储集层特征、油气分布规律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为科学规划打下了基础。2.长远课题研究与近期课题研究相配套。长远研究提供了战略勘探目标和中长期勘探目标,而近期研究又对整体战役的分步实施、选准战场和作战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圈闭和油气藏的研究成果提供了现阶段的计划部署目标。3.研究方法的配套完善。除坚持应用“三个评价”技术进行深入地质研究外,还学习应用了经济评价技术,获得资源量、储量商业价值的认识,为规划计划目标的优选提供了依据。三是加强实施效果跟踪,及时调整部署方案。对部署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跟踪、深入分析,对未达到目标的探井,及时查找失败原因、调整部署方案。对室内研究不充分或圈闭不确定的目标,采取多做室内研究或多做地震少打井的方法,把前期工作做细,降低勘探风险。1999年调整计划,增加二维地震3 000公里。
(孙宏智)
【实现勘探施工高质量】 各专业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内部严格管理,以工程的高质量保证勘探的高效益。通过优化程序、精心组织,克服了地表条件复杂、井位分散等多方面的困难,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勘探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地震采集工程已基本实现全程监督,重点探井(如葡深1、古平1、达深1、梅参1井等)增加了现场抽查的频次、细化了过程控制。工程竣工后,由技术监督、项目经理组织专家对各环节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与结算挂钩,确保勘探工程质量。1999年12项工程质量考核指标全部达标(详见附表)。
勘探施工质量一览表
【勘探科研攻关效果显著】 1999年,勘探系统科研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用效果显著。在勘探全过程已形成互为依托、承接配套的勘探技术系列:以物探、化探为代表的圈闭评价、油气层预测技术;以地质录井、测井为主的岩性、油气层识别和发现技术;以钻井、固井为代表的油气层保护技术;以试油试采和井下作业为主的油气层测试和改造技术;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主的油气藏描述评价技术。从勘探预测到对油气藏的精细评价,每项单一技术的完成,都对勘探整体技术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为增强勘探技术对日益复杂勘探对象的适应性,解决影响勘探效果的主要地质和工程难题,经勘探有关单位反复研究,1999年确立了三大技术攻关方向,即: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勘探技术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深层非常规储层气藏勘探技术研究、外围盆地油气勘探技术研究。围绕三大技术攻关,共开设了13项配套研究课题,年内部分子课题已取得良好研究成果。科技进步为勘探效益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
管理局主管部门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勘探技术调查活动。1999年,根据技术水平和装备状况,对勘探队伍进行分类管理。勘探系统现有专业施工队伍155个,其中甲级队23 个,乙级队23个,均占总队数的14.8%;现场在用的361套主要勘探装备中,国内先进水平的232 台套,占64.3%,落后、需要淘汰的129台套,占35.7%;对勘探的4个系列9大类29种120项技术与国内水平比较,领先的23项,占19.2%,先进的71项,占59.2%,中等23项,占19.2%,落后不适应的3项,占2.5%。为推广优势技术,石油管理局还采取措施,加快了勘探装备更新步伐。勘探装备投资在原有3.4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投资7亿元,使1999年成为大庆勘探历史上装备更新幅度最大的一年。这一轮装备引进到位投产后,勘探装备水平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增强勘探能力、满足市场服务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孙宏智)
【展开勘探创新体系建设】 勘探系统积极构建勘探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将勘探地质目标、理论、技术、方法四方面的创新,作为勘探创新规划的主体内容。理论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手段,目标创新是核心和目的,方法创新则是在新理论指导下,应用新技术实现勘探目标的过程。
创新规划围绕五方面战略勘探领域展开:一是松辽盆地中浅层勘探领域,规划了“未熟—低熟油、岩性和地层圈闭、埋深大于2 000米的中下部勘探”等3个创新地质目标;二是松辽盆地深层及深部勘探领域,规划了“株罗系、石炭一二叠系、古断陷盆地、幔源气”等4 个创新地质目标;三是外围盆地勘探领域,规划了“火山岩覆盖盆地、推覆体、煤成烃、煤层气、断陷盆地、残留盆地”等 6个创新地质目标;四是战略勘探领域,规划了“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等 3个创新地质目标;五是非烃多种资源勘探领域,规划了“铀矿、地热、二氧化碳气、沸石”等 4个创新地质目标。为实现上述五方面二十一类勘探目标的突破,需建立、完善相应地质勘探理论,发展配套勘探技术,形成有效的勘探方法。
同时,多种资源勘探工作全面启动,重点是围绕资源评价开展广泛普查和基础研究。铀矿方面,已完成两千余口自然伽马测井资料的普查工作;煤层气、地热、沸石等资源潜力以及二氧化碳成藏规律的基础研究课题正在进行。综合分析普查和阶段研究成果认为,松辽及其外围盆地蕴涵丰富的多种资源,勘探潜力很大。
学习应用科学的资源评价是勘探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1999年在资源评价过程中,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将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经营风险评价相结合,注重综合成本、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等经济学概念,对资源的商业价值进行科学评价。应用新的评价方法,对大庆已探明储量的商业价值形成了比较客观的认识。截至年底,石油管理局已探明低渗透石油储量累积近10亿吨,目前仍未动用的约 7亿吨,经研究院采用有关方法进行评价,若建成百万吨产量所用总投资30亿元,油价以1 050元/吨计算,7 亿吨未动用探明储量中,有3.7 亿吨为经济储量,有待开发动用。 (孙宏智)
【开拓油田外部勘探市场】 1999年,石油管理局努力开拓外部勘探市场,已在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北缘建立并形成了大庆勘探区块;与黑龙江省华福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勘探、开发蒙古尼尔金盆地16号区块;并与美国一中介公司合作,组织大庆测井公司,进入印度测井市场进行专业服务。
年内,勘探系统各单位积极参与可能的对外合作项目, 组织优良队伍开拓局外市场,以ISO9000和HSE两个体系规范运行。并通过在研究院成立的勘探战略发展室, 对俄罗斯、中东、南美、亚太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积极调研,为油田勘探进入国际市场做了必要的前期准备。
物探公司局外市场服务空间不断扩大。他们完成了在委内瑞拉中标区块 229平方公里三维地震采集任务后,进一步开拓了青海柴达木市场,继续保有新疆勘探市场。地质录井公司有 4个录井队进入冀东油田技术服务,并把一台综合录井仪返销美国哈里伯顿能源公司;测井公司中标吉林区块一口井的服务任务,并为冀东、青海油田分别提供介电测井和老井复查、数字扫描服务,全年局外服务可创产值300多万元。试油试采公司在渤海油田承揽完成10 口井的试井任务,并在二连盆地获两层分采同步抽油技术服务。射孔弹厂全年局外销售射孔弹已达 61.16万发, 加上射孔枪、导爆索等,共创产值近2 000 万元。其中向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销售射孔器材创产值 453万元。射孔器材检测中心已通过黑龙江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计量认证,建立起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站,填补了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没有检验机构的空白,拓宽了检测领域,增加了服务创收渠道。
(孙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