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


  
  【概况】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在册职工6 505人,其中具有各类专业职称的人员占22.3%;拥有主要生产装置36套,投资总额102.89亿元,固定资产原值99.01亿元,净值85.26亿元。现已形成5万吨/年聚丙烯酰胺生产能力、550万吨/年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主要生产炼油、化工、化纤三大类百余种石化产品。
  1999年,该厂围绕“职工高素质、管理高标准、产品高质量、效益高水平”的四高“目标”,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为“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全年加工原油352.32 万吨,为年计划的100.09%;生产聚丙烯酰胺5.61万吨(其中超高分聚丙稀酰胺1.28万吨),为年计划的103.91%;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02亿元,上缴税金3.78亿元,实现利润4.89亿元。                            (任美珏)
  【加强生产经营管理】 1999年,油田化工总厂从基础工作抓起,全面加强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年内,该厂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承包点制度,进行了10多次全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千人死亡率、千台车死亡率、千人重伤率全部控制在管理局下达的指标之内,再次获局“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在设备管理方面,废水、废气、废渣及厂界噪声达标率均为100%, 无泄漏装置比例达到81%,创完好岗位比例由上年的59%提高到69%,实现了“三年两修”的检修目标。该厂还成功地解决了计算机2000年问题,保证了生产装置千禧年的平稳运行。
  油田化工总厂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2 质量体系标准,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严把质量关。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准进厂,成品出厂坚决执行“五不准”规定,柴油优级品率始终保持100%,汽油、液化气、聚丙烯酰胺等产品经国家、省、市49项次抽检,合格率为100%,石蜡产品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1999年,总厂被评为黑龙江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质量优质企业金杯”。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1999年该厂出台了《改革与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实行以收抵支、经费包干、内部承包经营等五种形式的内部经营责任制。加大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力度,配套完善了考核、竞争和激励机制。通过推进班组经济核算制,实施一整套核算、考核办法,使班组经济核算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厂394个班组中,有390个班组开展了经济核算,职工“人人参与管理,当家理财”的意识明显增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轻质油收率59.17%,比上年同期提高2.68个百分点;综合商品率93.30%,比年计划提高2.1个百分点;单位能量因数耗能15.05千克标油/吨·因数,比年计划降低0.9个单位值;全年实现利润4.89亿元,成为原油高价位下收支基本平衡的炼化企业之一。   (任美珏)
  【圆满完成基建任务】 油田化工总厂1999年共完成基建投资 15.41亿元,先后建成投产40万吨/年丙烷脱沥青、20万吨/年蜡脱油、10万吨/年蜡加氢、10 万吨/蜡成型、22万吨/年糠醛重套、20万吨/年异构脱蜡、180万吨/年ARGG、60万吨/年气体分馏、1万 吨/年毛条9套装置,实现了原油一二次加工配套的历史性跨跃。该厂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立完善了质量终身责任制,形成了以基建管理中心质量监督站为核心、以项目组为纽带、以施工单位为载体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模式,保持了在集团公司炼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领先地位。实现了 9套新装置开工投产安全稳妥、一次成功,特别是亚洲最大的1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国内第一套20万吨/年异构脱蜡装置投产的一次成功,使该厂在催化、润滑油生产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在新生产装置建成投产的同时,该厂还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对14套老装置的60多项工艺指标进行了调整,对8套装置的操作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实施了65项技改技措项目,开展了23项科研攻关项目。通过这些技改措施,使二套常减压加工能耗由上年的11.23千克标油/吨下降到10.91千克标油/吨;重催轻油收率由上年的72.83%提高到74.58%;丙烯腈装置通过更换新型催化剂,生产负荷达到110%,丙烯单耗降到1 100千克以下,创历史最好水平。 (任美珏)
  【聚合物厂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油田化工总厂聚合物厂主要生产油田三次采油所需的聚丙烯酰胺产品。现有生产车间10个,拥有5万吨/年丙烯腈、5 万吨/年丙烯酰胺、5 万吨/年聚丙烯酰胺以及新投产的1万吨/年毛条等7套主体装置。固定资产原值21.22亿元,净值15.51 亿元。1999年,该厂累计生产聚丙烯酰胺5.6 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4%;生产丙烯腈3.55 万吨、丙烯酰胺4.49万吨,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实现结算收入8.34 亿元,利润1.65 亿元(含腈纶费用)。
  这个厂在全年工作中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安全承包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强化基层班组安全管理,使“三标”建设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全厂60个班组全部达标,达标率100%,为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获得总厂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单位称号。该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能力,全年实施技改技措项目13项,解决了45项影响生产的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丙烯腈反应器更换催化剂、冷换设备清洗等重大检修项目。并于11月24日实现了腈纶工程1万吨/年毛条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的毛条产品,经质检部门检验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该装置总投资3 184 万元。采用德国塞德尔、意大利康尼泰克斯和高奇兰尼三家公司的专利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是中国加入WTO 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任美珏)
  【全年加工原油352万吨】油田化工总厂炼油厂现有生产车间26个,年加工能力550 万吨。生产柴、汽油,中高级润滑油等几十种产品。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0.66亿元,净值24.88 亿元。1999年,该厂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实际加工原油352万吨,生产汽油72.69万吨、柴油103.39万吨、润滑油成品油1.96 万吨,石蜡3.4万吨。完成七大类油品收率59.17%,加工损失率1.49%,综合商品率达92.75%,实现收入34.66亿元。
  该厂从4月到11月,历时八个月,打了一场新装置开工投产攻坚战,先后实现了40万吨/年丙烷脱沥青、20万吨/年蜡脱油等8套装置开工投产一次成功。开工后所有新装置泄漏率均在0.3‰以下,达到总公司关于装置泄漏率不超过0.5‰ 的标准,开创了装置开工投产新水平。全年共实施技改技措项目27 项,解决了4 项影响新装置开工的技术难题,有4项合理化建议成果在管理局获奖。
  炼油厂针对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炼油单位加工成本相对增加的问题,加大经营管理力度,深化班组经济核算。从生产管理入手, 节能降耗, 挖潜增效。一是加强工艺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超标现象;二是狠抓装置平稳操作,坚持按工艺卡片和操作规程精心调整操作,确保产品质量;三是提高仪表“三率”,使控制率由原来的95% 上升到96.5% 以上;四是优化润滑油装置的生产控制方案,提高了润滑油基础油质量;五是根据油品市场对柴油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及时调整了二套常减压的操作方案,使装置的柴油收率由21%升至22%,提高了一个百分点。通过这一系列挖潜增效活动,全厂实现增收节支4 9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任美珏)
  【产品销售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 1999年油田化工总厂全力跟踪市场动态,优化生产方案,扩大了适销产品的产量,促进了销售工作。全年累计销售各类石化产品317 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实现销售收入56.02 亿元,实现利税9.77 亿元,实现利润1.71亿元,销售回款率达99.92%,清回陈欠1.5亿元。
  该厂销售公司实施“抓大联小”的营销战略,做到小市场大占有,大市场深开发,使长期稳定用户由原来的163家增加到223家,用户网遍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上海、广州、内蒙古等18个省市。建立了稳定的、多层次的销售网络,产品一直处于高价位销售、低库存运行,全年没有发生憋库现象。特别是采取了外储外销和代理销售的产品销售新形式,重点开拓了石蜡市场和高档润滑油市场,全年共销售润滑油产品12.4万吨,是去年同期的239%。为了扩大企业知名度,油田化工总厂组织销售部门先后参加了“春季广交会”、“99年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届哈洽会”和“天津化工产品交易会”。尤其是11月份举办’99北京产品订货会,取得圆满成功,与会用户203 家,签订合同达11亿元,为2000年的销售工作奠定了基础。                       (任美珏)
  【生产辅助单位挖潜增效成绩显著】 油田化工总厂动力厂、生产技术服务公司等生产辅助单位,1999年,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保障主体生产装置需要的前提下,深入开展增产节约、挖潜增效活动,取得明显成果。
  动力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行成本控制,深入挖掘内部潜力。他们组织技术力量,开展了含油污水凝结水回收、油气混烧等技措项目的攻关,使各项能耗指标普遍下降。全年进行技改项目12项,获经济效益116万元。该厂1999年累计生产蒸汽268.5万吨,脱盐326.98万吨,除氧水229.39万吨,累计供风1.59亿立方米,供氧2 204.82立方米,全面完成了各项复合指标,并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实现内部收入3.3亿元,成本节余2 921万元。
  油田化工总厂负责电力供应的生产技术服务公司,全年完成供电量3.57亿度,比年计划减少3.79 亿度;全年外购电成本1.34亿元,转供电收入1.7亿元;生产成本1.72亿元,比计划下降1 588.7 万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公司通过开展“节电降耗、挖潜增效树形象”活动,认真查找管理上存在的差距,落实挖潜降耗指标,层层把关,逐月考核,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3.5万伏化工变电所,首次被局电力行业评为铜牌变电所,完好变电所达标率85%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100%,设备完好率99%,运行平稳率98.2%,均超过总厂规定的各项指标。全年共计节电1 134万千瓦时,结余外付电费541万元。在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抢修工作上,该公司开展群众性优质服务活动,采取区域包片管理的方式,提高了抢修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炼油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任美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