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医药工业

医药工业

医药工业


  
  【推进医药工业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医药产业建设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要求,市医药主管部门采取实际措施,推进药品生产。
  一是多方协调,扶持民营企业投资兴药,这是加快医药支柱产业建设的一个重点。帮助民营企业龙庆集团与河南商丘汉白明月酒实业开发公司联合成立了大庆市仲景医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转为药品,市场销售前景可观。该公司在市政府支持下,开发高附加值药品润神通、脑全脂、栖血宁、三通养颜宝等产品,同时聘请专家对低聚果糖进行深度研究,力争开发成国家二类新药。由钰坤集团同弓形虫病专科门诊负责人共同出资组建弓形虫病研究所,正将医院临床应用的抗弓形虫病制剂开发成国家二类新药,7 月份该公司投资100万元购置自动灌装口服液生产线和中药提取设备,年生产能力8 000万支;购置胶囊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5 亿粒。市内另一著名民营医院德坤瑶医研究院,利用祖传瑶医秘方,制成临床药物制剂,已开发出瑶宝克癌灵等6 个品种,项目开发进入临床报批阶段,力争达到二类新药标准。批准为新药后,将投资2 000 万元,建设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制药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新华工业区投资1.5亿元兴办生产医药原料药醋柳黄酮、5—羟色胺、沙棘油等产品,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市医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是金宇化工有限公司的无水葡萄糖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1998年得到省医药管理局批准,目前引进生产线的招标工作已完成,由丹麦DDSE公司提供设备、技术,土建工程于5 月开工,预计2000年6 月份安装调试设备,年底投产。
  三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老企业重现生机。市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全市各医疗单位定点使用省医用氧气公司大庆分公司生产的医用氧气,不准再用工业氧气;协调各医疗单位在同质同价基础上,优先使用大庆第三制药厂生产的输液品种。通过扶持,使以上两个制药企业的生产出现转机,产品销售额明显回升。         (董文杰)
  【加速中草药基地建设】 1999年,市主管部门加大对中草药种植和管理工作力度,加快基地建设,促进了中草药生产发展。一是杜尔伯特自治县中草药基地建设有了新的起色。经过不断地加大对中草药种植和保护的宣传,使农民种植中草药的积极性提高,中药材种植已形成规模。各乡、镇除了种植防风外,还引进试种薏米仁、黄芪等新品种,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7 000亩,为农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找到了新的途径。二是肇州县甘草基地建设不断扩大。由肇州县农业开发办与北京时珍中草药研究所联合进行甘草生产基地建设。生产规模由1997年种植200亩,到1999年猛增为8 000亩,预计产值1 400万元。            (董文杰)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4月1日,大庆市卫生部门的药政管理职能、药品检验职能及生产流通领域中的药品监督管理职能,划转到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药政科及所属药检所的编制、人员及资产划转工作全部完成,并顺利开展工作。
  药品监督职能转移后,市有关部门加大对医药市场的管理力度,相继下发《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外地药品实行准销证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强医院制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集中人力、物力开展了过期失效药品,制售、使用假劣药品等五项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净化了全市医药市场。一是,加大药品监督管理执法力度,对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进行重点清理整顿。自 4月份以来,对市医药总公司、大庆制药一、二、三厂、油田总医院、龙南医院、采油一厂、二厂、三厂医院、油建公司医院、石化总厂第五医院、第六医院、新华电厂医院、市属二、四、七医院及部分零售药店和医疗诊所进行了检查。市药品检验所共抽检药品408种,经检验存在质量问题的品种37 个,均依法严肃处理。在日常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他们采取监、帮、促相结合的办法,表彰先进、促动后进,对经营使用假劣药品、无证经营药品、外地医药企业异地批发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取缔无证经营药品网点11处,超范围变相经营药品网点10 处,没收假药价值15 万元,查封外地医药企业异地批发点5处,暂控药品价值156万元,受理群众举报案件59起,保证了医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完成了过期失效药品清理销毁工作。对市辖五区、四县的部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进行检查, 共清查出过期失效药品价值96 万元, 无有效期超生产日期5年以上药品价值127万元。4月28日,在东风商场前召开了销毁假、劣药品现场会,会后,将120多个品种,价值 160万元的过期失效药品,假、劣药品择地销毁。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得到群众支持。三是,加大对外地流入药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全市人民安全用药,市有关部门规定凡国家1999年以来审批的新药在市区销售,必须提供该药品《生产企业合格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药品的批准文件、新药证书、质量标准、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及样品,经市药品检验所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准销证》。持有《准销证》才能销售和使用,从而维护了医药市场秩序和外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大庆市的合法权益。四是,开展了对为大庆医疗单位供药的企业进行重新审定工作。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治理整顿流通秩序,规范药品购销渠道的文件精神,市药品管理部门对原确定的供药企业进行了重新审定,从原有的86家供药企业中筛选出一批产品质量可靠,供应渠道正规的企业,为全市医疗单位供药,保证市民用药安全有效。                (董文杰)
  【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1999年,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依法行政,打击制售假劣药品,严格治理整顿医药市场, 取得明显成果。一是, 加大对制售、使用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清理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经营、使用的非法走私进口药品和假劣药品,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严格检查医疗单位、特别是民办医院,国营医疗单位对外承包的科室、门诊分部,对他们使用外地伪劣制剂等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罚。二是,开展经常性的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对一照多用,无“证照”经营,以及以行医为名、摆设柜台销售伪劣药品的行为,进行经常性的清理整顿,使全市医药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对外地流入的假劣药品,坚决销毁。10月30、31 日,全市开展“药品质量日”宣传活动,在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分三组对医药市场进行突击检查。共没收假、劣药品标价7万余元,当即收缴罚款8 000余元。在执法检查中,还取缔了外省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设立的非法直销药品网点,遏制了外地医药企业异地批发药品的违法行为。    (董文杰)
  【医药总公司销售额持续增长】 1999年,市医药总公司坚持改革、调整、充实、提高,努力为医疗单位和患者服务,全年完成商品销售额16 573万元,上缴利税465万元,实现利润11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47%和11%,经济效益创公司组建40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年来,他们坚持国有主渠道的主导地位,针对医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紧迫形势,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增强经营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公司所属医药站每月召开一次市场研讨会,分析市场形势,研究对策,由于他们把握市场走势,措施得力,赢得了主动,销售和利润额占公司总量的85% 以上,取得了最佳经营效益。该公司针对本市医疗网点和药店零售网点逐渐增多,而外地同行企业不断打入大庆市场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在巩固原有业务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与300 多个全国各地生产厂家和医药企业建立信息网络合作体制,广开门路,争取货源。1999年在保持5 000多个经营品种的基础上,新引进信誉好、销量高的严迪、 络欣通和大唐粤通等100 多个新品种,满足了医疗单位及广大患者的需求。器械站通过生产厂家引进心电图机、理疗仪器、按摩器材和血糖尿测定仪等20多种功能全、受欢迎的保健型器械,促进了商品销售。药材站在保持原有中药品种的基础上,加强对小茴香、红花、板蓝根等10多种传统中药的种植引导和收购工作,受到顾客好评。公司各下属单位在扩大经营品种规模的同时,始终以销定进,全年购进1.4亿元药品,比上年增长53%,适销对路率达到87% 以上,实现了品种丰富,周转正常,库存合理的经营目标。                 (高胜文)
  【大庆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 市医药公司在产权制度改革中,逐步完成了产改教育、整章建制、资产评估及募股入股等项工作,于8 月1 日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正式创立了大庆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改制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职工的股东身份,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行机制,为企业经营注入了活力。在新的经营机制下,全公司上下一心,开拓进取,实现了新的腾飞,医药站全年销售药品 1.37亿元,实现利润709.9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56.27% 和63%,是建站以来的最好的成绩。药材站在调整中有新突破,分别实现销售651万元和创利34.8 万元,比去年提高7.96%和6.75%。器械站、龙凤批发站、让胡路新特药店等单位努力开发周边市场,销售额和利润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公司成立后,调整经营策略,优化经营机制。公司董事会针对国家将于2000年开始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市场重心逐步向医药零售业倾斜的新情况,决定调整经营策略,扩大零售业务。将原调拨楼进行维修改造,组建了拥有400平方米经营面积,6 000多个经营品种,实现电算化服务的医药商店。新药店11 月16 日开业后,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占领市场,日平均销售额都在万元以上。                         (高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