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机

农机

农机


  
  【农机化工程指标完成情况】 1999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围绕“农机化工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克服了1998年特大洪水造成的不利因素,较好地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田问农机化生产。全市机械播种完成169.9万亩,是计划的121.4%;机播面积比1998年增加27.7万亩。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27%,比1998年增长5个百分点;机械春耕整地完成385万亩;机械中耕完成370 万亩,其中:中耕深松完成165万亩;机械伏秋深松深翻整地完成252.4万亩,其中:深松整地113万亩,水田整地54.8万亩;机械粉碎根茬还田279.1万亩;机械深施化肥185 万亩;机械化田间收获完成43.1 万亩。二是超额完成更新计划。全年更新大中型拖拉机103台,大中型配套农具403台,各种联合收割机及割晒机100台,更新资金近1 500万元。三是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县局办实体创利税70多万元,乡站创利税265 万元,新增标准化农机站6个,使全市的标准化农机站总数达141个。大庆市连续3年荣获省科技兴农“农机化工程”竞赛特别组织奖。       (杨显国)
  【推进乡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1998年水毁农机服务站(加油站)的重建。重建的农机服务站地理位置上要方便有机户,建设标准上要达到省农机局制定的标准化农服务站标准,在经营机制上要适应企业体制改革的要求。二是搞好农机维修中心网点建议。在省农机、财政部门的扶持下,1999年市四个县共筹集资金近120 万元。在肇州县永乐镇、肇源县新站镇、杜尔伯特县胡吉吐莫镇和林甸县黎明乡建设4 个农机维修中心网点。这几个网点可以对大中型拖拉机的关键部件进行鉴定、修理与测试,为保证大、中型拖拉机修理质量创造了条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社会化服务体系已从国有国营单一经济所有制向国有国营、国有民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的转变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供油、供件、修理等多功能服务。
                                   (杨显国)
  【伏秋整地工作有序进行】首先是市、县(区) 领导重视。9月30日,市长杨信带领农口部门人员到杜尔伯特县检查“五秋”工作时,对全市“五秋”工作做了全面布置,10月3日至5日,副市长刘春华、副秘书长徐贵生率领农口部门人员对全市县区“五秋”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督促。进入10月份,各县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促进会、立标会等形式,加快伏秋整地进度,同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杜尔伯特县和肇源县为解决弃耕地复耕,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分别拿出10万元和50万元用于买油料。大同区购置40台大型根茬还田机和50台小型根茬还田机用于五秋生产。其次农机部门全力以赴抓伏秋整地。9 月份,市农机局召开县区农机局长会议,讨论研究下发《大庆市1999年伏秋深松深翻整地工作方案》,对全市伏秋深松深翻整地和机械粉碎根茬还田做了全面安排。各县区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拿出可行的调查报告和实施细则。肇州县双发乡双发村党支部将全村 9 000亩耕地统一规划,建立土地耕暄档案,保证每年深松深翻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杨显国)
  【农机装备管理成绩显著】 1999年在加强农机基础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方面成绩显著,全市投入农机更新资金1 500多万元。到1999年底,市农机总值已超过5亿多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已有2 735台、小型拖拉机49 564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已达5 000台,总动力已达57 145千瓦;农用运输车、农用机动三轮车拥有量分别为1 243辆和8 828辆。在管理与培训方面,1999 年来,全市以清理无牌拖拉机和无证驾驶员为突破口,加强农机管理。全年清理“黑车”3 400台,“黑驾”2 800人。经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抽查显示,市农用拖拉机检验率为100%, 挂牌率为98%,审验率为100%,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率超过90%以上。全年复训农机驾驶员2.8万人次。               (杨显国)
  【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 1999年,市农机部门为加快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加大农机化推广的资金投入,加强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搞好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增强其辐射功能;大力推广农机化常规技术4 个方面入手,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机化技术在粮食增产中的份额。春季以来,市县乡筹集1 500 多万元用于大型农机具更新,农民个人共投入70多万元,购置小型播种机、中耕机、根茬还田机、水稻插种机等700 多台用于农业生产,重点配备灭茬还田、深松超深松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机械。在培训方面各县区都利用备春耕前的农闲时间,举办各种类型的新技术培训班,在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时做到培训先行。仅肇州县培训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人数达 8 000多人。县农业副书记、副县长亲自主持培训班,邀请省专家来授课。年内, 市农机局在林甸三合乡南岗村建设6 0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从平均亩产来看,机械插秧和抛秧水稻平均亩产分别比人工插植高175.5公斤和116.5公斤。其它,如杜尔伯特县进行绿豆双行单粒机播技术、林甸县玉米平播药剂灭草免中耕等示范区增产技术,都深受农民欢迎。其次,全市推广机械精少量播种、机械深施化肥、机械深松超深松、机械粉碎根茬还田、机械插秧等项目近800 万亩,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杨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