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
邮电
邮电
【邮政工作概况】 1999年是大庆市邮政局独立运营的第一年,全局职工发扬“团结协作,爱局敬业,务实创新,拼搏兴邮”的企业精神,以时限为主线,以服务为突破口,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克服困难,不懈努力,通信能力逐步增强,经营成果显著,管理水平日趋先进,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7.74%,超过年计划4 个百分点;市局邮政业务收入1.16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18%,比上年增长36.68%,收入绝对值列全省各地市局之首。全市邮政实现收支差额为339万元,市局实现收支差额862万元。全市邮政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6.4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1%;市局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56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7%。
(曹 慧)
【邮政储蓄业务快速发展】 大庆市邮政局坚持“抓储额,上规模;抓活期,增效益”的经营方针,使邮储余额迅速增长,活期比例稳步提高。1999年,全市邮储余额达到31.65亿元,净增4.69亿元,市邮政局邮储余额达到27亿元,净增3.83 亿元。业务收入7 635万元,占市邮政局业务收入的65%。 邮储额净增额列全省各地市邮政局之首。在储蓄中问业务的发展上,市邮政局确立了“发展储蓄中间业务,调整存款结构,增加储蓄业务收入”的发展策略,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调整存款结构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代字号业务,尤其是代发类业务。在全市开展代发工资、代缴BP机费、代缴有线电视收视费、代付酬金等业务。全年共完成代发工资4 791户,使邮储活期比例上升21.95%。在此基础上,市邮政局又与联通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开办了代办手机、代办保险业务。至年末,市邮政局发展储蓄中间业务已达41 980户,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计划。邮储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储蓄活期比例的迅速上升,全年全局邮储活期比例达到17.93%,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曹 慧)
【集邮收入稳步增长】 1999年,在发展集邮业务方面,大庆市邮政局密切关注全国邮市动态,多次到北京、上海等地外购邮品,积极组织票源,补充、丰富了票品市场。同时,开展流动服务,多次到钻井前线为油田一线职工上门送票,受到普遍的欢迎和好评。此外,积极发挥集邮协会作用,坚持走票品并重促发展的经营道路,市邮政局全年集邮收入达1 213 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邮品收入710万元,占全部收入的58.5%,创历史最好水平。(曹 慧)
【报刊发行业务继续扩大】 1999年,大庆市邮政局报刊发行业务本着“巩固公费,挖潜自费,订零互补,抢占市场”的战略,在石油管理局改制重组、各企事业单位压缩开支的市场情况下,抢前抓早,全局动员,使2000年报刊一次性收订流转额达 3 420万元。其中,自费额达1 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5%;零售额达516 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年实现报刊收入1 143万元,其中零售145万元。
市邮政局在1999年的报刊收订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尽早动手,狠抓落实。 9月份召开全市报刊发行工作会议,制定了报刊收订措施和有关政策,签订了报刊流转额。业务收入和包销报刊的责任状。市、县、区邮政局都成立了报刊收订领导小组,把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深化改革,加强服务。对投递网络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实施信报分投、收投合一和机构到小区等方式,组建相对独立的、能覆盖全市、功能齐全、服务到位的报刊收投专业网。在较大的居民小区设置信报转投站,负责本区的报刊和信件收投工作,并逐步向社会服务延伸。无转投站的居民小区。30—50栋居民楼设置一名报刊收投员,负责本区内报刊收订、宣传和投送工作,切实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是在保证投递质量的基础上, 全局动员,大力营销,大张旗鼓地开展“上门收订,投递到户”活动。 (曹 慧)
【拓展速递业务领域】 1999年,大庆市邮政局在速递业务发展上,坚持强化服务,依托现有网络资源拓展业务领域,逐步向社区化服务延伸,实现了业务收入301万元。他们的做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窗口“多说一句话”活动,引导用户使用特快专递业务。先后两次邀请大庆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摄制介绍速递业务的专题片,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了速递业务的社会知名度。二是利用“185”特服号。开展上门揽收等便民服务工作,扩大“185”的知名度。全年通过“185”共揽收特快专递6 000件。三是依托网络资源积极拓展速递业务。年内先后开办了专递送款、专递录取通知书、开业庆典、专递身份证、护照等新业务。方便了用户,收到了效益。 (曹 慧)
【商函业务得到较快发展】 1999年,大庆市邮政局在商函业务的发展上,确定了“以广告明信片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商业函件”的指导思想,以提高认识为前提,广泛发动;以全员营销为基础,扩大宣传;以上门公关为手段,走向市场。使商函业务得到较好的发展。全年函件收入249万元,其中商函收入85.05万元,占函件收入的34.16%。 (曹 慧)
【培育快运业务市场】 1999年,大庆市邮政局在快运业务发展上,坚持以固定班期邮路为基础,直运业务为主,加大投入,加快拓展快运市场。全年快运业务收入181万元,单车实现收入16.5万元。
7月,大庆市邮政局开通了大庆至哈尔滨固定班期邮路,从而加大了市内市场的开发。此外,市邮政局开阔思路,拓展经营,在北京设立了收寄点,并加强公关,提高服务,较好地开发了北京地区对东北方向的快运业务市场,较有成效地解决了本地发班回程货源不足的问题,为开办北京——哈尔滨的固定班期邮路奠定了基础。 (曹 慧)
【邮政柯达彩扩中心开业】 1999年,在邮电分营后,邮政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与知名企业柯达公司共同投资100 万元,引进了先进的彩扩设备及先进的数码照相设备,合资开办了大庆市柯达彩扩中心,于5月28 日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市邮政局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继5 月中心店开业以后,又相继建立了2级店8处,3级店20处,为人民群众使用彩扩提供了便利条件。 (曹 慧)
【开办商品销售、无线寻呼两项新业务】 9月28日,大庆市邮政部门第一家购物连锁店在让胡路区西宾小区隆重开业。连锁店的开业,体现了省邮政部门提出的“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精神及“充分利用现有的营业网点,现有的生产场地,现有的运输能力,充分发挥城乡投递人员的作用,以音像、书报刊零售为基础,逐步在全省建立商品销售网络”的经营思路。
为进一步落实“商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经营策略,市邮政局于1999年12月20日开通了无线寻呼业务,即黑龙江省汇业寻呼公司大庆分公司。该公司覆盖面遍及全省各大城市及乡村,其人工台号为97185, 自动台号为97186, 石油管理局人工台号为4623185, 自动台号为4623186。传呼机号码为6位数。
汇业寻呼业务的开通,为形成邮政新业务增长点、为企业长足发展积蓄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曹 慧)
【合理调整邮路提高邮运效能】 1999年,大庆地区的邮运网路变化较大,特别是大庆路建设期间和1998年洪水灾害造成部分公路失修,给邮运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为确保邮路畅通,大庆市邮政局对邮区内各条邮路及时、合理地进行了多次调整。尤其对省内二级干线,重新组划了原大庆——肇州——肇源,大庆——庆葡邮路,重组后的邮路在邮件传递时限上使进口邮件提前一天,出口邮件提前一班期。通过调整和重组,提高了邮运效能,确保了通信畅通,圆满地完成了全年邮运工作任务。年内邮件转运部门被评为“全省文明转运站”。在加强邮运能力方面,年内市邮政局新购进15台快运车辆,为快运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绿卡网络的建设上,完成了绿卡工程第一阶段的建设,实现了全市通存通兑。全市开通了18台自动取款机,年内绿卡发行量已超过2 500 张。在综合计算机网的建设上,已经完成交换机调试工作,UPS、DTV、交换机、路由器、专线等硬件设备基本到位。 (曹 慧)
【电信工作概况】 历经1998年邮电分营和电信重组后,大庆市电信局1999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4.19%。全局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59万元。其中,市电信局业务收入2.04亿元(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年增长1.69%;肇州县电信局完成年业务收入1 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9%;肇源县电信局完成业务收入1 651万元,比上年增长28.87%;林甸县电信局完成业务收入1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5%;杜尔伯特县电信局完成业务收入1 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8.87%。全市电信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1999年,该局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进行网络清理,科学投入,盘活存量,通信能力明显增强。在通信建设上,进行大规模地网络调查清理工作,把有限的资金投到电信网络薄弱环节,根据市场需求和网络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既盘活了现有的设备能力,压缩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又使通信能力得到明显地增强。全年共投资8 000 万元用于通信建设,由于投向合理,又为实现企业向效益型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基础网建设方面,新建通信管道35.75管程公里,直埋管38.94管程公里,电缆线路 162.69皮长公里,立杆257棵,达12.85杆程公里;完成林源C&C08交换机改造和扩容工程,新建光缆接入网12 496线,扩容E1OB程控交换机3 456线,开通了1 900兆无线接入设备4200线,解决了市内线路无法到达地区用户的装机问题。新建450兆无线接入设备300线,解决了部分偏远地区用户装机难问题。在开发区采用C&C08交换机,完成了 13 000线的第二汇接局建设,使大庆本地形成了负荷分担方式的双汇接结构,增加了新的业务功能,提高了全岗的可靠性和通信能力。
二是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树立企业形象。为了及时地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宣传电信业务,市电信局投资近40万元与市有线电视台联合制作了《电信时代》专栏节目,通过《大庆日报》、(大庆晚报》、大庆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电信业务宣传。在此基础上,还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7电信日”和国庆节等节假日,散发电信业务宣传单,建立起企业与用户之间联系的桥梁,对了解用户需要、改进服务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是改善服务工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为了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重点对装机、修机人员和112测量人员进行了300多人次的培训,提高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孙志学)
【电信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1999年,大庆市电信局运行维护部坚持以提高接通率为中心,在稳定提高全网各项运行质量指标中取得了显著功效。
1.长途来话接通率:全网完成53.62%,较上年提高4.75个百分点。其中,专网完成47.80%,下拉全网2.88个百分点,去除专网影响,公网完成57.49%,比上年提高5.46个百分点。
2.长途去话接通率:本地网完成62.87%,较上年提高5.31个百分点。
3.长途中继线路可用率完成99.8%。
4.市话修机及时率达到98.印%。
(孙志学)
【“180”台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客户服务中心运用目标管理、现场管理等综合手段来保证营业员、话务员岗位责任的落实,让每个窗口人员的对外服务情况和现场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充分发挥了“180”投诉中心业务受理的作用,保证了投诉、受理渠道的畅通无阻。1999年,“180”台共受理接待投诉2 862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高了用户满意率。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将“180”原有的语音代答改为人工受理,自8月份开始,实行24 小时昼夜值班,同时建立投诉工作日记、情况反馈、投诉处理协调通知单等。并对各县分局、市话局进行拨打测试,以保证“180”投诉、受理的畅通。
(孙志学)
【保证交换设备稳定运行】 1999年,大庆市电信局交换维护中心采取定期设备测试、定期设备巡视及定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以交换操作维护终端为主、网管终端为辅,对所属的四大类型30余万门容量的交换设备进行集中维护。每天维护人员都要按包机对交换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交换设备守好率达标100%。 同时, 利用网管终端每小时查询接通率和电路闭塞情况,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并处理,确保了电信局接通率及电路可用率完成省邮电管理局下达的指标。交换维护中心为保证夜间及节假日设备运行稳定,采取维护骨干家中值班制度,用电脑笔记本连接到网管中心定时查询设备运行情况,对夜班及节假日出现的设备障碍及时处理,确保了交换设备的稳定运行。交换维护中心人员还积极配合指导与基础网相连接的专网的维护工作,确保了油田通信网、石化通信网、国信通信网及各寻呼网的畅通。
(孙志学)
【网管中心确保全网通畅】 1999年,大庆电信局网管中心为确保全网通畅运行,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根据维护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合理配置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障碍历时,同时做好修改局数据工作,对值班人员要求以一刻钟为单位监控网络上各局的警告,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交换、传输科室协调处理,迅速解决问题,全年长途来话接通率指标为55%,接通率完成53.62%,比上年同期提高5.02个百分点;去话接通率指标为50%,接通率完成52.49%,比上年同期增加5.31个百分点。去除专网影响,全年公网长途来话接通率完成57.49%,比上年同期提高5.46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了年计划指标。 (孙志学)
【省移动通信公司大庆分公司正式挂牌】 10月20日,黑龙江省移动通信公司大庆分公司正式挂牌,这是落实国务院邮电分营、电信重组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1999年全市开通模拟移动电话以来,尤其是开通数字移动电话以后,用户数和业务收入每年都以40% 以上的速度向上增长。截至1999年末,全市已建成以数字网为骨干、数模并存、功能完善、覆盖全大庆市区和四县一市的移动通信网。交换总容量33万户,数模用户总数达到20万户,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到127座,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用户对移动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的需求,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信息沟通提供了可靠保证。
新组建的黑龙江省移动通信公司大庆分公司是一个具有3.52亿元资产,347 名员工,年业务收入达3.2亿元的新型通信企业。它主要经营移动电话、移动数据等业务。
李长玲、闵裕道、苑柏琴等市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市委副书记闵裕道和省移动通信公司总经理薛叶渠为大庆移动通信分公司揭牌。 (闻 泽)
【移动通信业务有新发展】 以经营移动通信业务为主的大庆市移动通信分公司,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在1999年初便开始发展模拟本地通信业务。虽然这项业务没有长权功能,不能漫游,但月租费和通话费较低,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受到了许多客户欢迎。为了方便用户的缴费,从8 月中旬起。公司各营业网点都实现了异地缴费,即用户的手机无论在哪个营业网点入网,都可以在就近的营业网点缴费。从而解决了手机用户缴费难、办理业务难的问题。这些举措,使公司1999年末移动电话总户数达226 289户,比上年同期增长90%以上。随着用户的增加,业务收入也随之上升,1999年4—12 月,公司不含两费的通信业务收入达2.44亿元,全年业务收入超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6%。 (张丽梅)
【移动通信分公司成立大客户服务中心】 10月,大庆市移动通信分公司大客户服务中心成立。公司现有的60个代销代办点和每月使用费较大的用户作为公司的大客户,他们需要高效、综合、整体的服务。因此,大客户服务中心以“主动、优先、优质、优惠”作为服务宗旨,做好大客户的服务工作。客户服务中心不定期的举办“集团大客户服务座谈会”,向他们介绍大庆移动通信网络情况、服务情况、经营内容、资费情况等,以改进服务工作,理顺内部机制,建立完善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针对大庆区域辽阔、用户分散等特点,客户服务中心人员办理业务采取上门服务或电话预约方式;费用定期结算;实施优惠政策,即做限额、随时开关机、办理特服业务等。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方便了用户需求,使移动通信公司服务水平迈上一个薪台阶。 (张丽梅)
【移动通信网络顺利渡过2000年】12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召开了关于2000年时钟过渡电话会议。大庆移动通信分公司成立了2000年时钟过渡应急指挥中心,同时明确了公司的职责。公司针对过渡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指挥中心联络方式上、设备改造上、严格测试上,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对2000年时钟过渡不可预见性也做了充分的应急准备。过渡前进行了模拟演练,做了数据备份,对计费和通话都进行了验证。从而使移动通信网络安全过渡2000年,树立了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维护了广大移动电话客户的利益。 (张丽梅)
【国信寻呼公司在竞争中求发展】 国信寻呼大庆分公司是1999年12月从电信局剥离出来的新机构,剥离前,靠邮电网点的分布和覆盖,就可以完成发展寻呼业务的目标,剥离后新组建的国信寻呼则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专业化经营道路,面对全市寻呼市场、众多社会寻呼台激烈竞争的挑战而做好工作。
1999年,全市已有社会寻呼公司17家、28个台,约有30万寻呼用户。这些寻呼台利用其机制灵活的长处,为抢占市场,采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成本,亏损经营。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国信寻呼的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国信寻呼公司是国家控股公司,公司的经营政策及促销行为,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法规,而不允许采用不正当的促销手段发展业务。为了完成省国信寻呼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国信寻呼大庆分公司把大力发展营销网络和开展全员营销作为促进寻呼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年初开始,在深入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组建销售网与全员营销并举的措施,加快发展寻呼业务,取得了明显效果。
全年新增用户21 319户。其中,售机8 054户,携机入网用户11 510户,拆机恢复1 755户,移动公司代办发展898户,社会代办点发展7 497 户。公司营业厅发展3 157户。截至1999年底,国信寻呼公司大庆分公司已拥有新老用户共79 374户,占全市寻呼机用户总数的26%。
(夏国安)
【油田通信概况】到1999年末,油田通信网已建成通信站35座,卫星地面站1座,微波中转站2 座,全网交换机总容量达37.4万门,实装用户电话23万台。通信公司拥有BP机寻呼台5个,用户8万多个。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油田通信网的技术水平又有了质的飞跃,油田通信综合业务数字网已粗具规模,油田163公共信息网上网用户蓬勃发展,300 公用电话系统已遍布油城大街小巷,高科技、现代化、多功能的油田通信网为油田稳产、二次创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郭 亮)
【超额完成全年生产经营指标】 1999年,通信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夯实基础,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建设任务。全年完成通信基本建设投资1.269亿元,新建通信电缆47.25皮长公里,新建电缆管道58.39沟公里,完成了大庆路、西干线通信电缆的改造。扩容改造交换机2.6万门,新增容量2.4万门,全年累计放号装机4.2万台,实现净装机 2.4万台,完成年计划的133.3%。全年共销售入网BP机3.3万台,发展163上网用户4 000 多个,发展ISDN、DDN用户1 200多户,销售300卡52万张,油田通信增值业务已成为公司的又一经济支柱。 (郭 亮)
【油田通信强化市场开发】 1999年,石油管理局通信公司在稳定老用户的基础上,积极抢装新用户,把装机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在做好市场调查、摸清用户市场,将装机指标层层分解到人头的基础上,坚持了现场办公、登门服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各通信站还根据各自实际,把握用户心理,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广大干部、工人辛勤努力,在市场潜力有限、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公司超额6 000台完成了全年1.8万台的净装机工作目标,比上年净装机增长近3 000台。
一年来,通信公司在坚持集中销售、通信站代卖和发展社会代理商等成功方法的同时,一方面,对现有的寻呼系统、 163信息网进行改造,使油田通信寻呼在网络功能覆盖范围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树立了油田通信良好的品牌形象。163 信息网经过两次改造,拓宽了传输通道,提高了网络传输速率,为大力发展用户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另一方面,公司还根据大庆无线寻呼市场的发展形势,采取一系列灵活的营销策略,促进了寻呼市场的发展。
在ISDN、DDN业务的开发上,公司广大技术人员,坚持经常深入辖区单位进行演示、宣传,使两项新业务又有很大发展。在发展300密码电话业务上,公司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社会代售点及代理商的作用,使300卡销售稳步发展。 (郭 亮)
【通信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1999年,通信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支出这一重点,加大管理力度,落实管理措施。在计划管理上,公司根据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情况,坚持指令性、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适时调整了装机计划,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了公司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在财务管理上,坚决执行了“严考核、硬兑现”的控制措施,维护收费考核的严肃性,促进公司下属各通信站的收费工作,保证了公司全年收费指标的完成。同时对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落实按月核算,超支不补的措施。对可控费用坚决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加强控制力度,有效地压缩了非生产性项目的开支。在合同管理上,进一步严格各类合同的签订程序,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外严把合同审查关,并加强了对外来施工队伍的管理,保护了公司的利益。公司还进一步加大了专项效能监察工作,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面对通信资费调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拆机用户增加的不利形势,公司提出了收入增收10%、支出减少10%的工作目标,各单位都能够积极按照公司提出的要求,多找市场,多创收;努力压缩非生产性成本,多节余,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郭 亮)